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洲
訾洲
訾洲位于广西桂林市七星区七星区,訾洲位于漓江及其汊河之间,象鼻山之东,解放桥之南,长2500米,宽500米,面积约125万平方米。据唐代莫休符《桂林风土记》记载:“先是訾家所居,因以名焉。洲每经大水,不曾淹没,相承言其浮也。”故洲称訾家洲,简称訾洲,也称浮洲。又洲头高地隆起如蛙头,中部突起似蛙背,因形取义,故旧时俗称老蛙洲。洲突起水滨,沿江群山簇拥遥列,东可望七星山,东南可望穿山、塔山,西北可观叠彩山、伏波山、独秀峰,西南可观象鼻山、雉山、南溪山、斗鸡山。每当细雨蒙蒙,烟波渺渺之时,洲上江村绿树浸没于轻纱薄雾之中,若隐若现,宛若蓬莱仙境,被称为桂林奇景“訾洲烟雨”,自元代已列入桂林八景之中,诗人吕思诚以《訾洲烟雨》为题赋诗称赞:“分合滩头见訾洲,訾洲烟雨水云秋。空蒙细

沙头籁,散乱跳珠波面浮。鸥鹭飞翔来上立,蛟龙腾跃此中游。蓑衣箬立垂杨外,时有渔人横钓舟。”秋日有“訾洲红叶”醉人景色。訾洲开发始于唐代元和十二年(817),裴行立时任桂州剌史兼桂管观察史,他临江营建了燕亭、崇轩、飞阁、闲馆等风景建筑,使訾洲成为宴游胜地。柳宗元作《訾家洲亭记》盛赞此事,并称訾洲胜甲天下,陆宏休作《訾家洲诗》亦称:“新春蕊绽訾家洲,信是南方最胜游。”自此,訾洲游人不断,题诗不绝。宋代张孝祥诗:“一雨便清凉,风回百草香。甲云山米家画,竹水辋川庄。”十分生动地描绘了訾家洲景色。旧有望月台、裴中行祠、佛灵庵,久圮。今洲上变成渔村,建有訾洲果园,桔柚成片,还设有花圃,翠竹成林,花草芳香,田园秀色,境地依然清幽。

上一篇 灵剑溪
上一篇 蚂蝗洲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5344.html
七星区周边景点
穿山景区
穿山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导游:穿山公园位于桂林城南郊,以穿山为轴心,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是桂林市山水旖旎的公园之一。穿山景区内绿草茵茵,苍松翠竹,山花烂漫,环境优雅。穿山隔着漓江与象鼻山相望,与江西岸的龟山,形如两只相斗的公鸡,合称斗鸡山。穿山前有塔山,峻峭的塔山上,明代建筑的一座七层六角实心的“寿佛塔”,巍然矗立,倒映江中,雅致清丽,“塔山清影”为桂林著名老八景之一。小东江自北而南,曲贯穿山与塔山之间,山倒影江中,更是景色尤佳。穿山穿山是桂林的名山之一,自古以来,久负盛名。穿山有大小30多个岩洞,其中最美的要数1979年发现的穿山岩。另有月岩位于山腰,洞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七星区
尧山景区
尧山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尧山位于桂林市东北,尧山距市区约8公里。尧山景区主峰海拔909.3米,相对高度760米,尧山是桂林市最高的山峰。尧山西坡海拔450米处,秦时建尧庙,尧山之名由此而来。尧山在海拔600---700米处,原建有白鹿庵,为唐白鹿禅师故居,亦称玉皇阁。海拔200米处,明建祝圣庵,茅坪庵。尧山脚下有全国保存最完整的明代藩王墓群。尧山冈峦起伏,气势磅礴,植被丰茂,杜鹃遍野。冬季山顶时有积雪,明亚震直《尧山冬雪》诗云:“朔风从东来,吹落遥空雪,洒向尧山顶,相看最奇绝。”尧山以变幻莫测,绚丽多彩的四时景致而闻名。春天,尧山温柔山遍野的杜鹃花将一座层峦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七星区
漓江民俗风情园
漓江民俗风情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介绍:漓江民俗风情园位于漓江与小东江的交汇处,园中集中展示了广西省四个主要少数民族(壮、侗、苗、瑶)的民族建筑、民俗民风及文化,是一处融观赏性和参与性于一体的综合娱乐场所。园内杉木青瓦,屋檐层叠,古朴曲雅的民族寨楼,鼓楼和风雨桥,极富民俗色彩的图腾柱群;醇香的过寨酒,独特的民族婚礼“背新娘”,浓厚质朴的民俗气息。广场演出原始粗犷,场景壮观,有壮族的板鞋舞,苗族的芦笙踩堂,侗族的多耶等参与性节目;斗鸡、斗马、上刀山、射弩等民族游乐活动充满刺激和奇趣;综合演出厅每晚都有一台具有浓郁少数民族地方色彩的歌舞表演,硬气功、绝技表演和民族服饰展示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七星区
会仙岩
会仙岩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峰林地貌的特点决定了桂林市中心的山少连绵,多孤峰突兀,而会仙岩就是一个代表,它集山、水、洞、文物、奇石于一身,是具有很大的观赏价值的园林式山水公园。公园绿涛湾景区以会仙岩景区为中心,分为西园、东园和旅游综合服务区三个组团。外连七星公园、内含会仙岩景区。会仙岩是景区重要的景点之一,它与市内的独秀峰、伏波山、叠彩山遥相呼应,是桂林主要山峰之一,相对高度50多米。由3.5亿年前浅海生物化学沉积的石灰岩组成,主要有几组几乎垂直的裂隙切割,从山顶直劈山脚,通过水流作用,形成旁无坡阜的孤峰。会仙岩山体扁圆,端庄雄伟,峭拔峻秀,有“独树一帜”之誉。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七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