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公园
马山公园
马山公园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新会区,会城的马山,面积3公顷,位于会城东北面,是圭峰山脉向南伸延的一个小山丘。山上树木茂密,大树参天,苍翠清幽,凉亭、钟楼矗立其间,文人墨客的对联与书法融为一体,马山公园的古朴风光,蕴涵着会城悠久的历史文化。

从马山西面入口拾级而上,来到入口广场,左边是省级重点保护文物龙兴寺石塔,这是会城最古老的建筑物。石塔建在一座一米多高的花岗岩砌的基座上,塔高4米左右,用砂岩分层雕筑,据说原有7层,现在只有6层,飞檐尖顶,檐面孤状下垂,一看便知是古建筑物。据志书载,会城西郊大云山上有一座龙兴寺,始建于隋唐,宋朝初年重修,寺院里供奉一座七层宝塔,可是毁于清朝道光年间。其时寺毁而塔则存于遗址内,一直无人过问。直到1929年,会城建中山公园,才把龙兴寺塔移到中山公园旁的犀山上(即现在新会一中校园内的犀山)。1995年,有关部门又把此塔从犀山移到马山。现在的龙兴寺塔是经过多次维修后的模样,但它距今已有千多年历史,是会城历史悠久的见证。龙兴寺塔右边有1986年建的倚马亭,亭柱刻有凌风撰,阮振雄书的对联:“才高堪倚马,足捷便登山。”眼前的倚马亭又使会城人回忆起1986年会城园林爱好者发动社会集资修建马山公园的情景,马山的倚马亭、环山路、路边的石凳和孔庙的草坪等,许多设施都是那时集资修建的。

再往上走,山腰有1975年建的白沙亭,亭前立着一块《重修石斋陈先生祠堂记》碑,石碑所在地就是旧时的白沙祠遗址。白沙亭有谭仲川撰并书的对联:“紫水黄云传圣哲,地灵人杰接源流。”这副对联嵌入两个传说,即宋朝时城西沙堤的紫水河水色变紫和唐朝时城北黄云山有高僧一行结庵于山上。相传这两个传说预兆新会出大儒,这大儒该是陈白沙先生了。白沙亭自然是纪念陈白沙的,而这副对联藏而不露,令人回味无穷。山顶有1975年为纪念新会解放而建的解放亭也有两副对联,一是柯明铮撰、陈福树书的“史可流传常作鉴,亭因解放早垂名。”另一联是陆景秋撰,赵嘉平书的“灿烂朝阳洒染一城秀色,清凉绿荫消磨半日尘心。”这些对联有的点明纪念意义,有的引导游人欣赏名胜风光,为马山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实在不可缺少。

从白沙亭遗址往上登上,再向右走,来到马山东南角有新近修筑的小广场。广场上方有一座朝晖亭。这里凉风习习,满眼风光,正面有柯明铮撰,赵汝渠书的对联:“朝晖晨树绿,夕照晚霞红。”背面有穿云撰、张瑞亨书的对联:“绿树长阴风逗我,凉亭闲坐月迎人。”两联都将凉亭早晚的美景作了描绘。

再往上走,登上山顶,有一座古建筑——马山钟楼,又名向阳楼、东角楼,俗称马山阁,它是马山的标志物。

马山钟楼始建于明朝天顺二年(1458年),由时任都督张通所建,楼三层,高二丈。明代时新会的陶鲁、罗桥、王命璇等几位知县都曾修葺过此楼,明朝末年毁于兵患。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新会知县贾雒英重修马山钟楼,楼高14米,壁厚54厘米,边周长21.9米,六角,-石基,六面的望窗对开。楼顶有一柱直垂横梁成丁字架。民国期间,在梁架下挂一大铁钟(已失),为会城人鸣钟报时,故得名钟楼。

马山钟楼从明代到清代,几经重修后规模渐小,但至今仍巍然屹立于马山顶的广场上。清代诗人梁迪有《马山钟楼》诗:“城里青山高崒嵂,钟楼更驾青山出。楼为重楼楼八窗,缥缈孤高势莫匹。俯瞰冈城若弹丸,万家灯火指顾间。更绕崇阶遥纵目,山川形势入凭栏。东望庐山呈螺髻,海滨邹鲁风犹在。北望黄山接斗坛,佛踪仙迹此中存。西南巨浪滔天起,赵宋故宫残照里。今古苍茫事已沉,登临空感岁时心。即如此楼建置久,夜夜蒲牢天际吼。至今钟簴亦烟销,摧残磨灭记谁某。要从今日复古初,诸公谦让胡为乎?”诗人登楼四望,仿佛看见东面圭峰山中小庐山上的白沙讲学亭,四方学子正在专心恭听白沙先生讲学;从北面又望见圭峰山绿护屏左侧的黄云山中,宋代道士李之先正在朝斗石上朝拜北斗;向西南望去,似乎看见宋元海战犹如巨浪汹涌悲壮场面。

梁迪认为登马山钟楼可以一览新会的历史文化,希望有识之士能够恢复钟楼的本来面目。登上马山钟楼,仍可从六个方向眺望会城四周的风光。还可以看到马山东侧近山脚那棵具有500多年树龄的古榕树的风彩。这棵榕树高15米,胸径达400厘米,冠幅380平方米,它见证了马山500多年的历史。

为了建好马山公园,2002年市政部门又投入数十万元对马山进行观景化环境改造,将公园的倚马亭、白沙亭、朝晖亭、解放亭和钟楼修葺一新,重修环山路、排水系统和厕所,还分别在山脚、半山腰和山顶建筑4个小广场,铺上广场砖,清除野生杂草,补种观赏性的风景树,装上环山路灯,派专职清洁工人管理。现在的马山公园景色焕然一新,是会城人早晚健身休闲的最佳场所。

上一篇 五邑侨乡新会南坦葵林
上一篇 大云山自然生态公园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48066.html
新会区周边景点
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级森林公园

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江门市新会区原劳动大学建立起来的,1997年经原林业部批准建立的国家级森林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著名风景名胜区,经营面积3550公顷。圭峰山濒临南海,毗邻港澳,它坐拥青山翠岭,旅游资源丰厚奇趣,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于一体,融高山湖泊森林于一身,旅游环境得天独厚。圭峰山山势雄伟,秀峰挺拔,因形似圭璧而得名,方圆55.1平方公里,峰峦叠起,错落起伏,相对高度在300--400米之间,主峰云峰,海拔545米,在江门近郊傲视群峰。近年,圭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致力开发森林生态旅游,开辟多条生态旅游线路,在圭峰山玉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新会古兜温泉旅游度假村
新会古兜温泉旅游度假村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古兜温泉旅游度假村位于旅游资源丰富、环境优美的古兜风景区内,距会城55公里,距西部沿海高速公路新会崖南路段出入口5公里,每15分钟有一班公共汽车从会城直达,交通非常便利。旅游度假村集山、泉、湖、海为一体,以其"绿、深、奇"的独特风格吸引各方游客。餐饮/住宿/购物住宿:古兜温泉旅游度假村景区内有130万的天然山泉泳场和沙滩景观、木屋别墅,有占地150亩,按五星级标准装修、具有唐、欧、日三种风格的温泉谷,有豪华的国际会议中心和温泉酒店、温泉岛酒店(包括温泉岛别墅)。交通1、乘新会汽车总站崖南专线车可达。2、珠海拱北和广州芳村客运站已开通新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
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新会宋元崖门海战文化旅游区是在700多年前宋元崖门海战遗址上兴建的我国首个古代海战文化主题景区。区内有历尽500多年历史沧桑、屡废屡兴的崖山祠。2005年新会区委区政府斥巨资对古战场遗址和崖山祠进行全面的修葺、扩建,形成占地1100多亩,集浩气广场、崖山诗墙、慈元庙、大忠祠、义士祠、寝宫、诗碑廊、望崖楼、白鹇亭等10多个景点于一体,聚世界最大的传国玉玺主雕、全国最大的仿古战船标志性建筑、全国最大的一对姊妹锚、全国最大的“慈”字碑刻等众多亮点于一园的大型旅游区。区内珍藏展出了遗址出土的唐代古陶、宋代铜钱、宋元兵器以及12块国宝级的古碑等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