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宗祠(南祠堂)——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遗址
陈氏宗祠(南祠堂)——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遗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宗祠(南祠堂)——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遗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南城街道万江街道莞城街道石碣镇石龙镇茶山镇石排镇企石镇横沥镇桥头镇谢岗镇东坑镇常平镇寮步镇樟木头镇大朗镇黄江镇清溪镇塘厦镇凤岗镇大岭山镇长安镇虎门镇厚街镇沙田镇道滘镇洪梅镇麻涌镇望牛墩镇中堂镇高埗镇松山湖东莞港东莞生态园东莞生态园,陈氏宗祠(南祠堂)——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遗址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氏宗祠(南祠堂)——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成立遗址位于南城街道袁屋边社区阜东路旁,GPS坐标:北纬22°59′35.3″,东经113°42′49.4″,海拔高程28米。

袁屋边陈氏宗祠(南祠堂)始建于明弘治年间,重建于清光绪年间,2004年重修。三间三进合院式布局,面宽15.3米,进深35.5米。砖木结构,抬梁与穿斗式混合木作梁架。硬山顶,辘筒灰瓦屋面,灰塑龙舟脊。头门置塾台。陈氏宗祠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

袁屋边乡位于莞(城)太(平)公路篁村路段的丘陵地区。1942年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第三大队为了巩固和扩展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派出-队到袁屋边活动,发动和组织群众成立了农会组织——岗岭会,随后又成立民兵队和乡民主政府,袁屋边成为抗日游击队的一块抗日根据地。1944年6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东莞大队大队长张英,在袁屋边陈氏宗祠(南祠堂)召集袁屋边、白马、石鼓、赤岭等乡的群众代表开会,宣布成立抗日民主政权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会议选举张英为办事处主任,陈德枫、张高峰为副主任。办事机构设在袁屋边蔡屋基村,但陈氏宗祠(南祠堂)仍作为开会或临时办公场所。1945年,上级党组织增派陈文慧为办事处指导员。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管辖范围为莞太路沿线的乡村,其主要任务是:在莞太线上的袁屋边、新基、翟家村、白马、石鼓、赤岭、桥头、三屯、河田、白濠、白沙等地建立乡、村抗日民主政权;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运动和减租减息运动;组织民兵维持治安、开展抗日斗争、协助东江纵队作战等。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于1946年6月东江纵队北撤时撤销。

2012年11月,袁屋边陈氏宗祠(南祠堂)被东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南城街道:南城区辖区面积59平方公里,下辖17个社区居委会,常住人口4.7万,外来人口10.16万,是东莞的新城市中心和政治、经济、商贸、文化中心。南城区地理位置优越,处于穗港经济走廊中间,广深高速公路、莞太大道、东莞大道、科技路、沿河路纵贯全境,市区二、三、四、五环路横越全区,交通网络十分发达。2005年,全区经济继续保持了快速的发展势头,…… 南城街道详细信息++

上一篇 赖成基故居
上一篇 水濂革命烈士纪念碑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1705.html
东莞生态园周边景点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大王岭村,是展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历史的专题纪念馆,第四批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广深高速、107国道转厚大公路可达,距东莞市区约15公里。包括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和东江纵队主题展览两部分。1940年10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的前身之一——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挺进东莞大岭山区,在大王岭村设立部队领导机关,创建大岭山抗日根据地,开展敌后游击斗争,曾取得百花洞战斗的胜利,粉碎日伪军“万人大扫荡”,沉重地打击了日伪军,有力地支援了华南地区及全国的抗日

广东省东莞市
清溪森林公园
清溪森林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清溪森林公园位于中国最美小镇-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清溪森林公园属于银瓶山系,是登山、踏青、休闲、户外活动的好去处。银瓶山森林公园(清溪景区)隶属于东莞市林业局,是以森林保护和利用进行生态建设和旅游开发利用的森林公园。在东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公园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与利用。现已完成了投资6千万元的一期建设,于2010年4月开园。园区建成有公路14.3公里、步行道5.9公里、停车场31000平方(停车位850个)、休息平台60个、观景亭5个、厕所5个。目前,正在开展投资4300万元的二期建设。通过努力,园区景点档次不断提升,游客安全保障

广东省东莞市
海战博物馆
海战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海战博物馆坐落在东莞市虎门镇海口东岸的威远炮台旧址附近,背山面海,由陈列大楼、宣誓广场、观海长堤等组成纪念群体,占地面积2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该馆是一座全面展示-战争历史的综合性展馆。该馆以《-战争》为基本陈列,以全新视角再现中国近代史开端的重大历史事件。内容分为“-战争前的中西世界”、“中英战前冲突与广东军事防御”、“第一次-战争”、“第二次-战争”和“沉沦与觉醒”等七部分,共展出文物1860件,历史图照1310幅,油画、工笔画等艺术品120幅,高科技、信息化项目10余项。该陈列充分吸纳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具备较高科学

广东省东莞市
塘尾古村落
塘尾古村落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塘尾明清古村落是东莞现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古代村落。古村内共有书院19间,古榕树21棵。李氏宗祠气势雄伟,历史悠久;建于明代的围墙,是东莞市现存最完好的古村围墙。塘尾明清古村落对研究明清时期珠三角的建筑风格、社会文化、风土人情,以至于岭南文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塘尾明清古村落依自然山势缓坡而建,围前三口鱼塘一大二小,分别代表蟹壳与两只蟹钳,围面两口古井代表两只蟹眼,仿生喻意一只巨蟹守护后面的村落和前面的千亩良田。古村落布局合理,由围墙、炮楼、里巷、祠堂、书室、民居、古井、池塘、古榕等组成很有特色的聚族而居的农业村落文

广东省东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