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四陵华严庵
明十四陵华严庵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十四陵华严庵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青川县,明十四陵华严庵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阴平古道上另有一处神秘的地方,那就是青溪镇南15华里杂木沟内的老庙子,这是始建于元,扩建于明、清,几经毁损,历经六百多年沧桑的明建文帝隐跸之所--华严庵旧址。华严庵旧址在杂木沟深处莲花山内的一个山包上,状如皇陵。西侧山沟内有巨石垒砌的城墙,沿城墙随山而上有小路2里许直达山顶庙址。北面坡度较缓,下方较平坦面积约3000平方米。站在庙址上,向北远眺,阴平山、马盘山尽收眼底,东南西三面21座山峰如莲花瓣状逐渐合围,华严庵就好象座落在莲花盛开的莲台之上,其景美不胜收。

华严庵这座深山古刹,在斗转星移的六百多年里,历经磨难,几度兴衰,庙宇虽毁,香火依旧,遗迹尚存。已发现石碑四块,残碑一块,均是清朝所立,石佛像一座(雕刻年代无从考证)。其“广佛碑”于大清康熙八年乙酉孟春月立,此碑保存完好,高1.7米,宽0.90米,厚0.08米

,碑文高1.56米

。上有《鼎建华严庵碑志序》,文载“……启自元时又为明初建文皇帝隐跸之所……”。其“华严庵重建碑”保存完好,于康熙五十八年岁次乙亥四月塑八日吉旦立,碑高1.70米,宽0.92米,厚0.05米,碑文高1.44米。上有《重建华严庵碑记》,文载“……华严庵之设也其说有二一曰肇自建文隐跸之时一曰衲子玉峰有开山于宣德之六年执是说而已……”。残碑长0.20米,宽0.08米,上有碑文云“康熙五年”。墓碑2块,一块为清道光丙申立,为比丘和尚墓碑,一块为清光绪16年立,为源兴老和尚墓碑。石佛像,坐姿,高0.70米,宽0.40米,厚0.2米,头高0.20米,似如来佛像,彩塑,面部表情和善,肉色;双手指交叉吁握状,端于腹,肉色;衣服为金黄色,双腿盘坐。背部装藏,内有清代历书(线装书)一本。(据守庙的罗和尚讲藏内还有一地图,被前青溪派出所肖玉堂拿去)庵址西侧后有石塔一座,已朝西倾斜,此塔高2.30米,基座长宽均为1.30米,共九层,方石与圆鼓石相间,中间用与青溪明城墙一致的粘合剂相连。四方五圆,方比圆大,塔顶为锥体,无图案和文字记载。从塔基四周被盗挖的土中,可以看出是回填土,可能塔基被土埋了一部分。

庵址西侧还有养生潭三个,单个面积约10平方米,内有兰花状水草,不管天干地冻,四季水满池溢。其中一口塘有泉眼一处,能喷泉,状如莲花。庵西侧水沟有长约800米的城墙已坍塌,顺山而下,由直径1-2米的巨石堆砌而成,墙宽约4米,

距地面1-3米高不等,双层中空,据传内可容人行走。据守庙人罗和尚讲此道可能与庵前方约50米处的一“神仙洞”相通。此洞宽约0.5米,深约50米。县志载,华严庵,明时由四周长约5华里的围墙围成,依山靠水,有山门、三重大殿,及侧殿组成的一个宏大佛庵。从“广佛碑记”、“重建华严庵碑记”叙述的建文帝于宣德六年到此与《明史纪事本末》之卷十七“建文逊国”中的宣德六年文帝由延安到西安入蜀的叙述完全吻合,也与《明史.郑和传》、《明史、姚广孝传》、《明史.胡荧传》中论述建文帝逃亡之说不谋而合,加之解放初保存的庵内正殿佛前的黄龙镶边金字木牌-“大明建文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这充分说明明建文帝于宣德六年确在青溪华严庵隐跸。

杂木沟林壑幽深,华严庵久远神秘。那是因为华严庵有许多未解之秘,单就建文帝在此隐跸一时,修那么坚固且内空的石城墙干什么?“神仙洞”真的可通石围墙吗?这个通道是否是建文帝在紧急情况下逃匿的秘密通道?石塔的意义是否代表“天圆地方”“九五之尊”?它是否就是明建文帝的寝陵“明十四陵”?1997年由当地百姓募捐复建小庙一座香火日盛。让我们拭目以待,早日揭开华严庵神秘的面纱

上一篇 毛寨自然保护区
上一篇 阴平古道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8628.html
青川县周边景点
战国木牍文化生态园
战国木牍文化生态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青川县城战国木牍文化生态园景区以战国墓葬群遗址、青川县博物馆、感恩奋进墙以及郝家坪所在的桅杆梁为创建核心区,形成万年青川、感恩文化广场、感恩奋进墙、郝家坪战国墓葬群遗址、博物馆、感恩阁、感恩桥、木牍之光广场、人民公园、银杏公园等“十大景观”,辐射带动张家村、茶树村、大沟村,其中核心区的面积约0.12平方公里,“十大景观”贯穿了县城全域。景区范围内蕴含独特的山水环境、文化资源和城镇景观,是迄今为止发掘战国木牍最早的遗址地、汶川特大地震感恩文化集中展示地、川陕甘交界处民俗风情体验地、秦巴山区最佳生态养生度假地。景区人文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青溪古镇
青溪古镇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青溪古镇位于青川县城乔庄以西59公里,《华阳国志》载,建兴七年(公元229年)析阴平道刚氐道辖地新置广武县于青溪,委诸葛亮之参军廖化督其地而屯田戌守。据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它是我国古阴平道上的重要关隘,自东汉以来,一直是王室与地方势力相互攻战不息之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由于青溪所处地理位置的重要,历代王朝都派将把守,修池建廊。明洪武四年(1371)正千户朱路改土城建筑砖城,清顺治十年(1653)怀远昭义将军特授龙安营参将,白丹衷复建城池,历经三载竣工,城周九百丈,墙表用糯米灰浆镶砌石条和大砖,内夯土石,高二丈一,底宽一丈四,深一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青川地震博物馆)
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青川地震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科普教育基地

地裂山崩,媲美九寨前生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本次地震首破点起于汶川映秀,止于青川东河口,烈度10度。青川县地震灾害遇难4697人,失踪124人,受伤15489人,垮塌房屋135万间,25万人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达500.8亿元。东河口地震遗址,是本次震灾中地质破坏形态最丰富、地震堰塞湖数量最多最为集中、伤亡最为惨重的地球应力爆发形成的地震遗址群。遗址群带从关庄镇沿青竹江经红光乡东河口、石板沟至前进乡黑家,沿红石河经红光乡东河口、石坝乡董家至马公乡窝前,成“Y”型布局,集中连片分布近50平方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
唐家河
唐家河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省建立较早、建设较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首批国家示范自然保护区之一。是以保护大熊猫、川金丝猴、扭角羚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位于四川北部广元市青川县之西北角,地处四川盆地北缘,龙门山西北侧,摩天岭南麓,北连甘肃省文县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邻绵阳市平武县,东南与四川东阳沟省级自然保护区、青川县青溪镇、桥楼乡、三锅乡接壤。幅员面积400平方公里,合4000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27153.87公顷,缓冲区3798.30公顷,实验区9047.83公顷,

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