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岭古采石场遗址
燕岭古采石场遗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燕岭古采石场遗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城街道南城街道万江街道莞城街道石碣镇石龙镇茶山镇石排镇企石镇横沥镇桥头镇谢岗镇东坑镇常平镇寮步镇樟木头镇大朗镇黄江镇清溪镇塘厦镇凤岗镇大岭山镇长安镇虎门镇厚街镇沙田镇道滘镇洪梅镇麻涌镇望牛墩镇中堂镇高埗镇松山湖东莞港东莞生态园东莞生态园,燕岭古采石场遗址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燕岭古采石场遗址位于石排镇燕窝村,山体由红沙岩组成,宽约2公里。早在明代这里已是一座大采石场,所产红麻石(亦称-石)是古代东莞境内重要的建筑材料。在燕岭采石场遗址上,经数百年开采残留下来许多深潭峭壁,形成各种奇异的景观,人们据其形状命名,有“天女散花”、“十八间房”、“鳄鱼潭”、“飞鼠岩”、“了哥墩”、“鱼跳龙门”等著名景点。燕岭的石壁、石柱,呈暗粉红色,石形奇特,燕岭之石有如天外飞来,形成一种派山之势;山体中有无数神奇的石潭、石室,千姿百态。此外石壁上有光绪十六年(1890年)孙爽题书的摩崖石刻“咸钦燕岭”四个楷书大字,每字大0.1平方米。以上石刻现保存完好。燕岭古采石场遗址已成为游人寻幽探古的好去处,通过这里可了解古代采石场的开发过程,同时还可以领略各种自然、人文奇观。

石排燕岭古采石场石排燕岭古采石场2002年7月17日,被列入第四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排燕岭古采石场石排燕岭古采石场地址:东莞石排镇燕窝村与田边村交界处

石排燕岭古采石场石排燕岭古采石场门票:免费

石排燕岭古采石场交通:从东莞南城汽车站乘C3路在榴花汽车站下车,转乘75路到石排大道石贝村路口站下车石排燕岭古采石场

燕窝村:燕窝村位于东莞市石排镇的西大门,毗邻石龙、茶山,北与博罗石湾镇隔江相望,全村面积4.5平方公里,下辖3个自然村,常住人口1600多人,外来人口1万多人。村内共有外资企业12家,民营企业58家。燕窝村濒临东江,风景秀丽,历史悠久,村内明清时代的燕岭古采石场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改革开放20多年来,燕窝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两个文明…… 燕窝村详细信息++

上一篇 东莞可园
上一篇 东莞中心广场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1973.html
东莞生态园周边景点
东莞展览馆
东莞展览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东莞展览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DongguanExhibitionCenter位于东莞市南城街道,是一座以展示东莞名城风采为目标,形象地再现东莞发展历程、发展成就和发展图景,集宣传、教育、咨询、娱乐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展览场馆。展馆基本陈列为《历史鸿篇盛世华章——东莞文明发展大观》,包括历史篇、经济篇、城市篇、文化篇四大部分和独立展区。展览运用宏大的场景、翔实的资料、艺术的构思、高科技的手段,展示出东莞灿烂的历史、伟大的成就和美好的未来,是全面推介东莞的窗口、市情教育的学校和高品位的文化休闲场所。了解东莞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50

广东省东莞市
银瓶山森林公园
银瓶山森林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东莞市银瓶山森林公园位于东莞市东部,谢岗镇境内,东经114°14′,北纬22°54′,距莞城64公里,距谢岗镇府14公里,南距深圳市60公里,东距惠州市30公里。东面和东北面与惠州市沥林镇接壤,南面与清溪镇边接,西面和西南面分别与常平镇和樟木头镇相连,北面与桥头镇相邻。自然保护区范围包括南面管理区、窑山管理区和谢岗镇林场,总面积为2518.3公顷。银屏山森林公园银瓶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广东省东南部的东莞市,与惠阳市交界处。其中银瓶咀山(898.2米)是东莞市境内的最高峰,与惠阳市交界的白云嶂海拔达1003.5米,区内700米以上的山峰就有

广东省东莞市
东莞香市动物园
东莞香市动物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可近距离观看各种珍奇动物的趣味生活,还可欣赏它们精彩的表演。景点介绍香市动物园极富野趣,这里为动物们营造了原生态的生活环境,采用大圈散养和混养相结合的方式,让它们尽情展现着自己的生活习性。在这里可以看到亚洲象、长颈鹿、老虎、狮子、黑熊等世界各地的珍奇动物,还可以欣赏大象、海狮等动物的精彩表演。香市动物园的特色是两大动物表演场馆,即综合表演场和海洋动物表演馆,可以欣赏到憨厚可掬的大象、熊猴表演,还有海狮表演,同时还能看到民间的杂技,如:吊绸缎、顶大缸、空中转轮等精彩绝伦的表演。地址:东莞市寮步镇香市旅游区(药勒村)类型:动

广东省东莞市
逸颐艺舍博物馆
逸颐艺舍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逸颐艺舍博物馆位于中国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彩霞路129号,环境幽雅,设计独特。我馆推崇“保存与保护、尊重与欣赏”的文化理念,主要从事艺术品收藏、展览陈列、艺术交流与合作,为个人、机构和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艺术顾问服务,让客户通过参与艺术鉴赏与收藏提升其个人品味,树立其机构或企业公共形象。我馆本着成为一个文化地标,努力打造成为区域文化符号。通过这样的引导可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同时又能反哺博物馆的发展,更好的服务社会。我馆于2011年开始筹建,建筑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展厅设施、灯光照明、消防报警、安全监控系统达到国际水平。馆内主体建筑有

广东省东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