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禅寺
大通禅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通禅寺位于重庆市垫江县垫江县,大通禅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大通禅寺

秋月禅关、大通秋月、大通禅寺,均为垫江明月山麓峰顶山下大通寺的匾额题名,即大通禅寺。

《志》载:“东北二十里,有古寺,曰秋月禅关,唐马祖修净之所,即峰顶山也。”(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

明·陈端《大通寺碑记》:“垫江县西北二十里有山,乃大唐禅师马祖建寺于上。国朝洪武初(1368),首开县治,寻兹古迹,修寺名大通秋月。后有危峰数仞,俯视群山,时人谓之峰顶,畔有苍崖石壁,发五色圆光,至今不磨,世传马祖禅崖,此峰顶之胜概也。至明代天顺初(1457),垫江县人黄中和又迎燕京宽悟、如鼐二僧住于峰顶山,并易地数亩,以资常住,如此者数十年。成化癸卯、乃伐木鸠工,因古刹旧址而重修之,凡殿宇僧堂,门墙佛像,悉焕然一新。又《秋月残碑》:……贞观三年(629)禅宗马祖云游来垫江,见峰顶山壁有五色圆光,乃建秋月禅关以传教……”

禅宗《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及《传灯录》载:马祖,大唐巴蜀什邡人,初学禅,为沙门,法名道一,六祖惠能首席弟子怀让禅师高足。以顿悟得佛,后称马祖。弘忍以后,禅宗形成两派:北派以神秀为代表,南派以惠能为代表。

清代,李丹生赋秋月禅关七律诗一首:“天门容膝小禅房,秋月高悬在上方。心与镜圆千界静,头磨石凹一轮光。巢鸟飞下原无碍,山鬼来窥不敢狂。选佛人今何处去,苍藤古木自清凉。”

清末,垫江李惺(西沤)游大通禅寺五律诗:“路到中槽尽,林藏古刹幽。山深无刼火,地润有灵湫。佛让松先老,天因竹易秋。泉声终夜雨,抱月宿西楼。”

据此,唐初建庙时,该寺额曰秋月禅关。明代重修时,该寺额曰大通秋月。清代补修时,额曰大通禅寺,沿自民国三十五年(1946)该寺仍额曰大通禅寺,为垫江县蒋建华先生题字。

建国前未毁的大通寺,庙门高大雄伟,黑底金字的大匾,题“大通禅寺”四字,为垫江名家蒋建华先生手笔。寺内当中一块大石坝,十分平整,约百余平方米。正中为万年台(即戏楼),左右是抄手游廊,有前殿、中殿、后殿廊的看台,左右横殿,四角有游廊相连。后殿右侧有高楼3层,额曰“藏经楼”。楼后有飞泉垂于崖间,流泉不大,终年不竭,在庙侧形成一个自然大池,泉水清澈甘凉,池曰“灵湫池”,水可供200余人饮用不竭。庙内除佛堂、僧寮、楼阁外,庙外右侧另有舍房十余间,古雅清幽,专供游客住宿。庙左侧有银杏树(白果)高20余丈,枝叶茂盛,荫蔽里许。数十里外,均可见此大树。若晴日见此树雾环云绕,则必有连日阴雨。据说此树已阅千年岁月。寺门外古松数株,人不可围抱。有竹林环绕,凤尾森森,翠影摇碧,夏日入林,清凉袭人。庙左后崖,高可数十丈,绝壁如斧切,无藤萝草蔓,阳光下或赭、或碧、或白、或黄,阴雨则无。

当时庙内有19个僧人,包括长老林泉禅师和他的随身弟子宗能在内,一共21人。寺有蔬菜地数亩,庙田土10余亩。寺内僧人分工为:参诵僧、募缘僧、耕种僧、斋膳僧等。庙内特色食品有:甜水豆花、鲜竹笋、鲜蘑菇、冬瓜烧白等。寺内除晨钟暮鼓、经声梵唱外,僧人中常有竹琴演唱,委婉清雅,幽越感人,琴调不类川西声,略近于川东奉节调。

大通禅寺香火旺盛,游人上香联袂殷殷。每年夏天,垫邑政、绅、商、学各界知名人士到此避暑者,络绎不绝,寺内更增收益。

大通禅寺这座千年古刹,除了秋月禅关的马祖历史以及千百年来补建修葺所积淀的文化底蕴以外,该寺还有它独具的四大特征——幽、静、雅、美。

幽。大通禅寺的前名,叫大通秋月和秋月禅关。为什么都提出这个“月”字呢,这是一般人都没有注意到的事。古人苏轼说:“山高月小”,这话确实不错。无论圆月、缺月,只要人在大通寺,顿觉月亮格外清朗,但却看到月亮小了一点儿,只感到银光清辉、透彻人寰,似乎人的肌骨血脉都被照得透明,好像被精魄洗净,灵魂都升华了。这种神秘而透彻心扉的幽,是其它地方都不具有的。还有那数亩竹林,尽管是酷暑的六月,只要你一入竹林,倍觉清爽,白色的衣服还给你镀上一层薄薄的轻绿,大脑也变得柔柔的舒畅,一派“天凉好个秋”的情调,无怪清人锦江书院的掌院李惺在他《游大通禅寺》的诗里说:“佛让松先老,天因竹易秋。”更有那千年银杏树,矗立在几株百年古松前,衬着寺后百仞绝壁上飞泉垂流,真个是绿阴匝地,翠锁苍茫,加上钟声隐隐,木鱼声声,好像到了“梵唱林愈静,钟鸣寺更幽”的仙境。天幽、地幽、寺幽、人幽,真一个幽字了得!

静。大通寺勿论在寺内寺外,听不倒喧哗詈骂声,听不到嚣闹车马声。庙内二十一个僧人,人人肃穆文明,步履轻悄,客去客来,都显得举止雍容,绝无高声谈笑者。特别是一到夜里,更是静得出奇。当然,所说的静,不是绝对没有声音,比如风声、雨声、钟磬声,声声都有,而是从这些存在的声音中显出另一种静来,似乎人的身体空灵,心也超凡入化,连耳朵也通微了!

雅。大通禅寺建筑古雅,四围山色环境幽雅,每个僧人举止文雅,自长老至和尚人人谈吐风雅。客堂斋厅、四壁名人书画,桌椅陈设,古朴典雅。每个僧人,灰袍兰领,白袜青鞋,退进有序,风度儒雅。寺中规定:五剃七洗九扫除, (即每月初五、十五、廿五剃头。初七、十七、廿七,僧人换洗。初九、十九、廿九,全寺大扫除) 视觉清雅。所以,无论什么时候,到大通寺就会接触到一种脱俗的氤氲,而且高雅绝尘。

美。大通寺这座千年古刹,不但人文治理美、自然风光美、楼殿建筑美,连其烹饪,也是美的。大通寺的油炸豆腐丸:用豆腐团成丸,清油炸酥,再用陈年老咸菜几片,清汤煮成,上面飘几粒葱花,外酥内嫩,入口化渣,热热的、香香的,无油腻感。油炸鲜菇:用肥嫩鲜菇切条,以豆粉拌花椒粉穿衣,下锅炸酥后,以丝瓢滤凉装盘,此肴脆嫩鲜香,实堪佐酒。还有凤尾鸡丝(豆皮做的)、活水豆花、地木耳汆汤等等,难以枚举。

总之,在四壁名人字画、青一色黑漆桌椅的斋厅,白瓷兰边的杯、盏、碗盘组合的餐具,进斋中只能听到杯箸的碰撞声,口齿的咀嚼声,品尝着山珍野蔌,人或搓掌模腮,抚膺点头的陶醉于酒与菜肴的美味,而绝无用语言相告者,因斋厅悬有大字警告:“食勿言、味在个中!”这真是古人说的:“佳肴罗列、默品其味”,一种饮食勿言的美。

上一篇 垫江凤山公园
上一篇 陈居驸马墓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7609.html
垫江县周边景点
乐天花谷
乐天花谷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花的王国千亩爱情庄园欧式田园风光花漾摄影天堂重庆乐天花谷风景区,位于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一期占地1000亩左右,距县城仅10公里,区域优势明显: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水源充沛、交通便利,景区在西南地区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和垄断性,其【四季花海?花的王国?千亩爱情庄园】的主题鲜明,主要有四季花海和欧式田园风光两大核心旅游特色,景观特色突出,四季皆有震撼的花海震撼呈现,真正创造了四季花开不断的格局,这在中国尚属首家。经典花海景观(元素要求:LOVE字花海、罗马柱花海、观景台花海)地址:重庆市垫江县沙坪镇毕桥村旅游咨询:023-64525000花

重庆市垫江县
垫江华夏牡丹园
垫江华夏牡丹园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以中国山水牡丹发源地文化和千年古县、牡丹故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的山水牡丹花卉博览园——华夏牡丹园,它是一座拥有高山喀斯特地貌的花卉公园;它是目前西南地区颇具特色的高山牡丹花卉公园;它的原身通集村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曾经到过的村落;它是祈求仕途一帆风顺的心灵福地,因为它有一组名叫“官帽山”的天然奇观。垫江华夏牡丹园位于重庆市垫江县澄溪镇通集村,总面积8000多亩,现一期工程建设2000多亩;现有牡丹200000余株,其中花龄上百年的极品牡丹六棵。华夏红牡丹19000余株,精品牡丹100多个品种。加上原有太平红牡丹1000余亩。牡丹

重庆市垫江县
垫江牡丹生态旅游区
垫江牡丹生态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垫江牡丹生态旅游区是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垫江县首个国家AA级旅游区。旅游区位于垫江县太平镇,距重庆主城区126公里,沪蓉高速公路、渝巫路纵贯全境,距县城9公里,旅游区幅员面积30平方公里,以垫江牡丹而闻名,垫江亦称“牡丹故里”。垫江牡丹生态旅游区,在重庆市乃至整个西南部地区,都具有唯一性。就整个旅游区而言,有山、水、岚、石、花、竹融为一体的天然古朴、幽雅宜人的良好生态环境,是牡丹的故乡,是秀山、怪石、净水、丛林的大自然智慧的发祥地。“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重庆市垫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