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西明长城
迁西明长城
迁西明长城位于河北省唐山市迁西县迁西县,迁西明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

明长城,是境内最为壮观恢宏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走进迁西,扑向雄奇古朴的长城关隘,你将越发体会到长城的博大与深邃;它的一砖一石,都刻录着昨天的烽火和今日的变迁,展现着我们民族的历史与未来。

迁西境内的长城,西起龙井关,东至擦崖子关,跨悬崖峭壁,越深山丛林,绵延87公里,宛如一道天然屏障,横亘于莽莽群山。这段长城,共有敌楼203个、烽火台23座,从西向东,依次有龙井关、柞子庵关、潘家口、喜峰口、铁门关、游乡口、董家口、青山关、榆木岭口、大岭寨口、城子岭口、擦崖子关等20余处关隘,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迁西境内的长城,始筑于战国时期,后历代均有修缮,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皆为明长城。据史料记载,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太祖朱元璋曾派大将徐达发燕山卫屯兵,修筑永平府境内的32座关城。此后,自正统至嘉靖年间,相继整修北齐以来倒塌破损、失去防御功能的关口和城墙。至嘉靖三十年(1551年),已将这一带长城所有的关口、城堡、边墙连成一体。

隆庆二年(1568年),抗倭名将戚继光以钦差总理练兵事务兼镇守蓟州、永平、山海等处地方总兵官,驻守三屯营;上任伊始,便号令全镇,大规模整修边墙,并创设了空心敌台。此前的长城敌台皆为实心,相互间难以联络,也无法贮存军器装备,将士露立台上,敌人居高放箭,人无藏身之所,一攻即溃。经戚继光亲自设计而改建的敌台,高三丈至五丈不等,周围阔十二丈至十八丈不等。台共三层:中层虚空,四面设箭窗;上层设楼橹、垛口,用以瞭敌;下层放置火炮,可以射击敌人。根据地势险峻程度,或数十步、百步、最多二百余步建有一台,各台之间可相互支援。戚继光镇蓟16年,共建空心敌台1017座。这种空心敌台,有效地增强了防御功能,堪称长城建筑史上的伟大创举。迁西境内现存的长城敌台,多是戚继光当年的杰作。

“路出万山通鸟道,城悬千嶂压龙沙。空中云影连楼阁,夜半风声度鼓笳。”这是明代诗人陶允宜对迁西长城关隘的赞叹。迁西境内起伏的山峦、峭拔的峰巅、嶙峋的悬崖,筑就了集雄伟、奇险于一身的长城景观。近两百华里的长城盘旋起伏,蜿蜒翻腾,或巍峨耸立于峰巅,或攀爬递升于山腰,或凌空跨越于深谷,宛若一条豪放的巨龙,充分显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绝妙、奇特和精彩。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董家口、铁门关、游乡口、龙井关……一处处险关要塞,虽已渐渐淡入历史的烟云,但至今雄风犹在。亲临边关,抚摩城砖,仿佛仍能听到御敌报国的呐喊,触及巨龙心脏的跳动……

上一篇 大黑汀库区
上一篇 五虎山猎场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556.html
迁西县周边景点
青山关
青山关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青山关旅游区位于迁西县上营乡,是国家4A级景区,河北省乡村旅游示范点。在迁西115公里的古长城中,青山关长城保存最完好、最能体现长城文化精华。这里不仅有72券楼、月亮城、监狱楼等独具特色的长城敌楼,有万里长城中保存最完好的提吊式水门,更有距今400多年历史的青山关长城古堡。青山关长城古堡是景区的主体景观,修建于明万历年间。关城设南北两门,南为正门,从长城上俯视此城,南北略扁,东西突起,好像一个元宝,人称为“元宝城”。而且整个关城古香古色,戍边文化和民俗风情浓郁,其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官衙、兵营、庙宇、茶馆、酒肆、民居等民俗古建,被专家称为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
景忠山
景忠山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景忠山旅游区位于迁西县三屯营镇。据县志记载,景忠山旧有二名,南曰明山,北曰阴山。明天顺年间,蓟镇总兵府移驻三屯营时,曾按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分法,给此山改名为朱雀山。后因山中建有“三忠祠”,人们取景仰忠义之意,又将此山更名为“景忠山”。景忠山以其鬼斧神工、秀美雄奇的自然景观,以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佛道文化,以其匠心独具、蔚为壮观的人文古建而被清康熙皇帝誉为“天下名山”。景忠山宗教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自宋代开始,就有道士于景忠山之阳清修,千百年来一直香火不断。明朝后期,以民族英雄戚继光为代表的一批戍边将领,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
五虎山风景度假区
五虎山风景度假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五虎山位于河北省迁西县东部,距迁西县城18公里。原是康熙冬季狩猎的皇家猎场,现在是一处集休闲度假,山林探幽,拓展训练于一体的山地休闲度假旅游区。五虎山,原名九山,有九座山头并排于滦河北岸,上下有九条泉水似九条银龙汇入滦河。据史书记载,康熙皇帝在五虎山狩猎14次。康熙30年,仁皇驾幸五虎山,获虎5只,诏改九山为五虎山。五虎山海拔375米,主峰突出,山势较陡,植被茂盛,生态环境非常好,动植物资源丰富,仍保持着大面积的原始次生林。地址:唐山市迁西县罗屯镇新店村梦境庄园类型:山等级:AAA游玩时间:建议3小时电话:0315-5730998官方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
喜峰口长城
喜峰口长城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喜峰口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古称卢龙塞,路通南北。汉代曾在此设松亭关,历史悠久。东汉末曹操与辽西乌桓作战,东晋时前燕慕容儁进兵中原,都经由此塞。后易名喜逢口。相传昔有人久戍不归,其父四处询问,千里来会,父子相逢于山下,相抱大笑,喜极而死,葬于此处,因有此称。约至明永乐后,讹称为喜峰回。明景泰三年(1452)筑城置关,称喜峰口关。今通称喜峰口。喜峰口长城位于河北省迁西县城西北60余公里,是明洪武初年大将军徐达在燕山山脉首建的32座重要关隘之一,是明长城蓟镇的重要关隘。喜峰口雄踞在滦河河谷,左右高山对拱,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为兵家

河北省唐山市迁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