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洞
黄山洞
黄山洞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博罗县,黄山洞是位于博罗县石坝镇西北部的一个革命老区村,与河源大桂山接壤。全村总面积47平方公里,总人口1200人。黄山洞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水资源:5.5万亩的山林与集雨面积44平方公里、库容达2360万立方米的黄山洞水库是石坝镇的一笔宝贵财富。

黄山洞是一方远离闹市的热土。这里群山环抱、青山绿水、柑桔满园、瓜果飘香;这里的人勤劳、纯朴、诚信、热情,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把这山这水泼洒成一片永恒的绿洲……

进入黄山洞地带,沿着黄山洞水库边蜿蜒的山道缓缓而行,一路峰回路转,途经九曲十八弯,四处山峦叠翠、鸟语花香、绿水环绕,一切美景尽收眼底。站在高处极目远眺,可见四座高峰矗立群峰之中,那就是黄山洞标志性的“一山三嶂”:丫髻山、红花嶂、鸢婆嶂和四方嶂。位于黄山洞市级自然保护区北侧的是丫髻山、海拔873米,此山气势雄伟,酷似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遗容,在淡淡的云雾中显得曲线清晰,棱角分明。左峰那突现的弧线尤如伟人宽阔的额堂;几株苍劲的松树,又如是一拨拨的粗眉长在宽阔的额堂之下;中峰如一尊高高的鼻子挺立着;凹弯自然的右峰倾斜而下,就如是肥厚的下额;再顺势而下,则是一座如胸脯般的山峦。远望丫髻山,仿佛看到了一代伟人毛泽东端庄、安祥的面庞,故丫髻山又称为太阳峰。

红花嶂位于丫髻山后端,主峰海拨1100米,素有博罗第二高峰之称,以每年农历3月盛开红稔花而得名,山顶板石上有两个长35厘米、宽18厘米的“仙人足迹”,周围有7口径宽25厘米、深35厘米的小井,井水清澈,终年不涸,人们称之为“七仙井”。登上红花嶂俯览,可观望到惠州、惠阳、博罗、龙门、河源、紫金等六市县全貌。鸢婆嶂和四方嶂与丫髻山、红花嶂并列成为姐妹峰,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黄山洞水库北面,有两处瀑布,落差100多米,宽20米,每年4-10月飞流直下,甚为壮观,可领略“银河落九天”的意境。

走进黄山洞,就如走进了一片碧波荡漾的绿色海洋里,黄山洞10个自然村就散落在这方圆十多里的山弯里。在这里,村前是柑桔杨桃、村后是龙眼荔枝;沿着清澈见底的小溪而上,两边尽是香蕉翠竹;山坡上,井然有序的经济林在阳光的照耀下-滴翠。

在村委大楼左侧,至今仍保留着一幢青砖黑瓦的普通房屋,那是早年筑建的小舞台,舞台前面是一块宽阔的露天广场。在“文革”特定的年代里,人们在这里开会听报告、看电影、文艺演出……这又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历史的足迹。

黄山洞是全国有名的革命老区。早在抗日战争时期,已有0员在黄山洞一带秘密活动,到了1938年后,东江纵队一个团驻扎在黄山洞,纵队领导人曾光、刘彪等人曾多次到这里指挥战争。当时的黄山洞人积极拥护0,为他们送粮、送衣、送鞋,为支援新中国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

解放后,1963年全国掀起学“毛泽东著作”的热潮,黄山洞人在党支部的带领下,认真学习“毛著”,在思想上、道德上、精神面貌上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风气空前良好,人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1964年,惠州军分区博罗县武装部将黄山洞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基地。到了上世纪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期,全国掀起“农业学大寨”的热潮。黄山洞被评为全国学习毛泽东著作的先进单位,当时有“北有大寨,南有黄山洞”的说法。黄山洞踊现出一大批学“毛著”的先-表,当时的支部书记田华贵就是其中之一,他还连续当选为0九届、十届中央委员。1968年,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黄山洞是全国人民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一面旗帜》。同年,时任广东省委-的-同志和时任省委秘书长的林若同志亲临黄山洞指导工作。全国各地的干部、群众、学生及国际友人约80万人次到黄山洞参观学习。为了迎接各地的宾客,由时任博罗县武装部政委杨剑作词、金曲配曲改编的客家山歌《黄山洞迎宾曲》应运而生,当时黄山洞上至80岁的老奶奶,下到刚会唱歌的小孩子,都手拿鲜花唱着这首歌,迎接四方来客,欢快活泼的曲调将客家人的热情好客表露无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新一代黄山洞人继承了上一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拼搏精神,党支部更号召村民打开山门,走出社会,开拓致富门路,如今的黄山洞人,在外经商的生意红红火火,大都在繁华闹市安家立业;在家留守的也热火朝天,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山地资源优势,造林种果,养蜂养鸡,种养结合。据统计,黄山洞有大小果场15个,面积达500多亩,经济林达5000多亩,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10万元。黄山洞人靠勤劳的双手,发奋图强的精神走上了富裕的道路。

黄山洞远离石坝圩镇15公里,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山区,虽然拥有丰富的山林资源和水资源,但是,由于多年来受到交通不便制约,导致村经济发展缓慢。特别是下雨天,山路崎岖,泥泞不堪,给行路和运输带来极大的不便,山里的农产品、山货运不出去,村民增产不增收。为了突破这一“瓶颈”,加快经济发展步伐,村支部和村委会决定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修筑水泥硬底化村道。在村“两委”的努力下,修路工程得到了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老区建设促进委员会的支持。2004年,原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同志专程到黄山洞看望革命老区人民群众,对村“两委”的决定表示了大力的支持,博罗县委、县政府,县交通局,石坝镇委、镇政府也高度重视,全力支持老区建设。通过多方的努力,黄山洞村村道硬底化工程于2005年10月份正式动工,于次年冬建成通车,为黄山洞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为一个革命老区,这里不仅有红色的记忆,而且山青水秀、风光旖旎,又是市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洞就象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一旦经过艺术家的精心雕琢,将是一块无价之宝。目前,镇委、镇政府已充分利用该村丰富的水资源,对座落在黄山洞的马坑肚电站进行了改造,很快就会发生经济效益。

随着经济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更倾向于追求健康、休闲、舒适的生活。在黄山洞开发生态休闲游、怀旧游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上一篇 雷公峡漂流
上一篇 明月寺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0502.html
博罗县周边景点
罗浮山
罗浮山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罗浮山又名东樵山,是中国十大道教名山之一,为道教十大洞天之第七洞天,七十二福地之第三十四福地,岭南第一山.汉朝史学家司马迁曾把罗浮山比作为“粤岳”。拥有九观,十八寺,三十二庵.它位于中国广东省惠州博罗县的西北部,横跨博罗县、龙门县、增城市三地,总面积260多平方公里,和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境内的西樵山是姐妹山。罗浮山的主峰是飞云峰,海拔1296米。其山势雄浑,风光秀丽,四季气候宜人,是中国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岭南第一山”。北宋苏东坡曾在这里作下“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桔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
五矿·哈施塔特旅游小镇
五矿·哈施塔特旅游小镇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五矿·哈施塔特旅游小镇,位于博罗县罗阳镇。五矿集团借鉴奥地利建筑风格,以奥地利哈尔施塔特小镇为建筑蓝本,结合本地特点,倾力打造了一座五矿·哈施塔特小镇,占地近100万平方米,三面环山,内拥17万平方米原生内湖,将浓郁的奥地利建筑风格和欧陆人文风情完美融入当地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之中,不出国门仿若置身奥地利童话当中。景区内现有奥地利风情商业街、公主花园、咖啡厅、西餐厅、音乐广场、啤酒广场、文化广场、1786礼堂、欧式木屋、踢踏铜像人、梦之树、俪影大道、哈施嗒特大道、哈施嗒特铁桥、8632铁桥、湖边码头等。五矿·哈施塔特旅游小镇自2012年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
广东航天农业科技生态园
广东航天农业科技生态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广东航天农业科技生态园位于博罗县湖镇镇下村农场,距离县城15公里,距离罗浮山景区10公里,以中部通道为界分为南北两区,交通区位优势十分明显。示范场以现有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未来旅游市场发展趋势为导向,以“科技、生态、休闲”为主题,以航天科技农业和生态休闲观光农业为核心,已初步建成为一个集农业科研、农业示范推广、科普教育、旅游观光、农特产品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在各级领导的关怀支持下,示范场获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等称号。在示范场周边,有8家农家乐,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