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白石山
桂平白石山
桂平白石山位于广西贵港市桂平市桂平市,白石山

白石山在县城东南35公里,麻垌圩西北8公里处。海拔650米,道书称“白石洞天”,在全国三十六洞天中名列第二十一。宋代开始在山上修建寺观,明代以后成为游览胜地。明崇祯十年(1637年),徐霞客曾到此考察,并写了《白石山游记》。山之东为独秀峰,孤峰插天,西为莲花蕊,又称鹅头峰,奇怪险阴,是白石山的主峰,山麓有寿圣寺,炼丹灶,不远处还有飞鼠岩,都是吸引游人的奇特景观。

面壁僧

游人登山,将到山麓,可见悬崖峭壁之下有一石,高约2丈,状如人立,面朝石壁,头戴“僧帽”,身披“袈裟”,旧县志称之为“面壁僧”。

寿圣寺

在白石山麓,旧名三宝殿,又称寿圣院,谷称大寺,宋嘉祐三年(1058年)动工兴建,历10年而成。明正德年间扩建,万历年间(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重修。寺门匾额“寿圣寺”三字为熙宁元年(1068年)宋神宗赵顼敕赐。寺前有用朱砂石雕砌的牌坊,坊高7米,宽6米,上刻“仙宫”二字和栩栩如生的八仙像,系明万历年间所建。寺的前座是三宝殿,后座高阁巍峨,左右为客厅、僧舍。寺之右侧有会真观。桂平解放后,该寺屋大半改为校舍,归白石小学使用。

“白石洞天”摩崖石刻

寿圣寺后面峭壁千仞,上刻“白石洞天”四字,字体甚大,每字约1平方丈,为明代末年本县举人杨大节所书。传说他为了写好这几个大字,付出了长达10年的艰辛劳动。事后,他特地写了一首《纪兴诗》:“乘兴摩崖十八年,漫将名姓立崖前,山灵自有生花笔,倩我狂书塞洞天”。佃看“白石洞天”四字运笔遒劲,确有“狂书”之味。

漱玉泉

寿圣寺后峭壁下有圆珠池,又称漱玉泉。这是一眼方圆约2米的山泉,传说过去每到晨昏寺僧敲响钟鼓之时,泉水便会象滚水似的涌起。清同治《浔州府志》也有这样的记载,但据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实地考察,此说纯属牵强附会。明崇祯十年(1637年)七月廿三日,徐霞客专程到白石山考察,他在游记中谈到了这件事:“峭壁下有圆珠池,水自半崖滴下者,下秋圆潭承之,无他异也。……按志:山北有漱玉泉,而《西事珥》与《百粤风土记》俱谓其泉闻钟鼓则沸溢而起,止则寂然,诧以为异。余谓泉之沸寂,自有常度,乃僧之侯泉而鸣钟鼓,非泉之闻声而为寂沸之。及抵白石,先询之三清观,再征之白石寺并漱玉之名,不知何指,而闻钟泉沸之说,山僧茫然。洵皆好事之言也。”经过后人长期观察,证实徐霞客的记述是科学的、准确的。而泉水清澈见底,四时不涸,且甘甜可口,游人至此,口干舌燥,钦之不啻琼浆玉液。

炼丹灶

出寿圣往右行约1里,有个宽约100余平方米的岩洞,叫三清岩。岩洞之前有庙宇,内供道教尊奉的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太清太上老君等三位神仙,因称三清观。洞厅一侧有洞穴,宽约1平方米,据说此洞开与北流县勾漏洞天相通,东晋有名的道家葛洪常由此洞来往两地炼丹。至今,洞穴旁尚有炼丹灶遗迹及葛洪塑像。

环山古城堡

在白石山麓,可见一道土夯的城墙环绕半山,每隔一二百米有城门与外面相通。这道环山古城墙建于清咸丰年间,即太平天国中期。那时,由广东天地会首领陈开、李文茂领导的一支起义军,沿西江而上,攻占浔州府城,定为秀京,建立了大成国。在此期间,浔州府、桂平县的地方-只好跑到白石山,依山凭险,筑起城墙,维持其反动统治。从此,这道蜿蜒曲折、有若玉带的“小长城”,便成了白石山的奇景之一。

苍玉峡

又名青玉峡,俗称洞门巷,是攀登白石、进入洞天的必经之路。峡的两旁峭壁千仞,悬崖峭壁之间,一条宽仅2米、高约三四百米的石巷穿崖而上,中有石阶,游人攀登在险陡的石阶上,仰望天空,只剩下一道弯弯的蓝线,故又称“一线天”。

云梯

在苍玉峡之上,酷似高悬云端的一把梯子,因名云梯,又叫“三十六阶”,隐寓“脚踏云梯上青天”之意。梯凡136阶,系在一块长形巨崖上开凿而成的石磴,宽约1米,陡而险,足有70度以上的坡度,游人攀登其上,一种如李白诗中所说的“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的感觉油然而兴,胆小者往往望而却步。

会仙观

由云梯再上数百米,有个大岩洞,洞开厅内有“神仙脚印”,“白石洞天”指的就是这个地方。明代在此建造了接连5间庙宇,叫会仙观。内供神像数十尊,均精雕细刻,栩栩如生,其中一个脸颊精瘦,双目炯炯有神,双肋肋骨历历可数,人称“瘦仙”。可惜经过“文革”-,所有神像已荡然无存。会仙观外有会仙亭,相传有缘份的人,可以在这里和神仙相会。

飞鼠岩

白石山以西数里有飞鼠岩。一座石山,两块如山大石互相撑持,构成“八”字形的洞口,这就是飞鼠岩。岩的四周丘陵起伏,利于飞鼠栖息活动,岩内洞厅高50余米,宽30余米,深20多米,栖息飞鼠数以下万计,每到傍晚时分,飞鼠成群结队由洞中飞出觅食,黑压压的一大片,在空中形成一朵乌云,发出类似海涛一样的巨大响声,景象常壮观。

上一篇 罗丛岩
上一篇 龙桂平华寺、洗石庵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3582.html
桂平市周边景点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龙潭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级森林公园

桂平龙潭国家森林公园山峰雄伟挺拔、重峦叠嶂,公园内峡谷纵横、溪流密布、山泉四溢、瀑布深潭众多,穿行于峡谷中,或在险峻的山坡间走过,或涉足于溪流之中,都能感受到那一抹让人神轻气爽的清凉之意。而公园里的大峡谷漂流则让这一清凉达到顶峰,让人在感受清凉、刺激、快乐之时,还能亲近自然,倾听大自然的呼声。位于桂平市西北面的金田林场和大平山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内,距市区23公里。北回归线横穿公园南部,是桂东南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区,被誉为动植物王国孑遗植物宝库和广西小西双版纳,成为北回归线上一颗璀璨的绿色明珠。交通桂平——龙潭公园专线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桂平北回归线标志公园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北回归线标志公园位于广西桂平市城东约5公里石咀镇小汶村南梧二级公路旁,因公园建在北回归线上而得名,广西第一座北回归线标志塔就建在该公园内。主体工程于1996年11月1日动工,1997年6月21日竣工落成。北回归线标志位于东经110°08'36",北纬23°26'17"。此标志占地2462平方米,塔高17.2米,跨度26米,象征极线,犹如长虹般美丽的弧柱穿过象征地球的直径为6米的大球体,球体中间有一个10公分的窥阳孔。窥阳孔下睹骄阳,可真正领会到地球斜着身子在黄道十二宫之间转动,太阳直射在南北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
大藤峡风景区
大藤峡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大藤峡位于黔江下游,其出口处距桂平县城约8公里。峡以桂平、武宣两县交界的横石矶为入口,弩滩为出口,全长44公里,均在本县境内。峡的两岸奇峰耸峙,急流险滩时隐时现,陡坡、深谷、悬崖、峭壁、支流相间。夏日滩涛翻滚,洪波击岸;秋天碧波荡漾,江山辉映,是广西境内最典型的峡谷风景。明代,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游历到此,曾作《大藤峡游记》一文记之。明代初年,大藤峡爆发了大规模的瑶族农民起义。起义军前赴后继,坚持武装斗争近200年。峡的北岸碧滩、仙人阁、三妹洞、九层楼等处,均为当年的古战场。弩滩在大藤峡出口处,因滩险水急如弩而得名。两岸礁石岩巉,水下暗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
桂平中山公园
桂平中山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位于广西桂平市市区,原属明代京官马文祥私人花园,旧称马家园,后又称芥园、浔州公园,1936年辟为中山公园,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园内浓荫覆盖,古榕婆娑,花径回环,绿草如茵,桥影碧波,亭台错落有致,环境整洁幽雅,有各种大小乔、灌木约4万株,其中百年以上的古榕有40多株,珍稀名贵树有桂花、玉兰、银杏、水杉等,建有水上世界、游泳池,南门有美食茶廓、溜冰场、假山、喷泉、金鱼池、动物园等,还有童车、小火车、升降机、碰碰车、漂流船、游船、逸逸马等娱乐设施。逢节假日,游人如织,每年接待中外游客约30万人次,是桂平市主要旅游景点之一。近年投资扩建改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