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冈寨
高冈寨
高冈寨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仁化县,高冈寨,又名高冈庙、中山公园,古称高冈堡。原是6米高的土墩,后筑楼寨,总面积为12492.5平方米。乾隆7年壬戌岁(1742年)始由长江刘氏十三世孙楚白慷捐千金凿石筑堡,一门独入,峭壁陡绝,倡成一方保障。寨内分三级,寨顶平坦,第二重古寨门名为“维贤坊”。砌石围时,于外层建一石门,石门厚2米、宽1.4米、高2.9米,石围周长369.25米、高4.7米、墙宽1米,均以花岗岩条石砌成,题词为“锦江屏翰”。

寨上原有高冈庙一座,种有樟树百余株。原高冈寨上,庙宇高大宽敞、建筑雄伟。中有天井,全为熟砖结构。上厅设神坛,身穿黄龙袍的“高冈福主”坐镇其中,神坛上面有一木横匾,楷书浮雕“四国侯王”四字。左右两边各有小菩萨一尊。庙的四周有楼橹二百余间。该庙常设庙祝一人管理香火。每逢农历“六月六”,各方香客,云集长江,敲锣打鼓舞狮舞龙,恭迎“福主”,有时还演戏酬神,以祈风调雨顺,人寿年丰。

民国十九年(1930年),广东省独立旅三营进驻长江时,开辟为“中山公园”。在原石门上改成山字形门楼,横作“中山公园”四个大字。同时园内建有中山公园纪念碑一座和直径4米园形水池一口,此外还有花坛、花岗岩条石凳等设施。1931年2月7日,红军经过长江曾夜宿高岗庙。抗日期间,寨上建有“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一座。寨内四周楼橹等大多数建筑设施,已先后拆毁。

1954年,政府为了便于纪念在解放战争和建国初剿匪中牺牲的烈士,将在长江范围内的24位烈士遗骨集中葬在寨内(有墓碑),并在1967年5月建立“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它象征革命烈士与世长存,永远值得人们敬仰。1956年秋初办长江中学时,其课室初设高冈庙,1958年中学才外迁。1964年庙宇拆除。

1999年,高岗寨中一颗围径6.8米、4人合抱的苦楝王吸引了美国哈佛大学博士、法国远东学院研究员劳格文和省绿化委员会宋副主任等人,都称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苦楝树。2001年,原粤赣湘边纵队第二支队副司令员兼主力团团长叶昌骨灰,遵其遗嘱葬在高岗寨,并种下两棵樟树以示纪念。

现高冈寨有古樟树、苦楝树、乌桕树几十棵,四季成荫,空气新鲜,环境幽雅,俯瞰长江,一览无遗。

上一篇 万时山自然保护区
上一篇 红山高坪自然保护区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1219.html
仁化县周边景点
丹霞山
丹霞山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国家地质公园 科普教育基地

丹霞山座落于仁化县城南约9公里处,距韶关市区56公里。丹霞山与南海罗浮山、博罗罗浮山、肇庆鼎湖山并列为广东四大名山,1988年被国务院定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山均为红色砂砾岩,远眺全山,“色如渥丹,灿若明霞”,因而又有人称之为“红石花园”。它的地质岩层是由碎屑红岩,砾石岩和粉状沙岩所组成,含有钙质,氧化铁和少量石膏,呈丹红色,是砂岩地势的代表。这种地形和福建的武夷山、韶关的金鸡岭等同属丹霞地貌。丹霞山古称烧木佛旧地,又称长老寨。据《广东省通志》记载,丹霞山在残唐五代时期已有佛教居士法云在山上之锦石岩憩。丹霞山是广东省四大名山之一,位于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
石塘古村
石塘古村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石塘古村坐落于离世界遗产丹霞山西北20公里的一处美丽的小盆地中,周边山峦青黛,中间一抹平畴,田园辽阔,溪流蜿蜒,稻浪金黄,村庄星布,拥有悠久而又光荣的历史。从明洪武年间始祖李可求从福建移居此地、开荒建房算起,石塘古村已经走过了640年的风雨,到清代咸丰年间已发展为千家村,成为仁化县最大的自然村。石塘古村总占地总面积15公顷,现有人口3400多人,拥有古建筑133座,保存完好的有106座,是韶关市范围内集古屋、古巷、古井、古寨、古风、古韵于一体,历史文化底蕴最深厚、古建筑群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个古村落。2010年12月13日,住房和城乡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
仁化县丹霞源水利风景区
仁化县丹霞源水利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国家水利风景区

丹霞源水利风景区占地面积68.9平方公里,以锦江“小丹霞”至瑶山水电站50公里范围内的五级梯级电站为依托。景区一江两岸,坐拥群山,森林覆盖率高,水生态环境好,是一座天然氧吧。景区依托锦江水库梯级电站水利枢纽工程,提升两岸农田的灌溉能力,并使下游县城和沿岸免受洪水袭击。同时,锦江水库梯级电站的开发,稳定了沿途河道水位流势,拓宽了景观水面,为两岸增添了更好的自然美景和工程景观,方便了泛舟游览,使丹霞名山及锦江河道的景色优势互补,构筑成一幅丹霞—锦江两相映衬的山水画廊。该县将以丹霞源水利风景区荣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称号为契机,通过开发锦江

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