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中共东莞县委交通情报站遗址
桥头中共东莞县委交通情报站遗址
桥头中共东莞县委交通情报站遗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南城街道万江街道莞城街道石碣镇石龙镇茶山镇石排镇企石镇横沥镇桥头镇谢岗镇东坑镇常平镇寮步镇樟木头镇大朗镇黄江镇清溪镇塘厦镇凤岗镇大岭山镇长安镇虎门镇厚街镇沙田镇道滘镇洪梅镇麻涌镇望牛墩镇中堂镇高埗镇松山湖东莞港东莞生态园东莞生态园,中共东莞县委交通情报站遗址位于桥头镇石水口村中和圩旧街223号,GPS坐标:北纬23°00'20.6",东经114°04'08.7",海拔高程12米。

1942年,中共东莞县委选择石水口中和圩广仁堂药材铺作为地下交通情报站。主要负责人是石水口党员莫伦、莫瑞等。县委交通情报站成立后,一些地下党员以石溪小学教师的身份来到石水口村,秘密开展情报搜集和传送活动。同时,秘密发动、组织青年入党、参军,为游击队送情报、送药品和粮食,掩护抗日游击队员宣传抗日。这个时期,石水口村许多进步青年在这个交通情报站的发动下,参加地下党活动和游击队,积极投身抗日斗争。他们当中,有莫俏丽(女)、莫卓辉、莫林仔、莫黄苗、莫群森、莫础颂、莫同照、莫洪茂、莫全德、莫任庆、莫家禾、莫满头、莫满乐、莫汉森、莫金成、李休(女)等进步青年,其中有16人在战斗中牺牲。

1944年,中共石水口支部由莫瑞接任支部书记,苏守光、罗惠贤、罗桂才为支部委员。这个交通情报站作为党支部所在地,秘密开展地下党组织活动,直到1949年10月桥头解放,党支部搬出情报站,该房归属莫伦家属居住。

该遗址坐南向北,建筑面积约58.5平方米。前面是中和圩旧街,左右是旧商铺,后面是旧圩巷道。至今,铺面、门梁和砖瓦,以及当时专门为方便情报传递特制的秘密门孔设施都保持完好。

桥头镇:桥头镇地处中国最发达的南部沿海经济带和亚洲著名的惠、莞、深、港经济走廊,位于东莞市东北部,处在东经113°60′28″、北纬22°58′38″之间。桥头既有丘陵又有平原,是闻名中外、供水香港的东江—深圳供水工程的源头所在地。全镇辖16个村,1个居民区,总面积56平方公里,总人口20万人,其中户籍人口3.3万人。桥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夏长无冬、…… 桥头镇详细信息++

上一篇 李恩烈士墓
上一篇 云和莫公祠——东江纵队铁东大队大队部遗址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1630.html
东莞生态园周边景点
银瓶山森林公园
银瓶山森林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东部,谢岗镇境内,东经114°14′,北纬22°54′,距莞城64公里,距谢岗镇府14公里,南距深圳市60公里,东距惠州市30公里。东面和东北面与惠州市沥林镇接壤,南面与清溪镇边接,西面和西南面分别与常平镇和樟木头镇相连,北面与桥头镇相邻。自然保护区范围包括南面管理区、窑山管理区和谢岗镇林场,总面积为2518.3公顷。银屏山森林公园银瓶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的东莞市,与惠阳市交界处。其中银瓶咀山(898.2米)是东莞市境内的最高峰,与惠阳市交界的白云嶂海拔达1003.5米,区内7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

广东省东莞市
逸颐艺舍博物馆
逸颐艺舍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逸颐艺舍博物馆位于中国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彩霞路129号,环境幽雅,设计独特。我馆推崇“保存与保护、尊重与欣赏”的文化理念,主要从事艺术品收藏、展览陈列、艺术交流与合作,为个人、机构和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艺术顾问服务,让客户通过参与艺术鉴赏与收藏提升其个人品味,树立其机构或企业公共形象。我馆本着成为一个文化地标,努力打造成为区域文化符号。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反哺博物馆的发展,更好的服务社会。我馆于2011年开始筹建,建筑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展厅设施、灯光照明、消防报警、安全监控系统达到国际水平。馆内主体建筑有

广东省东莞市
东莞可园
东莞可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可园博物馆KeyuanGarden位于东莞市莞城博厦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可园、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之一,岭南古典私家园林建筑,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创始人为官至江西按察使的东莞博厦人张敬修。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园内亭台楼阁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堂、可洲……故名可园。可园临湖、傍江、风光幽雅、设计精巧、布局缜密、以小见大,把住宅、客厅、别墅、庭院、花园、书斋,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在2204平方米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应俱全,被誉为“

广东省东莞市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王岭村,是展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历史的专题纪念馆,第四批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广深高速、107国道转厚大公路可达,距东莞市区约15公里。包括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和东江纵队主题展览两部分。1940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的前身之一——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挺进东莞大岭山区,在大王岭村设立部队领导机关,创建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斗争,曾取得百花洞战斗的胜利,粉碎日伪军“万人大扫荡”,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有力地支援了华南地区及全国的抗日

广东省东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