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王寺故址
天王寺故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王寺故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城区,天王寺故址为文化旅游景点天王寺故址为文化旅游景点。北京旧城广安门外天宁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公元八世纪中),名天王寺。辽天庆九年至十年(公元1119-1120年),于寺内建舍利塔。金末寺毁而塔独存。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重建,更名天宁寺,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又更名广善戒坛,嗣后又复今名。明末寺再毁,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重建。寺中心为辽天王寺舍利塔,塔前为山门、接引佛殿、东西配殿,塔后为三大士殿、戒坛、东西配殿。清末殿宇佛像大多残损。1937年修复塔前殿宇,塔后全部荒废,其后陆续为工厂占用。舍利塔在明初依辽代原状更换基座砖雕,清乾隆时改辽代铁刹为砖砌宝顶。1976年地震,宝顶坍落,塔檐受损,1992年修复。2002至2003年收回塔前殿宇,修整恢复原状。天王寺位于唐幽州城、辽南京、金中都城内延庆坊,舍利塔是北京城区现存最古之建筑,为首都城市发展之重要地标。为保存历史,赓续文脉,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政府特立贞石,标示故址,兼述其变迁,是乃勒碑为记,以飨公众。

上一篇 燕角楼故址
上一篇 悯忠寺故址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64.html
西城区周边景点
恭王府
恭王府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恭王府简介:恭王府——世界最大的四合院除皇帝和家眷外,任何人是不得住进紫禁城的。因此皇亲国戚们都要建造自己的宅弟,以为家居之所。于是,王府便产生了。今日的北京城里,还有60余座清代王府,其中恭王府是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北京的清代王府都分布在内城区里,这和清代北京城的居住限制密切相关。城墙未拆除以前,北京城的格局是大“口”里面包小“口”,最中心的是故宫,外面的第二层是皇城,为政府衙门,第三层是内城,为清代八旗王公贵族集中居住的地方;最外面的第四层,才是汉人和其他民族的集中居住地。今天在北京内城漫步,还能时时看见深宅大院。位于什刹海北岸的恭

北京市西城区
法源寺
法源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源寺,又称悯忠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附近教子胡同南端,是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它不仅是北京城内历史悠久的古刹,也是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是培养青年僧伽和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1983年,法源寺被国务院确定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0年,台湾著名作家李敖所著《北京法源寺》出版后,在海内外广泛流传,使法源寺名声大躁,引来无数佛教信众以及寻幽探古的游客。法源寺法源寺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采用中轴对称格局,由南王北依次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净业堂、无量殿、大悲

北京市西城区
北京海洋馆
北京海洋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科普教育基地

是亚洲第一、世界内陆最大、设施最先进的海洋馆。坐落在北京动物园内,南倚长河、毗邻北京展览馆、天文馆和首都体育馆,交通极为便利。占地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集观赏、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内陆水族馆。该馆的总建筑面积达4.2万平方米,绿化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场馆外形采用了别具一格的“海螺”形状,色彩以蓝色和橘红色为基本色调,分别代表了神秘浩瀚的海洋和海洋生物无穷无尽的生命力。其内部设计也别具匠心,屋顶均为网架结构,并采用蓝色和黄色进行装饰,将一个蔚蓝色的世界呈现在人们面前。北京海洋馆以“陶怡大众、教益学生

北京市西城区
什刹海
什刹海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什刹海也写作“十刹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称。元代名海子,为一宽而长的水面,明初缩小,后逐渐形成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自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三海碧波荡漾,岸边垂柳毵毵,远山秀色如黛,风光绮丽,为燕京胜景之一。是京城内老北京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周围有许多的王府和花园,如保存最好的恭亲王府、醇亲王府等,这一带也是原老北京主要的商业活动区。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也在什刹海旁边,什刹海边的柳荫街曾住过十大元帅中的三位。依托六海水系,湖岸的垂柳、水中的荷花等成为什刹海颇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著名的《帝京景物略》中则以“西湖春

北京市西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