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中石窟
巴中石窟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巴中石窟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巴州区,巴中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巴中石窟(巴中市)

巴中石窟造像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及特征。

一是注重写实。除佛教特有的造像仪轨外,在一些菩萨、世俗人物等雕造中,匠师们以当时、当地现实社会中各种人物形象为依据进行雕造和彩绘,竟出现了护法天王足穿草鞋、诃利谛母纯为唐代妇女形象的情况。

二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匠师们很注意通过造像五官的配合、人物的身姿手势等整体结构的雕造,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巴中石窟中的人物形象各具不同性格和神情,佛的庄严、菩萨的慈悲、弟子的善良,以及护法天王、力士的威武勇猛,无不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是龛楣精美,装饰性强。匠师们在造像中以人物的雕造为主,但又十分注重龛楣的雕刻、彩绘。设计了很多的屋形龛,雕了花草、动物、天神、化佛等图案。加强了装饰性,并配合主体雕像,对佛教题材内容的表达起到了辅助作用。同时,以绿、红、白、蓝、土红等色进行彩绘,使龛楣有清新的感觉、磅礴的气势。

巴中石窟艺术,多为唐代时期的作品,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当人们进入这些石窟胜地,就会被那些金碧辉煌的彩雕所吸引、所陶醉、所征服。巴中石窟不仅是古代文明的实物见证,也是我们今天研究我国历史、文化艺术、宗教等的重要实物资料。

1.南龛摩崖造像

保护范围:西至神仙坡崖体以西45米,东至现有南龛公园围墙延伸至现在南龛文物管理、办公用房南侧,北至观音岩以北60米,南至原有南龛摩崖造像南围墙的封闭区域。

建设控制地带:西至神仙坡岩体以西将帅碑林界限,东至山下太子路,北至飞霞阁的下山游廊,南至原有南龛围墙外亮垭子水渠的封闭区域。

2.北龛寺摩崖造像(巴州区)

保护范围:正面到巴达公路,背面以岩壁顶为界向外扩35米,北面以小石坝边沿,到岩壁的香樟树外扩50米,南面延伸至二郎庙摩崖造像。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3.西龛摩崖造像(巴州区)

保护范围:

佛爷湾:东以崖壁顶部向东外延10米至排水沟为界,西至西侧崖壁外延33米,南以南侧崖壁外延20米至观音地头为界,北以北侧崖壁外延20米至排水沟为界。

流杯池:以92号龛为基础向东外延50米至公路路口,以53号龛西沿为基础向西外延50米至石狮子,以摩崖造像所在崖壁顶端为基础向南外延10米,以摩崖造像所在崖壁为基础向北外延50米,

龙日寺:以摩崖造像东侧守护用房为基础向东外延50米至石砌堡坎,以摩崖造像围墙为基础向西外延50米,以摩崖造像南部围墙为基础向南外延20米,以摩崖造像所在崖壁顶部排水沟为基础向北外延5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0米。

4.水宁寺摩崖造像(巴州区)

保护范围:以摩崖造像东面围墙为基础向东外延50米,以摩崖造像西面围墙为基础向西外延50米,以摩崖造像南面围墙为基础向南外延50米,至巴达公路水沟,以摩崖造像所在崖壁顶端为基础向北外延25米至树林边沿。

建设控制地带:正面到始宁河,背面以岩壁顶为界向外扩55米,北面以小石坝边沿,到岩壁的香樟树外扩150米。

上一篇 晏阳初博物馆
上一篇 巴州红军石刻标语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8447.html
巴州区周边景点
山水化湖
山水化湖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水利风景区

巴中化湖水利风景区位于巴中市巴州区,依托化成水库而建,面积12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3.12平方公里,属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化成水库位于渠江流域上游,是一座以农业灌溉、城镇供水为主的中型水库。景区内的摩崖造像、红军石刻至今保存较为完好,化成镇也是川北地下党的发源地,红色文化氛围浓郁。近年来,景区内市廉政教育培训中心和市法纪教育基地相继建成,并依托环湖廉政公园的建设,将化湖打造成为休闲清净自然之风与廉政教育清正高洁之风相融合的特色景区,成为水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相结合的典范。巴中山水化湖旅游景区是巴中市最大的中型水库,也是一处国家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