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
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阁县,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位于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景区内,是为纪念1935年红军血战剑门关而建立的纪念馆。2009年12月22日落成对外开放。

2016年12月,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四川省剑阁县属川陕革命老区境内的剑门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素有“打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之说。 在红军突破嘉陵江之前,剑门山区就已经燃起了革命烽火,1932年11月25日,剑阁县近400位游击战士前往毗邻南部县参加了震惊四川的升钟起义,随后不久,游击队员遭到了反动政府的疯狂追剿,解放后,在剑阁县的长岭乡还修建了“升钟起义死难烈士陵园”;在1935年红军渡江前夕,又发生了“一·九”兵变,“一·九”兵变肢解了川军两个连,极大地动摇了沿江守敌军心,为红军强渡嘉陵江奠定了基础。

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后,副总指挥王树声率部对剑门关守敌实施东、西、南三面包围,1935年4月2日,从拂晓到黄昏,经过冒雨血战,歼灭敌军3个团,敌军主力团团长杨倬云在营盘嘴坠崖而亡,自古历经上百次战斗未曾有失的剑门雄关,如今被英勇的红军攻克。整个战斗歼灭三千多敌人。直到现在,当年曾在剑门关战斗过的、至今仍健在的老红军都还能唱出当时的一些歌谣“风吹雨淋雷打闪,红军攻克剑门关。各路军阀如山崩,我送红军出四川”,这些朴实的话语表现出红军战士和剑阁人民的深情厚谊。

红军攻克剑门关后,在普安召开了著名的“剑阁会议”,红四方面军在剑阁一个月时间里建立了3个县级苏维埃政权,并且在西庙、秀钟等地设立了政治部,军令部等临时军政机构,发动群的如火如荼地开展革命斗争。

红四方面军一举攻克川北军事要塞剑门关,瓦解了敌军防线,取得了辉煌战绩。剑门关战斗创下了战争史上的奇迹,是红四方面军的著名战列之一。

剑阁县红军文物丰富,红军血战剑门关时留下的战壕、红军石刻标语等遗存,保护完好。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00个红色旅游景点景区之一。

为进一步弘扬、传承红军精神,挖掘红色文化,促进灾后重建,剑阁县多方筹资600多万元,于2008年7月启动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纪念馆建设。2009年12月22日,红星广场落成,包括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将帅雕塑和石刻标语。

馆情介绍

纪念馆为长26米,宽8米的长方形馆,分为多媒体室,大厅、展厅三部分,采用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向人们展示红四方面军血战剑门时的战斗史实。

纪念馆大门右侧,展示的是剑门战斗大捷的艺术墙,艺术墙前面是红四方面军长征路线图。

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四壁为剑门七十二峰,千仞绝壁,地下为下沉式沙盘。

纪念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展示红军在剑阁发生的一些革命斗争和所留下的革命文物。第二部分是观看红军攻克剑门关的战斗场景,该馆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玻璃屏幕背投和投影仪多屏融合技术,通过多媒体生动地模拟出红军浴血剑门关的历史场景:1935年4月2日的剑门雄关,英勇的红军战士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将鲜红的军旗插上了雄伟的剑门关。

周边看点

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馆位于剑门关红星广场上,广场上除纪念馆外,还有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将帅雕塑和石刻标语。

广场上的铜像分别为剑门关战斗的总指挥徐向前和副总指挥王树声。

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造型呈四面体,碑高19.35米,碑座高4.2米;主碑正前面镌刻着徐向前元帅的题词“红军攻克剑门关纪念碑”;题词下方有一组形象逼真、士气高昂的红军战士主雕铜像;碑座四周嵌有红军来剑门山区的主要战斗、政权建设等八面浮雕。在八面浮雕下,刻有为创建剑阁苏区、牺牲疆场的红军英烈1200多人的名字。

在纪念馆旁,有一座鲍政委墓。鲍政委(?—1935),时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31军91师274团2营政委,1935年4月2日,在血战剑门关战斗中与通讯员一起壮烈牺牲,合葬于此。原墓只是一座土冢,2010年9月,剑阁县将原土冢砌石修整成今天的模样。鲍政委没有留下完整的姓名,牺牲时年仅大约18岁,那位通讯员更是连姓什么、来自何方都不知道。

纪念馆开馆,将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更好地激励剑阁儿女发扬红军精神,建设美好家园。

上一篇 鹤鸣山道教石窟寺及石刻
上一篇 宝龙山森林公园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8571.html
剑阁县周边景点
剑门关风景区
剑门关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剑门关,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城南15公里处,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断褶带,大、小剑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峰峦似剑,两壁对峙如门,故称“剑门”,是我国最著名的天然关隘之一,享有“剑门天下险”、“天下第一关”、“蜀之门户”之美誉。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曾在此修筑栈道30里,设关守卫,称“剑阁”。唐代诗人李白《蜀道难》:“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赞誉更让剑门关名扬海内。1982年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10年9月被列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巍峨剑门,扼入蜀的咽喉,由于它地势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战国时期,秦惠王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
剑阁五指山
剑阁五指山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五子山,又名五指山。古称五华山,笔架山,京兆山,绵亘剑阁县西北界,属龙门山脉。西南--东北走向。西部伸入江油县境,东北与巾子山相连。山有五峰,山体尖圆,高耸入云,锐利如剑,挺然屹立。山上森林繁茂,山峦叠嶂,气势磅礴,数十里外能览诸峰。西河、闻溪河皆源五子山南麓。在五峰之下,各有一洞,第一峰下的洞称“老龙洞”,洞深莫测,内有怀抱石、黑水潭、鬼门关、阎王碥、一碗水等景点,相传此水能预兆来年丰欠,因名“灵湫”,“龙洞灵湫”时为州县八景之一。剑州八景之“五子晴岚”,即是指此处。清代杨瞻有诗:“五子屹立五弟兄,擎天摩日两分明。雨雷才向山头过,苍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