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源茶盐古道
万源茶盐古道
万源茶盐古道位于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万源市,茶盐古道是万源历史上的主要交通要道。以万源县城为中心的古大道东进城口、宣汉、下开县,南下宣汉至达州、开江、开县,西至通江、巴州,北上陕西至甘肃,贩运(卖)茶叶、食盐的商人都得经过这几条要道,因而这交通大道被称作“茶盐古道”。

古道在崇山峻岭中游走,期间沟壑纵横,山峦叠嶂,险阻要冲如锁钥、道路崎岖似羊场,不知是何年何人修建。单是石塘乡这一段:自黑滩子到通天观长约40里,皆用1.3米-1.5米的青石板铺成,并留下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岁月沧桑,历经洪水冲袭和人为改道,坝下的石板路已不复存在,从碗厂沟到通天观的一段石板路至今保存完好,也是整个川陕盐茶古道保存最为完整的一段,并仍然有人通行,成为盐茶古道极为壮观的一道风景线。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的一句诗作,让人对蜀中道路的艰险顿觉清晰。但蜀中人从来都是思变的,无论何时都不乏开山修路的“愚公”,绵延于绝壁上的盐茶古道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川陕盐茶古道达州万源市石塘通天观段,经过实地探访发现,在通天观峰顶一个刻有“魁”字的石刻。石刻在距地面5米的青石崖壁上,坐东向西,字凿于高1.8米、宽1.6米、深7厘米的平顶龛内。当地曾流行说,这段路陡峭阴森,古代经常出现有人摔伤、迷失等怪事,为了辟邪,当地的人请工匠篆刻了此字,并用红漆刷之,意为“斗鬼”。

后又发现一处明代石刻,该幅石刻与“魁”字石刻属同一崖壁。然历经风雨侵蚀,但石刻四周的祥云图案和所撰字迹仍然清晰可见。根据石刻上的记载显示,该石刻雕刻于明朝万历八年秋(即公元1580年,距今已有434年),文字记叙了一个名叫杨其的人与其妻子带领一子两儿媳大发善心,在陡峭的岩石上开凿出石梯三丈四尺的义举。

在“魁”字石刻下方12米处有一小庙,庙内两侧墙内嵌有3块碣形碑,碑文漫漶,依稀可见落款“嘉庆九年(1804年)”“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民国·菖·菖年”字样。此外,在古道上还发现一碣形碑,高1.67米,宽0.7米,从上至下阴刻楷书大字“张大老爷德政”(张大老爷,即光绪五年【1879年】时任太平县知县的广西临川进士张永熙)。旁边还附有其乘马经过通天观的即兴赋诗,诗云:马头今日到通天,四壁云山落眼前,鉴我最真泉有水,清流一曲漾漪涟。

漫漫古道,从历史的纵深处穿越而来,任人感叹它的宏伟、厚重;凭人猜尽它的繁华、没落,却没有人知道它确切的开凿年代。“从目前发现的文物推测,这条古道最晚应该开凿于明代中期,往前可追溯到唐代,至今可能有近千年的历史。”

上一篇 达州博物馆
上一篇 黑宝山森林公园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8085.html
万源市周边景点
万源八台山风景名胜区
万源八台山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万源八台山风景名胜区简介八台山风景名胜区由八台山、龙潭河、百藏堂、驮山四大鹌鹑区组成的八台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其有各类景点100多人,总面积120平方千米,位于川东北的万源市境地内。主景区八台山的主峰海拔2273米,游人登顶可观日出、云海、佛光等景观。山下龙潭河滩多急流;峡外水缓波平,两岸桃红柳绿,阡陌纵横,一派田园风光。景区至万源市区约50千米。万源火车站为襄渝线上的大站。乘各次列车的游客均可在此下车转达汽车到八台镇,再步行或租车到景区。景点位置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八台乡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
万源红军公园
万源红军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万源市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的重要区域,素有“红色万源”的美称。1932年12月,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红军将士在万源进行了红四方面军历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战斗最艰苦、战绩最辉煌”的“万源保卫战”,创造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争神话——许世友血战大面山,撼天动地壮军史;张才千激战玄祖殿,新兵上阵歼强敌;李先念阻敌花萼山,伟业丰功耀千秋;徐向前夜袭青龙观,横扫千军如破竹。为纪念万源保卫战取得的辉煌胜利,于1984年1月动工兴建了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邦题写馆名,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张爱萍等党和国家领导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
万源龙潭河风景区
万源龙潭河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龙潭河位于万源市东南方,距市区50公里,通往景区系水泥、柏油路面。1998年6月被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龙潭河发源于重庆市城口县,水流相对较缓,河床平均宽度百余米,平均深度2米,水质清流见底,“娃娃鱼”、“洋鱼”畅游其间;沿河翠竹荫荫,杨柳依依,一派墨绿;两岸峰峦神韵。龙潭河万米漂流项目深受游人喜爱,被赞誉为“巴山万水第一漂”。

四川省达州市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