漓江望夫石
漓江望夫石
漓江望夫石位于广西桂林市七星区七星区,在桂林漓江边九牛岭下的的江峡叫黄牛峡,沿峡你能看到“群龙戏水”、“青蛙过江”等奇观,接着,就进入了斗米滩。在斗米滩,你能欣赏到望夫石。

望夫山位于漓江江西岸,斗米滩前,距桂林约37公里。山顶有仙人石,如一穿古装的人向北而望;山腰有一石,如身背婴儿凝望远方丈夫的妇女,因名望夫山,亦名望夫石。清代诗人李秉礼就望夫石曾赋诗:“江头望夫处,化石宛成形。两洗云鬟湿,烟横黛眉青。离魂悲壮宇,积恨感湘灵。何事远游客,征帆去不停”。

关于望夫石有多种传说,其中一种是:相传,曾有一对年轻夫妇带着刚出生的孩子撑船路经此地时,船不幸搁浅。眼看口粮只剩下最后一斗米,丈夫于是爬上山顶四处瞭望,以便发现救援的船只。一直守在那里,始终未能等到,心一急便化做一块石头。妻子见丈夫久去不回,便背着孩子上山寻找,刚走到山腰,望见丈夫已变成石人,顿时伤心欲绝,一同化做石头。

有一种说法是:以前有一对撑船为生的夫妻,正值数九寒冬,他俩逆水行船,倍受辛劳。傍晚,夫妻俩泊船江边,遇到一个老妇人,拖儿带女的来向他们讨米。夫妻俩见她们实在可怜,就把仅有的一斗米送给了老妇人。

夫妻俩断粮后,只盼上下游有船往来接济。可那时偏偏没有往来船只。正是屋漏更遭连夜雨。于是,丈夫便天天爬上山去瞭望船只。有一天,妻子见丈夫久不下山,就上山去找,结果发现丈夫已被大雪冻僵,饿死在山上。妻子一急,也死在丈夫身边。

另一说法是:从前有两个船工,在梧州河上谋活路。两个人一个姓廖,一个姓黄,0不沾边,却亲热得如同共着个脑壳。干到四十岁,两个人同年都讨了老婆。第二年两个人的老婆都生了小把爷。姓廖的生的是个女,取名水妹;姓黄的生的是个崽,取名叫水生。两个小把爷生在同年,长在同一条船上,从小到大,做轻活重活,两个人都像船头和船尾一样合得来。两家夫妇四人,看在眼里,想在心里,打算让水生、水妹结成夫妻。

老人家有意,水生、水妹也有心。两对老人家去世后,等到三年服满,水生和水妹就拆掉船舱壁板打了连铺,互敬互爱的成为了夫妻。

两人成家后,靠一条小船上桂林,下梧州,风里来雨里去。两夫妇在江中遇到别人有危难的事就管。有一回,船撑到半路,听到岸上有个人在哎哟哎哟地喊个不休,水妹生了个小把爷不久,正在坐月子,水生一个人撑船,但他还不忍心看到别人有难不管。他就把船撑到岸边,把躺在岸上的一个络腮胡,坡着脚,背着个葫芦,拄着根拐杖的老头接上了船。撑到梧州码头,水生、水妹又扶着他走上了岸,才算把事做完。那老头离船上岸,连声谢也没说就走了。

第二年水生和水妹又到了梧州,他们装好货,买好柴米油盐,又开航桂林。他俩撑篙摇橹,到了一个查无人烟的地方。突然岸上又传来哎哟哎哟的声音。两人一听,急忙把船撑靠岸,只见又是去年那个坡脚老头。夫妇二人一句话也没说,把老头弄到了船上。老头清醒过来说:“你们是上水行船,水急滩多,路程又远,我不能拖累你们,还是把我抬下船去吧!”

水生和水妹诚心说道:“老人家,这里上不着村,下不着店,丢你在这荒山野岭,怎样放心得下呢。你不要担心,有你在船上我们也误不了撑船的。”说罢把老头安排在舱里睡好,两人又开起船来。

小船一篙一橹地游过了无数的淀子,爬上了无数个急滩,慢慢来到漓江的大险滩。水生和水妹湾好船,煮好饭,叫起坡脚老头一起吃了,正准备开船上滩。坡脚老头走到船头一看,这滩一眼望不到头,水急得像泼一般,刷刷往下流。坡脚老头道:“船家,这滩又长又陡,撑上去不容易,我想快点赶到桂林,你借点米给我,让我上岸走路吧!”

水生听坡脚老人要借米,知道开船时买的米,是“叫花子缝衣——靠着尺码买的”,后来又变成两个大人的粮食三个人吃,好比裁衣剪下的边角,再有也不多了。他就叫水妹去看看米缸。水妹说:“看不看一个样,老人家你要多少?”

坡脚老头看水妹大方得很,想了一下说:“要一斗!”水妹马上跑进舱里量了一斗米,用袋子装好,交给了坡脚老头。水生扶着老头走下了船。分别时,老头笑着说:“你两人这样好,将来会有快乐日子过的!”水生叹着气说:“老人家,你是穷人爱开穷人的心。我们船家要想过快乐日子,只有等到成仙!”

水生送走坡脚老人,走回船来,叫水妹量量缸子里还有多少米。水妹一量,不多不少,刚刚还有一斗。水生一听忧愁起来,一斗米能吃到桂林吗?他对水妹说:“只有一斗米了,我到山上去看看,离桂林还有多远。身边连个铜钱都没有了,米若不够吃就难办啦!”

水生上山去了很久还不回来,水妹在船上等得不耐烦了,就背上小把爷走出船。她跳上岸,急急忙忙往山上爬,想看看丈夫到底出了什么事了。爬呀爬,走到半山腰抬头一看,只见丈夫化成了石头,直挺挺地站在那里,她急得大哭起来。忽然,她听到山顶山空,有人喊道:“水妹快来!”水妹抬头一看,是借米的那个坡脚老头和水生坐在白云上面,她浑身一震,也变成了石头,魂灵化为一股青烟,袅袅飘上天空。

这时,江上的船慢慢的沉入了江底,那剩余的斗米,落水后尽变成了石头。从此,人们把这条滩叫斗米滩,把水妹的石头叫望夫石,把水生变成的石头叫艄公石。水生和水妹都成仙了,点化他们夫妻成仙的,就是两次搭船试他们心肠的坡脚来头,他是铁拐李。

上一篇 浪石风光
上一篇 黄牛峡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5247.html
七星区周边景点
穿山景区
穿山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导游:穿山公园位于桂林城南郊,以穿山为轴心,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是桂林市山水旖旎的公园之一。穿山景区内绿草茵茵,苍松翠竹,山花烂漫,环境优雅。穿山隔着漓江与象鼻山相望,与江西岸的龟山,形如两只相斗的公鸡,合称斗鸡山。穿山前有塔山,峻峭的塔山上,明代建筑的一座七层六角实心的“寿佛塔”,巍然矗立,倒映江中,雅致清丽,“塔山清影”为桂林著名老八景之一。小东江自北而南,曲贯穿山与塔山之间,山倒影江中,更是景色尤佳。穿山穿山是桂林的名山之一,自古以来,久负盛名。穿山有大小30多个岩洞,其中最美的要数1979年发现的穿山岩。另有月岩位于山腰,洞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七星区
尧山景区
尧山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尧山位于桂林市东北,尧山距市区约8公里。尧山景区主峰海拔909.3米,相对高度760米,尧山是桂林市最高的山峰。尧山西坡海拔450米处,秦时建尧庙,尧山之名由此而来。尧山在海拔600---700米处,原建有白鹿庵,为唐白鹿禅师故居,亦称玉皇阁。海拔200米处,明建祝圣庵,茅坪庵。尧山脚下有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墓群。尧山冈峦起伏,气势磅礴,植被丰茂,杜鹃遍野。冬季山顶时有积雪,明亚震直《尧山冬雪》诗云:“朔风从东来,吹落遥空雪,洒向尧山顶,相看最奇绝。”尧山以变幻莫测,绚丽多彩的四时景致而闻名。春天,尧山温柔山遍野的杜鹃花将一座层峦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七星区
漓江民俗风情园
漓江民俗风情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介绍:漓江民俗风情园位于漓江与小东江的交汇处,园中集中展示了广西省四个主要少数民族(壮、侗、苗、瑶)的民族建筑、民俗民风及文化,是一处融观赏性和参与性于一体的综合娱乐场所。园内杉木青瓦,屋檐层叠,古朴曲雅的民族寨楼,鼓楼和风雨桥,极富民俗色彩的图腾柱群;醇香的过寨酒,独特的民族婚礼“背新娘”,浓厚质朴的民俗气息。广场演出原始粗犷,场景壮观,有壮族的板鞋舞,苗族的芦笙踩堂,侗族的多耶等参与性节目;斗鸡、斗马、上刀山、射弩等民族游乐活动充满刺激和奇趣;综合演出厅每晚都有一台具有浓郁少数民族地方色彩的歌舞表演,硬气功、绝技表演和民族服饰展示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七星区
会仙岩
会仙岩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峰林地貌的特点决定了桂林市中心的山少连绵,多孤峰突兀,而会仙岩就是一个代表,它集山、水、洞、文物、奇石于一身,是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的园林式山水公园。公园绿涛湾景区以会仙岩景区为中心,分为西园、东园和旅游综合服务区三个组团。外连七星公园、内含会仙岩景区。会仙岩是景区重要的景点之一,它与市内的独秀峰、伏波山、叠彩山遥相呼应,是桂林主要山峰之一,相对高度50多米。由3.5亿年前浅海生物化学沉积的石灰岩组成,主要有几组几乎垂直的裂隙切割,从山顶直劈山脚,通过水流作用,形成旁无坡阜的孤峰。会仙岩山体扁圆,端庄雄伟,峭拔峻秀,有“独树一帜”之誉。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七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