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家寨窑洞民俗园
史家寨窑洞民俗园
史家寨窑洞民俗园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阜平县,史家寨窑洞民俗园位于阜平县城东北20公里处。抗日战争期间,这里是晋察冀边区和冀晋区(后改为北岳区)党政军领导机关驻地。分布在史家寨及其附近村庄山坡上的一排排窑洞,便是当年边区机关的旧址。1943年秋,日寇对阜平县进行了三个月的“大扫荡”,大量房屋被毁。在住房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晋察冀边区领导机关发扬延安精神,亲自挖窑洞住。当地群众也积极参加。从1944年1月开始,经过两个多月的时间,大部分窑洞基本完成。机关住下后继续挖,一直挖到抗战胜利。窑洞大多为土窑,少量为石窑。两米多高,三米深,木制门窗。另外还有一些土坯楦窑,外面看像排平房,里面为拱形屋顶,没有木料。

史家寨村西山跟有石窑洞8个,是晋察冀分局驻地。副书记程子华、秘书长-

住在这里。史家寨村下二里处的漕沟有土窑洞14个,为边区抗联会驻地。史家寨村对面鹞子河东的大东沟有窑洞15个,还有一排简易平房,为边区-驻地。家北村大东沟有土窑20个,为边区城工部驻地。家北村歪脖子沟有窑洞80个,为晋察冀边委会驻地,主任宋劭文、副主任张苏也住在这里。边区政府在这里住了一年多,并从这里迁移到张家口市。在这里召开过1944年底至1945年初的全边区群英大会;1947年冬又在此召开边区土改和整党大会,-、-、聂荣臻等人都参加过这次大会,都住过这些窑洞。家北村黑枣树沟为边委会伙房。黑枣树沟与歪脖子沟中间的山梁,挖了个隧道式山洞,既是防空洞,又是到伙房的通道。家北村太平庄,建造十间简易平房,为边区“大礼堂”,是当时最大的建筑。家北村二十亩地,有土石窑洞30多个,为晋察冀边区高等法院驻地,院长王裴然也住在这里。庙儿台村西黄土岗,有土窑洞100多个,为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和政治部驻地。当时聂荣臻到了延安,晋察冀军区参谋长-在此居住。庙儿台村大教场有窑洞10个,后沟有窑洞25个,三亩地有窑洞6个,这3处为边区招待所,经常有国际友人居住。庙儿台村上北头岸(河儿峪沟口)有两排土坯楦窑共100多间,是晋察冀边区党校驻地。庙儿台村上河儿峪沟中的当家沟、走道沟共有窑洞30多个,边区运输队(亦称县驮骡队)曾在此居住。史家寨村西五里远的雷堡村,有窑洞30多个,为晋察冀日报社驻地,总编辑邓拓住在这里编辑出中国第一部《毛泽东选集》。红土山村有窑洞20个,还有几间楦窑。槐树庄村的大角扇里有窑洞20多个,葡萄岸、杨沟有窑洞4个,这些地方都是报社下属单位驻地。从雷堡村至史家寨大东沟,东西8里,从红土山村至史家寨村下漕沟,南北6里,方园近50平方华里地带中的史家寨、雷堡、庙儿台、家北、槐树庄、红土山6个村庄中的大小17道山沟里,共挖有石窑洞400多个,建土坯楦窑100多个。1983年阜平县人民政府公布史家寨窑洞群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史家寨窑洞群所在地自然风光优美怡人,四季皆宜观赏山上美景。山场已有千余亩的观光果园,桃树、苹果树等品种丰富,收获季节果实累累。整个山林生态环境保护良好,以窑洞群为载体来开发整片山林,形成以水果、林业景观为特色的生态观光休闲、红色文化旅游为一体的格局。

上一篇 云花溪谷风景区
上一篇 天生桥国家森林公园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4917.html
阜平县周边景点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位于河北省阜平县城南40华里处。它距北京280公里,距省会石家庄100公里,距保定140公里,距佛教胜地五台山70公里,处在阜平、石家庄、定州、忻州和保定的交汇点上,交通十分便利。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0领导创建的第一块敌后根据地,曾被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为中国抗战以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48年4月,毛主席率领中央机关从陕北来到晋察冀的边区阜平县城南庄,居住工作了46天。期间,召开0中央-扩大会议,审视度势,调整了南线战略,为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
天生桥国家森林公园
天生桥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国家地质公园 国家级森林公园

天生桥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阜平县境内,紧邻山西省五台山,地理坐标为:东经113o46’~113o56’,北纬38o45’~38o56’,总面积11600公顷,最高海拔2144.5米。该公园以森林植物多样性、典型地质剖面、奇特地貌景观——天生桥以及瀑布群为主要特色。公园内植被覆盖率为95%,森林覆盖率为80%。在海拔2000米以上,呈山地草甸景观,开花季节,群花争艳,植物种类有金莲花、委陵菜、黎芦、野罂粟等。公园内有一九连瀑(天生桥瀑布群),其中,第五级瀑布落差60米,第九级落差112.5米。阜平县是一块孕育革命的红色土地。中国0成立

河北省保定市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