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八面山
黔江八面山
黔江八面山位于重庆市黔江区黔江区,八面山,光听这个名字,你就会感到有一种诗的意境在激发你的灵感。事实上那是黔江一处极有诗情画意的美景。

八面山在黔江城的西北,南至火烧岩梅子关,西至凤池山,北至板凳岩,面积30平方公里,东西南北四路可通、八方能上。地接南海、石会、现属城西街道辖,最高处钟顶山海拔1720米,天然植被葱郁,奇花异草富集。产天麻、黄莲等名贵药材,那里一直是旅游人最神往的去处,一年四季有许多人邀朋聚友去那里逍遥。

翻开史书《方舆记要》中这样写道:“八面山在县北二十里,山分八面,上有池,击百顷,四时不竟,大木溪出此”“山分八面,绵亘数十里,直上十余里,山之最高处曰钟顶山。四顾茫茫,云山万里,初行勘险仄,比至巅,则旷野绝壑,蔓草荒林,不可目极。山腰有明崖。壁立十余仞。明洪武间凉国公兰玉征蛮至此驻节。咸丰辛酉民避匪于此,贼屡犯不得逞。旁有紫阳洞及石鼓、石钟诸胜境,四时常云覆其上。天晴刚金光万道,璀璨夺目。”

这可能就是八面山由此得名的原因,在黔江的旅游中八面山是一个很值得去的地方。

早先八面山上随处可见的大片原始森林与原始次森林,在多数地方已经消失。始毁于1958年“大炼钢铁”,无法数计的百年、千年古树做为燃料被砍倒、肢解,转眼间化为灰烬;再毁于70年代“农业学大寨”,为修造“大寨田”,不少地方连油桐、油茶林也未能幸免。加上木材外运,铁路、公路、水路一齐吞吐,几乎扫光了最后一点残余。除少数人迹罕至的险隘偏远之处,大自然恩赐给黔江的巨大财富,遭到了一次性的大挥霍与大拍卖。毒蛇猛兽固然已经潜踪,大自然原始神秘的美丽也不复存在,宛如一个美艳绝伦的仙女,被人撕去霞彩斑斓的神衣,褪掉奇光闪烁的钗、环、镯、珇,夺走飞腾变化的法宝,-裸地躺倒在地面上。但是经过几十年来的培育与栽植,这里又开始凸现出山的清新,树的碧绿,诗的美妙。

你可以从很多条路驱车半小时就可以体验高山的风情和诗境的韵味了。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八面山除了景色秀丽自古就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而外,还留下了许许多多古迹名胜和传说故事。

八面山西边的悬崖处,叫花崖子,又叫白矾厂。史料记载:“宋代诗人黄庭坚,号山谷,绍圣初,被劾‘修史录不实’的罪名,贬涪洲别驾,黔州安置(今彭水县城),寓开元寺(今彭水自治县郁山镇)。黄公闲暇无事,常与当地僧民一起凿井而饮,围圃而食。在这期间,山谷至黔闻厂有石可炼矾,往视之,乃嫩髓不成而去……”。而今,白帆不知何处去,花崖依旧笑春风。如果你有雅兴,也可像山谷大人那样,去考究一翻呢!

史书还记载:“明洪武间谅国公派兰玉征蛮至此驻节”,故以后此处又叫国公崖。清咸丰十一年,太平军由彭水至黔江,在梅子关大战都司谭健,谭的余部数十人走匿于国公崖畔。故清光绪十五年,时任黔江知县的张九章在《游国公崖》的诗中写道:“邑人争说避兵处,八面山崖高可据,我来瞪目徒怅然,县却且前行不去。……寻幽不避虎与豺,险仄荆榛处处皆。明代江山无尺寸,芳名犹指国公崖”。

八面山西北与凤池山遥相毗邻。说起凤池山,它不仅是佛教胜地,而且是震惊清朝的黔江土家同盟会温朝钟领导庚戌辛亥武装起义的发源地。“凤池山顶有一座古刹观音寺,创建于明代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寺院三重,规模宏伟,佛像庄重,金容壮丽,为黔江、彭水、石柱、利川等县僧民朝拜瞻仰之地。秋极盛,每缝二、六、九月观音庙会,道路络绎,士女以千计。山下巨池一口,名凤池塘,水深清洌,故得名。凤池山山势陡峻,高出地面数千尺。春到烟云盘绕,数日不开;冬到积雪盈尺,经月不霁,风景绝佳”。

八面山因了它的高,所以历代经来一直是兵家的必争之地,至今上面的古战场遗址犹存。

上一篇 仰头山森林公园
上一篇 灰千梁子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6775.html
黔江区周边景点
黔江小南海
黔江小南海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水利风景区 国家地质公园

小南海原名小瀛海,一个美丽的高山湖泊,位于重庆与湖北交界处,距黔江城北部30余公里,车程约一小时。是一个融山、海、岛、峡诸风光于一体的高山淡水湮塞湖泊,也是国内迄今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古地震遗址。水面海拔370.5米,面积2.87平方公里。据清《黔江县志》载:“清咸丰六年(公元1857年)五月王子,地大震,后坝乡山崩,…·溪口遂被埋塞。厥后,盛夏雨水,溪涨不通,潴为大泽,延裹20余里”。至今,当年地震形成的断岩绝壁—-海口北侧的大垮岩、小垮岩等遗迹仍清楚可见。在大小垮岩之下,滚石密布,巨石林立。巨石直径一般为l一5米,大的10米以上,从数

重庆市黔江区
黔江土家十三寨
黔江土家十三寨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黔江土家十三寨,位于重庆市黔江区小南海镇北部地区的板夹溪流域,距黔江城区41公里,距重庆约320公里。建有中国第一座土家族生态博物馆,由武陵山民俗生态博物馆展示中心和十三个依山布建的自然村寨组成。山势依山就势、竹树掩映、溪水相拥,终年四季有锦鸡、白鹤、山羊、猴群栖息出入其间。在黔江的深山明珠小南海旁,板夹溪蜿蜒潺潺,溪水流经之处,间错分布着13个土家山寨,多为吊脚木楼聚合而成。山寨依山就势、竹树掩映、溪水相拥,终年四季有锦鸡、白鹤、山羊、猴群栖息出入其间。板夹溪土家十三寨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最美的土家原生态集居带,集土家建筑文化、农耕

重庆市黔江区
濯水古镇
濯水古镇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濯水古镇位于重庆市黔江区濯水镇境内,距黔江主城26公里,渝怀铁路、渝湘高速公路、国道319线穿境而过,距舟白机场26公里,交通便利。濯水古镇兴起于唐代,兴盛于宋朝,明清以后逐渐衰落,是渝东南地区最富盛名的古镇之一。作为重庆旧城老街的典型,濯水古镇街巷格局保留较为完整,具有浓郁的渝东南古镇格局,它既体现了与其他城市历史街区的差异,也承载着巴文化、土家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传承与创新,同时码头文化、商贾文化、场镇文化相互交织。濯水初称“白鹤坝”,元明之际属酉阳土司辖地。重要的商业地理位置,使濯水自古以来便成为重要的驿站和商埠,自清代后期起,

重庆市黔江区
芭拉胡景区
芭拉胡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芭拉胡景区(城市峡谷)--位于黔江主城、新城舟白和正阳三大城市组团的核心,“芭拉胡”土家语意“峡谷”代表黔江的山水和文化。“中国唯一的城市大峡谷,世界罕见的砾岩溶洞群”,形成了“城在峡谷上,峡谷城中央”的全球罕见、亚洲唯一的独特城市景观。峡谷两岸山峰海拔最高1100多米,属喀斯特地貌,横跨7个地质年代,长达10公里,面积723公顷,峡谷平均深度200米,最深处落差达500米。集“山、水、峡、溶洞、亭庙、观音造像”等景区于一体,此地被广大游客称为“中国最有灵气的地方”。

重庆市黔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