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民族博物馆
重庆市民族博物馆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重庆市民族博物馆位于重庆市黔江区黔江区,重庆市民族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重庆市民族博物馆建立在渝东南土家族苗族聚居区——黔江,是2003年建成的,是重庆市市首家民族博物馆。于2004年9月建成正式对外开放。该馆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9265平方米,其外观独具土家建筑风格,博物馆设有历史厅、民居厅、服饰厅、礼仪厅、艺术厅、文物厅、书画厅,共收藏国家级历史文物52件,民族文物482件,各类图片345幅。

发展历史

重庆市民族博物馆建立在渝东南土家族苗族聚居区——黔江,是2003年建成的,是重庆市市首家民族博物馆。于2004年9月建成正式对外开放。

建筑布局

该馆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9265平方米,其外观独具土家建筑风格,博物馆设有历史厅、民居厅、服饰厅、礼仪厅、艺术厅、文物厅、书画厅。

展厅介绍

历史厅:介绍渝东南土家族和苗族的起源、生活环境以及土司时期和近现代的历史。

民居厅:实物展示土家族的吊脚楼及生产生活用品。

服饰厅:有式样繁多、色彩斑斓的土家族苗族传统服饰和现代民族服装及精美的银饰。

礼仪厅:展示土家族的婚俗、葬俗以及宗教信仰等。

艺术厅:实物展出了织锦(西兰卡普)、织机、刺绣、蜡染、编织、雕刻、制陶等民间工艺品及图片展出了秀山花灯、摆手舞、薅草锣鼓、苗鼓等民间艺术。

文物厅:陈列了新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工具、化石,战国时期的编钟、虎钮錞于等数十件精品文物。

书画厅:陈列了武陵山区各少数民族书画家精品。

馆藏文物

共收藏国家级历史文物52件,民族文物482件,各类图片345幅。

展示内容

历史厅介绍了重庆土家族和苗族的起源、生活环境以及土司时期和近现代的历史;民居厅展示了土家族的吊脚楼及生产生活用品;服饰厅有式样繁多、色彩斑斓的土家族苗族传统服装和现代民族服装及精美的银饰;礼仪厅展示土家族婚俗礼仪、待客迎宾以及宗教信仰及葬俗等;艺术厅展出了织锦、刺绣、蜡染、编织、雕刻、制陶等民间工艺品,介绍了秀山花灯、摆手舞、薅草锣鼓、傩戏、苗鼓等民间艺术;文物厅陈列了新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工具、化石,战国时期的编钟、虎钮于(古代巴人的一种乐器)等精品文物数十件;书画厅陈列了武陵山区各少数民族书画家的书画精品。婚俗是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一个部分。

博物馆内展示了土家族和苗族用来吃饭的火铺。这是土家族室内的一个重要陈设,也是一家人的活动中心。据说,做饭用餐、接待朋友、冬日取暖等日常活动,以前的土家人都在火铺上进行。黔江作为革命根据地时,贺龙带领的红三军入乡随俗,火铺也成了红军日常起居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展出的这个火铺很特别,贺龙曾经就在上面吃过饭睡过觉。

作用价值

重庆市民族博物馆不仅是武陵地区唯一的省市级民族博物馆,也是第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9月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首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2007年2月重庆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为重庆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重庆市民族博物馆更是重庆少数民族对外交流的一个窗口,对宣传重庆少数民族,展示、传承、弘扬民族文化,凝聚民族精神发挥着积极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 爱莉丝庄园
上一篇 芭拉胡景区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6769.html
黔江区周边景点
蒲花暗河
蒲花暗河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蒲花暗河从渝湘调整濯水互通下道,经濯水古镇,逆蒲花河约3公里,暗河长1公里多,是阿蓬江旅游链上的关节点。景区由天生三桥,地下暗河、大漏斗、间歇泉、蒲花峡谷和蒲花生态农业园区组成。暗河上150多米高空三桥飞架、蔚为奇观,名为“黑龙潭”的大漏斗神秘莫测,暗河两岸,钟乳石笋,鬼斧神工。出河入峡,潺潺流水,巨石浅滩,藤蔓野花,趣味怡然,绝壁溶洞,引人入胜,是观景、猎奇、探险、野趣体验的极佳景区。

重庆市黔江区
黔江小南海
黔江小南海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水利风景区 国家地质公园

小南海原名小瀛海,一个美丽的高山湖泊,位于重庆与湖北交界处,距黔江城北部30余公里,车程约一小时。是一个融山、海、岛、峡诸风光于一体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也是国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水面海拔370.5米,面积2.87平方公里。据清《黔江县志》载:“清咸丰六年(公元1857年)五月王子,地大震,后坝乡山崩,…·溪口遂被埋塞。厥后,盛夏雨水,溪涨不通,潴为大泽,延裹20余里”。至今,当年地震形成的断岩绝壁—-海口北侧的大垮岩、小垮岩等遗迹仍清楚可见。在大小垮岩之下,滚石密布,巨石林立。巨石直径一般为l一5米,大的10米以上,从数

重庆市黔江区
濯水古镇
濯水古镇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濯水古镇位于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境内,距黔江主城26公里,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国道319线穿境而过,距舟白机场26公里,交通便利。濯水古镇兴起于唐代,兴盛于宋朝,明清以后逐渐衰落,是渝东南地区最富盛名的古镇之一。作为重庆旧城老街的典型,濯水古镇街巷格局保留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渝东南古镇格局,它既体现了与其他城市历史街区的差异,也承载着巴文化、土家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传承与创新,同时码头文化、商贾文化、场镇文化相互交织。濯水初称“白鹤坝”,元明之际属酉阳土司辖地。重要的商业地理位置,使濯水自古以来便成为重要的驿站和商埠,自清代后期起,

重庆市黔江区
芭拉胡景区
芭拉胡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芭拉胡景区(城市峡谷)--位于黔江主城、新城舟白和正阳三大城市组团的核心,“芭拉胡”土家语意“峡谷”代表黔江的山水和文化。“中国唯一的城市大峡谷,世界罕见的砾岩溶洞群”,形成了“城在峡谷上,峡谷城中央”的全球罕见、亚洲唯一的独特城市景观。峡谷两岸山峰海拔最高1100多米,属喀斯特地貌,横跨7个地质年代,长达10公里,面积723公顷,峡谷平均深度200米,最深处落差达500米。集“山、水、峡、溶洞、亭庙、观音造像”等景区于一体,此地被广大游客称为“中国最有灵气的地方”。

重庆市黔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