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高山牌坊群
凉高山牌坊群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凉高山牌坊群位于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大安区,凉高山牌坊群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凉高山牌坊群是指凉高山的张氏节孝坊和王氏节孝坊,大山铺镇的颜氏节孝坊和回龙桥碑铭坊,凤凰乡的谢氏节孝坊和何氏节孝坊、大安街的阮家大坟四脚坊7座牌坊。2007年6月以凉高山牌坊群成功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牌坊群以节孝坊为主,大多建于光绪年间,历史最长的是建于乾隆年间的何氏节孝坊。

张氏节孝坊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位于凉高山牌坊坝。坊眼上有“邑绅李春霖继妻新犀新展新柏之母张氏节孝坊”。牌坊为石结构,五滴水四柱三门,牌坊通高12.5米,通宽10.5米,石坊通体雕刻精美,花鸟人物、龙狮松鹤均镂刻得栩栩如生。

王氏节孝坊位于凉高山老街一片陈旧的居民房之中,一条约200米长的小巷从石坊下穿过,继“5.12”地震后,2008年10月10日发生在内江威远县与自贡大安区交界处的地震,王氏节孝牌坊再遭重创,使王氏节孝牌坊成“危坊”。王氏节孝牌坊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为旌表邑处士李明辉之妻王氏而建。牌坊为石结构,五滴水四柱三门,通高12米,通宽7.5米,通体布满精美雕刻,除了对联、文字记载外,还有雕刻得活灵活现的石刻人物、石兽等。

颜氏节孝坊座落于大安区大山铺镇侧(原无线电三厂内),建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秋。颜氏为四大盐业世家之一“颜桂馨堂”家的人,其夫王进五是“王三畏堂”的族人,20多岁即去世。颜氏守寡卅年,养子王赞常成才,成为光禄寺(主管宫廷祭祀的官署)官员。王赞常奏请皇上恩准为其母立节孝坊。

迴龙桥石坊位于今大安区大山铺镇李白河迴龙桥桥头处。建于清嘉庆十二年(1807),为方便行人修建回龙桥,立有碑铭坊以记建桥始末。四柱三门石牌坊,高宽近5米,石门斑驳陆离,字迹依稀难辨。

何氏节孝坊为四柱三门石牌坊,座落于滏溪河畔凤凰乡永胜村8组(永胜村东南方向2.5公里),建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距今已有200多年。整体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只是由于年代久远,牌坊上的对联严重风化,不能识别。石刻保存还算完整,牌坊正门梁上的二龙戏珠雕刻就十分精湛。

谢氏节孝坊座落于自流井区五星街黄家山(今东锅公司内东锅技校后门),为旌表当地儒童黄愈邦之妻谢氏节孝而立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谢氏节孝坊为四柱三门三楼石牌坊,结构科学,雕刻工艺精湛,装饰精美,反映和研究清晚期地方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阮家大坟四脚牌坊位于大安区大高路燊海公园登山步道上。阮氏墓为明末官至二品阮氏,于清初归里后死葬之墓。当时有神道、石俑、石兽等。神道前端和中部分别建八脚、四脚两道牌坊。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光绪五年(1879)重建。1949年之前,神道、石俑、石兽、八角牌坊等均毁废。今仅存四脚牌坊一座。

保护范围:牌坊台基外延5米。

建设控制地带:东、西、北分别以保护范围外5米为界,南至保护范围外10米。

上一篇 中和灏
上一篇 吉成井盐作坊遗址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7938.html
大安区周边景点
燊海井
燊海井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科普教育基地

最令盐都人引以自豪的,是这口被称作世界上第一口最早由人工钻凿的超千米深井。它在钻井技术之上,堪称世界之最。这口井座落在大安区阮家坝山下,占地面积3亩,井位海拨341.4米,处在一口叫做长堰塘的堰塘旁边。该井开钻于清代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历时3年,方始凿成。井深1001.42米,既产卤,又产气。当时,卤水自喷量每日约14立方米,并且能日产4800-8000立方米天然气,可供14吨盐的燃烧。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海井钻成11年后,俄国的谢苗诺夫都于1846年钻成了口浅井,采出少量井油。再过13年之后,美国的狄拉克才于1859年8月,

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
自贡恐龙博物馆
自贡恐龙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自贡恐龙博物馆简介自贡恐龙博物馆位于自贡市东北郊大山铺恐龙化石发掘现场,距自贡市中区11公里。是我国继半坡遗址和秦始皇兵马俑坑之后,又一大型现场博物馆。博物馆第一期工程占地面积为2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分馆舍、绿化地带和附属建筑3部分。主体馆舍内设有化石埋藏馆、中央大厅、化石装架陈列馆、报告厅和恐龙生态环境厅。恐龙埋藏遗址有1900平方米,可见到多种恐龙的骨骼错落交织,分布在近水平状延伸的砂岩层中,是巨大恐龙墓地的缩影。在装架馆内,有近10米高的“天府峨眉龙”和多具恐龙的复原骨架组合,以及古脊椎动物化石标本。馆舍外形

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