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岩寺
下岩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岩寺位于重庆市云阳县云阳县,下岩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从两江广场对面拾阶而上,不一会,便来到重建的下岩寺。前一刻还身处闹市,恍然间,便置身于绿树红墙、苍松翠柏之间,浓郁的庙堂气息扑面而来。山门殿居中耸立,钟楼、鼓楼雄峙两侧,一派庄严肃穆的景象。

庙里响起深沉而悠远的钟声,仿佛从远古传来,思绪不禁转向那早已淹没江底的老下岩寺……

从天然岩穴到重要名胜古迹

下岩寺一名燕子龛,又号云岩寺,位于原云阳双江镇塘坊村江边一天然岩穴内,秦汉之际即有人在此刻字、造像,唐时随佛教的兴盛而成寺院。

唐末,定州(今河北)无极县人刘道禅师云游至此,恋其景异而长住不去。刘道禅师于崖壁凿石龛,大规模开岩造像,使寺院更成大观,被后世尊为“开岩第一祖”。

下岩寺规模宏大,景色优美。其洞高十五丈,深二十余丈,宽近五十丈。周围古树繁茂、青藤盘绕,洞顶飞瀑长泻,溅起团团珠玉,宛如仙境。据云阳籍文化名人涂凤书描述:“石壁刻佛像,高者一二丈,小者两三寸,不可以数计。佛殿僧寮,游客憩息之所,为屋十数间,楼六七楹,内诸龛沛如,外修竹千万杆,其上有悬瀑荡漾檐际,江盛涨时,水往往漫入寺中,盛夏如深秋,避暑者群诣焉。客船上下,但见水竹参差,不知其间有寺也。”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下岩寺虽历尽沧桑、几经兴废,但直至清末民初,仍保持着相当的繁盛。

2008年,三峡工程竣工蓄水,下岩寺随之没入江底。2010年,当地政府择地二十亩,于龙脊岭天宫包山麓重建下岩寺。新寺比旧寺大30余倍,有山门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念佛堂等,全寺博敞宏丽,深邃庄严,无疑是渝东长江沿岸名副其实的著名禅院。

从著名禅院到旅游文荟之地

千百年来,下岩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厚的文化内涵以及优美的自然景观,引无数骚人墨客蜂拥而至,使其逐渐从著名禅院演变成旅游文荟之地。王维、苏轼、黄庭坚、苏辙、陆游、范成大、喻汝砺、冯时行、曹学佺、陶澍、方廷桂、涂凤书等历代文化名人都慕名游历该寺,留下脍炙人口的诗篇。

据史料记载,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元月,苏轼、苏辙兄弟与黄庭坚于此不期而遇,苏轼游兴大增,提笔写下《下岩留题》:“子瞻、子由与侃师至此,院僧以路恶见止。不知仆之所历,有百倍于此者矣。丁未正月二十日书。”

苏轼游下岩寺没留下诗作,难免遗憾,但却留下一段即兴吟诗的佳话。据说苏轼兄弟游毕下岩寺后欲乘舟去夔州,艄翁见是当今名士苏轼兄弟,非常高兴,用云阳方言与之对话,要求他也用云阳方言即兴吟诗一首才许上船。苏轼略一沉思,随即口占一绝:“咪祢一小舟,听鲲水上流,咔碴三桡片,会(儿)就下夔州。”吟毕,艄翁及寺前看闹热者无不抚掌击节,为苏轼的才学所折服。

苏轼用当地方言即兴吟诗一事,是实有其事还是后人附会,已不可考,不过他三人相会于此的盛举却使下岩寺从此声播遐迩,成为渝东千古名刹。人们为纪念这次盛举,特在寺旁建了一座“三贤祠”。

下岩寺风景幽奇,石色苍翠,瀑泻如珠。著名山水诗人王维曾赋诗咏赞:“山中燕子龛,路剧羊肠恶。裂地竞盘屈,插天多峭崿。瀑泉吼而喷,怪石看欲落……”此诗形象地描绘了下岩寺危岩、飞瀑景象,展现出寺中风景之奇美。

清朝熊宇栋有《云阳县八景》诗,其中一首为《云岩水帘》:“峭壁欲摩天,飞雪直挂颠。冷筛千嶂月,寒喷一溪烟。绕树湘纹织,嵌空宝箔悬。更逢新雨后,百道响潺潺。”全诗描绘出下岩寺的美好景象:峭壁摩天,水流直下,像片片飞雪,又像筛下的千万道月光。周围水雾弥漫,如烟旋绕,像洁白的织绢。雨后,潺潺水声轰鸣一片。这首诗咏赞的,正是“云阳八景”之一的“云岩水帘”。

南宋范成大的《下岩》诗如此写道:“畴昔中岩一梦残,下岩风景亦高寒。峡中无处堪停棹,雨后今朝始凭栏。不用苦求毫相现,只教长挂水帘看。山僧劝我题苍壁,坡谷前头未敢刊。”结尾一句“坡谷前头未敢刊”,道出作者被眼前美景所惑的情状:前有苏东坡、黄山谷等“诗界大佬”题写诗文,作为晚生后学的范至能轻易“不敢刊”,然而,最终禁不住还是“刊”了,这正是因为下岩寺的风景实在太美了,美得令人欲罢不能。

北宋黄庭坚《下岩寺二首》序中说:“二百年矣,游者题诗不可胜读。”黄庭坚之前两百年间即题写了如此多的诗歌,到明清,该会积存下多少诗歌?遗憾的是,到1935年,涂凤书遍集歌咏下岩寺的诗文也只得五十余篇(首)。这五十余诗文及涂凤书亲书以纪其事的《云阳下岩寺诗录碑》,皆陈列于张飞庙中,重建后的下岩寺中亦有重刻版。

如今,老下岩寺虽然已随历史的脚步远去,但我们相信,“重生”后的新下岩寺必将延续其辉煌,成为渝东地区佛学与文化的圣殿。

上一篇 佘家嘴遗址
上一篇 彭咏梧纪念馆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7066.html
云阳县周边景点
云阳龙缸景区
云阳龙缸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国家地质公园

云阳龙缸风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2016国庆“旅游服务最佳景区”,被旅行者称为长江三峡最后的“香格里拉”,被户外爱好者誉为重庆版的“小华山”。云阳龙缸风景区位于重庆市云阳县境内东南隅,紧邻湖北利川市,集天坑、峡谷、溶洞、高山草场、森林、土家风情于一体,主要景点有龙缸天坑、云端廊桥、龙洞风光、龙窟峡、岐山草场、蔈草古长城、岐阳关古道遗址、盖下坝湖泊等。其中龙缸天坑深335米,居全国第三、世界第五,龙缸天坑的坑壁由峭壁拱成,倾斜幅度近90度,这种直上直下的形态在世界上极为罕见,享有“天下第一缸”的美誉。云阳龙缸风景

重庆市云阳县
云阳三峡梯城
云阳三峡梯城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三峡梯城位于重庆云阳县三峡梯城景区内,云阳在进行旅游开发时,提出了把城市建设成景区的重要战略,将城市当景区来打造,让城市有一种归属感。提出了“三峡梯城,奇境云阳”的品牌口号。2014年,云阳梯城风景区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4A)风景名胜区。重庆云阳三峡梯城景区是一处集山、水、林、寺、游于一体,既有历史人文景观又有自然资源景观的旅游胜地,景区位于云阳县城区龙脊岭山脉,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处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文明县城、重庆环境保护模范县城区的中心位置,已成为长江三峡旅游带的重点生态文化旅

重庆市云阳县
云阳张飞庙
云阳张飞庙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飞庙,又名张桓侯庙,位于云阳县盘石镇龙宝村狮子岩下。系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修建。张飞庙又名张桓侯庙,位于与重庆市云阳县城隔江相望的飞凤山麓,系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修建,始建于蜀汉末期,后经宋、元、明、清历代扩建,已有1700多年历史。现存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庙宇多为1870年水患后重建。琉璃粉墙、金碧辉煌的殿宇群,依山取势,气象巍峨,庙内碑刻书画丰富。据传张飞在阆中被部将范疆张达暗害后,二人取其首级投奔东吴,行至云阳,闻说吴蜀讲和,便将其首级抛弃江中,为一渔翁捕鱼时打捞上岸,埋葬于飞凤山麓,世人在此立庙纪念,故有

重庆市云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