谢维俊故居
谢维俊故居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谢维俊故居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耒阳市,谢维俊故居为湖南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谢维俊故居位于衡阳市耒阳市肥田乡肥美村1组毛冲庙。

谢维俊,字蔚青,化名废若、非若,1908年10月9日出生在一户富裕农家。他从小聪颖好学,做生意的父亲望子成龙,自幼在家施教,使他3岁能识字,6岁可作文。8岁又送入蒋家祠堂读书。

1921年,经蒋啸青安排,谢维俊到衡阳三师附小就读,在那里经常阅读一些进步书刊,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4年考入蒸湘中学,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被推举为湘南学联代表。1925年元月,他与邻村蒋啸青的妹妹蒋祥英完婚,新房就在正厅堂左边一间厢房。此后,这里便作为他的卧室兼书房,经常在此会晤亲友、读书写作。

1926年夏,经蒋啸青介绍,谢维俊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工农特派员身份回耒阳开展工农运动。在县城,他筹建了青年工友社。在北乡与蒋啸青组织成立了肥田农会、码头工会。大革命失败后,他建立了中共肥田支部,秘密组织游击小组,与陈芬、段兆祺、杨开伟等领导发起肥田暴-动,在北乡坚持开展游击武装斗争。

1928年2月,谢维俊任耒阳十六区区委书记,参加了湘南起义。在北乡新市和江头一带,以县委特派员身份组织当地工农武装向地主豪绅反动势力进攻,有力配合了工农革命军抗击敌李宜煊师的反扑。4月7日,他在永济圩率农军与国民党军及挨户团激战脱险后,尾随朱德部队上了井冈山,其兄谢凤亭被捕砍头示众,壮烈牺牲。残暴的敌人还抄了他们的家,把谢维俊妻儿关进监狱,房屋遭到毁坏。在井冈山时期,他先后任连、营党代表,1纵队政治部主任。在红4军向赣南闽西进军、创建瑞金中央苏区期间,他历任总前委秘书、中共赣东特委书记、独立4师政委、独立5师师长、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委员、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第二军分区司令员等职。在国民党军先后四次重兵围攻中央苏区时,他率领地方武装积极挺进敌人后方,开展英勇的游击战,牵制敌人,配合红军主力粉碎了敌人一至四次“围剿”,立下了显赫战功。1933年,他因坚持毛泽东正确路线,反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与邓小平、毛泽覃、古柏一同被“左”倾领导人打成江西“罗明路线”的代表,受到错误批判和撤职处分,后调中央组织部工作。

1934年10月,他随中央军委第二纵队从瑞金出发,开始长征。1935年1月,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谢维俊也从此翻了身,被调任红军总政治部地方工作部秘书,协助部长李维汉工作。10月,红军经过艰苦卓绝的转战,终于到达陕北苏区西大门吴起镇,胜利完成战略大转移的伟大壮举。随后,中央率主力红军东进,决定留支队长谢维俊在当地剿匪。年底,中央任命谢维俊为三边(定边、安边、靖边)特委书记、三边剿匪总司令。由于靖边县游击支队叛乱,引领大批敌军重重包围了特委秘密驻地沙清沟。谢维俊为掩护部队突围,战至最后,英勇牺牲。

新中国成立后,谢维俊的儿子谢孟符参加工作后到长沙定居,其妻蒋祥英于1990年去世。旧居现在由其侄保管使用,经过几次简单维修,基本保持了原貌。

谢维俊故居于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4月被衡阳市委宣传部公布为衡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一篇 曹炎烈士墓
上一篇 耒阳烈士陵园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45687.html
耒阳市周边景点
蔡伦竹海
蔡伦竹海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国家水利风景区

蔡伦竹海旅游风景区位于耒阳市黄市镇和大义乡境内,规划区面积近100平方公里,中心景区达66平方公里,按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进行规划建设。蔡伦竹海景区面积广阔,连片竹林面积达16万亩,是我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竹海,有着“亚洲大竹海”、“天然大氧吧”的美誉;生态景观独特,耒水悠悠、竹海茫茫,可轻舟赏竹翠,曲径闻竹香,凭窗听竹语,登高观竹澜;交通优势明显,京珠高速公路、武广高速铁路等并辔而过,107国道、320省道和京广铁路交织成网。这里钟灵毓秀,有沉睡千年的睡美人、瑰丽多姿的天然溶洞、明朝建寺的紫霞禅寺和景象壮观的大河滩喷泉;这里人文荟萃,蔡

湖南省衡阳市耒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