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归和尚墓塔
澹归和尚墓塔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澹归和尚墓塔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仁化县,澹归和尚墓塔为仁化县文物保护单位

澹归和尚墓塔 位于仁化县丹霞山海螺岩内。建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为六角形实心石墓塔。墓塔以座、身、刹三部分组成,高2.2米。六角形须弥座高0.75米,束腰刻莲花瓣纹。塔身高1.09米,北面楷体直书阴刻碑铭为“别传寺开山澹归释老和尚墓”。

澹归是别传寺开山祖师,俗姓金,名堡,字道隐,号卫公,杭州仁和人,生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明亡后,不甘侍清,削发为僧,出家广州海幢寺。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李永茂遣弟李充茂前往广州,将丹霞山施与澹归。清康熙元年(1662年)澹归率徒前去营建,辟别传寺。康熙十九年(1680年)卒,终年66岁。澹归生前善书画,工诗文,著有《路公别传》、《编行堂》前后集。

1989年仁化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仁化普同塔
上一篇 丹霞山摩崖石刻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1043.html
仁化县周边景点
丹霞山
丹霞山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国家地质公园 科普教育基地

丹霞山座落于仁化县城南约9公里处,距韶关市区56公里。丹霞山与南海罗浮山、博罗罗浮山、肇庆鼎湖山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山,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山均为红色砂砾岩,远眺全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称之为“红石花园”。它的地质岩层是由碎屑红岩,砾石岩和粉状沙岩所组成,含有钙质,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丹红色,是砂岩地势的代表。这种地形和福建的武夷山、韶关的金鸡岭等同属丹霞地貌。丹霞山古称烧木佛旧地,又称长老寨。据《广东省通志》记载,丹霞山在残唐五代时期已有佛教居士法云在山上之锦石岩憩。丹霞山是广东省四大名山之一,位于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
石塘古村
石塘古村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石塘古村坐落于离世界遗产丹霞山西北20公里的一处美丽的小盆地中,周边山峦青黛,中间一抹平畴,田园辽阔,溪流蜿蜒,稻浪金黄,村庄星布,拥有悠久而又光荣的历史。从明洪武年间始祖李可求从福建移居此地、开荒建房算起,石塘古村已经走过了640年的风雨,到清代咸丰年间已发展为千家村,成为仁化县最大的自然村。石塘古村总占地总面积15公顷,现有人口3400多人,拥有古建筑133座,保存完好的有106座,是韶关市范围内集古屋、古巷、古井、古寨、古风、古韵于一体,历史文化底蕴最深厚、古建筑群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古村落。2010年12月13日,住房和城乡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
仁化县丹霞源水利风景区
仁化县丹霞源水利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国家水利风景区

丹霞源水利风景区占地面积68.9平方公里,以锦江“小丹霞”至瑶山水电站50公里范围内的五级梯级电站为依托。景区一江两岸,坐拥群山,森林覆盖率高,水生态环境好,是一座天然氧吧。景区依托锦江水库梯级电站水利枢纽工程,提升两岸农田的灌溉能力,并使下游县城和沿岸免受洪水袭击。同时,锦江水库梯级电站的开发,稳定了沿途河道水位流势,拓宽了景观水面,为两岸增添了更好的自然美景和工程景观,方便了泛舟游览,使丹霞名山及锦江河道的景色优势互补,构筑成一幅丹霞—锦江两相映衬的山水画廊。该县将以丹霞源水利风景区荣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称号为契机,通过开发锦江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