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堂
南堂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城区,南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的地介绍

南堂座落于前门西大街141号,现在是北京教区主教座堂。在北京它是一座历史最悠久最古老的天主堂。1605年(明万历33年)利玛窦神父曾于该处建起第一座经堂,但规模很小,后由德国耶稣会士汤若望神父,于1650年建造了北京城内的第一座大教堂。耶稣会汤若望等神父住在教堂内。顺治皇帝曾24次来到南堂与在清政府内任钦天监职的汤若望神父促膝谈心。该堂以无玷始胎圣母为主保。堂院内除神父住房外,有天文台、藏书楼、仪器室等,皇帝赐匾“通微佳境”,称汤若望神父为“通微教师”。

雍正八年,北京地震,死伤约十万人,南北二堂遭受损失。雍正赐银一千两从事修理。雍正年间(可能是雍正十年),南堂一度曾被关闭。1775年遭火灾,后乾隆帝又赐银万两,重新修复。南堂失火,所有康熙书之“万有真元”匾额及对联,都被火毁。高慎思、安国宁两位神父-引咎。乾隆帝赐银一万两,饬令将天主堂照康熙例重建。所有匾额和对联又都由乾隆帝亲笔御题,完全恢复旧观。(不过,他把“万有真元”改写为“万有真原”了。)

道光十八年(1838年),南堂被关闭。道光二十四年(1844)十二月二十八日,道光皇帝才废除了对天主教的禁令。

道光二十六年,南堂被归还。1860年重修南堂,并由北京孟主教重开南堂。

1900年6月14日又遭火焚。1904年重新修造大堂及其附属房屋,即现在南堂。现仅存两块石碑记载着1650年的建堂历史。

1979年12月21日,傅铁山主教在宣武门南堂荣受牧职,成为南堂最早开放的一个重要标志。从此,在傅主教领导下,北京教区走上健康发展的坦途。宣武门南堂成为北京教区的中心,承担了重要的角色。现在是主教府、教区、市爱国会和教务委员会所在地。“一区两会”的许多重要工作机构也设在这里。

南堂再次开放后,分别经历了石玉琨神父、赵庆龙神父、韩文生神父等三任本堂。目前仍是韩神父主持堂区工作。副堂分别由庞文贤神父、张天路神父担任。

大堂是哥特式拱券形建筑,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附属建筑约400平方米。顶为供券形,正面有精致的砖雕,柱顶有木刻浮雕馏金花纹。祭台上悬挂着大幅圣母玛利亚油画像。外观宏敞,加上镶嵌着彩色玻璃窗,更显得富丽堂皇。南堂内有原教堂石碑二,其一为清世祖御制天主堂碑记,今已字迹不清,嵌于大堂前两侧墙壁上,大堂西墙原竖立的铁十字架,约高1丈2尺,系南堂最早的遗物。为北京市重点保护文物。

位置:位于前门西大街141号

交通信息

交通:乘44、48、703路车到前门西站下车。

北京西城区

上一篇 顺承郡王府
上一篇 吕祖阁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90.html
西城区周边景点
恭王府
恭王府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恭王府简介:恭王府——世界最大的四合院除皇帝和家眷外,任何人是不得住进紫禁城的。因此皇亲国戚们都要建造自己的宅弟,以为家居之所。于是,王府便产生了。今日的北京城里,还有60余座清代王府,其中恭王府是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北京的清代王府都分布在内城区里,这和清代北京城的居住限制密切相关。城墙未拆除以前,北京城的格局是大“口”里面包小“口”,最中心的是故宫,外面的第二层是皇城,为政府衙门,第三层是内城,为清代八旗王公贵族集中居住的地方;最外面的第四层,才是汉人和其他民族的集中居住地。今天在北京内城漫步,还能时时看见深宅大院。位于什刹海北岸的恭

北京市西城区
人民大会堂
人民大会堂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人民大会堂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西侧,西长安街南侧。人民大会堂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的地方,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办公场所。是党、国家和各人民团体举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外交、文化活动的场所。人民大会堂的建设来源于195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决定兴建十大建筑,展现十年来的建设成就。这些建筑追求建筑艺术和城市规划、人文环境相协调。人民大会堂为建国10周年首都十大建筑之一,完全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行设计、施工,1958年10月动工,195

北京市西城区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介绍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心脏地带,西长安街沿线,与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广场相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75万平方米(包括地下车库近4.66万平方米)。国家大剧院中心建筑为独特的壳体造型,高46.68米,地下最深32.50米,周长达600余米。壳体表面由18398块钛金属板和1226多块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壳体周围是面积达3.55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及由大片绿植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不仅美化了大剧院外部景观,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理念。国家大剧院北入口与地铁天安门西站相连在入口处设有售票

北京市西城区
法源寺
法源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源寺,又称悯忠寺,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附近教子胡同南端,是北京城内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它不仅是北京城内历史悠久的古刹,也是中国佛学院、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所在地,是培养青年僧伽和研究佛教文化的重要场所,1983年,法源寺被国务院确定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2000年,台湾著名作家李敖所著《北京法源寺》出版后,在海内外广泛流传,使法源寺名声大躁,引来无数佛教信众以及寻幽探古的游客。法源寺法源寺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建筑规模宏大,结构严谨,采用中轴对称格局,由南王北依次有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雄宝殿,悯忠台、净业堂、无量殿、大悲

北京市西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