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天渡槽
胜天渡槽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胜天渡槽位于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武胜县,胜天渡槽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胜天渡槽,又名“三溪渡槽”。位于武胜县东北约17公里处的三溪镇。三溪渡槽系武胜县五十年代兴建蓄水5200万立方米的五排水水库右渠之咽喉枢纽,修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胜天渡槽跨沟越谷,绵延数里,宛如长虹,形若游龙,其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实乃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一道奇观。

五排水库右干渠原设计方案中没有胜天渡槽,渠道基本沿山脚山腰地段进行,要跨越三个溪河,经过若干个塌方滑坡地段,不仅建设难度大,而且为今后灌溉管理留下诸多隐患。为解决这一问题,经过一个多月的实地勘测,提出了3个方案,后由相关技术人员、当地群众比较分析、反复论证,最后决定改沿山明渠为三溪渡槽。

渡槽始建於1972年,被誉为“就地取材、土法施工之典范”。因当地有着天然的优质沙岩,且量大易采,适合于就地取材,故整个渡槽均由一块块条形方石垒砌而成。当时正值‘文革’后期,资金、物质、技术都十分匮乏,整个工程全由人工进行。在探礅基虚实时,人们只有用钢钎冲探,听其声音,观其浆色,判断基岩软硬和完整程度;对于桥的石拱圈建造,则依托架模浆砌而成。

胜天渡槽由南向北延伸,为拱式渡槽,胜天渡槽主体工程由10座石拱跨越渡槽涉九沟十岭一河,横贯三溪场镇。槽身及支承结构均为一块块条形方石垒砌而成,全长4060米、槽宽3.4米、槽深1.8米。主拱153跨、拱肩附拱270个,最大拱跨20米,单拱最高34.5米,最长拱段达600米。石拱跨度分别为10米、15米、20米三种情况,这样的跨度设计既可将拱架模具用后移作建造其他桥拱使用,省去放样制模工作,还能节省材料。;远看如巨龙横亘在广袤之原野,槽下桥拱有如道道彩虹镶嵌在天地之间,又像弯弯银钩悬挂於远空,气势恢弘,雄伟壮观。水流量6立方米/秒。渡槽设有胜天水闸、胜天水洞及泄洪渠,渠长15公里。

在两个大拱之间,另架4道小拱,小拱里又凿出一孔构成拱中之拱。这不但减轻了槽身及各拱施加给桥礅的压力,而且节省石料,更使渡槽形式优美,外形更为奇丽壮观。渡槽槽身横断面为矩形,宽2.2米,深1.8米,输水流量可达5.4m3/秒。槽身石墙为水莲拱槽,远观如一条条起伏均匀的曲线,近看则如轮轮水波向槽中荡开。每隔10米有一钢筋水泥粘成的槽链,牢牢抓住拱槽两边的石墙,这样,槽身不仅起到了纵向横梁的作用,而且形式富有变化,更减轻了渡槽自身的重量。

胜天渡槽采用当地强度均在400kg/cm3的天然优质砂岩拱砌而成,不仅设计奇特,雄伟壮观,而且结构极其坚固。自建成以来,历经数十年风雨,仍巍然屹立在三溪大地上,它接受过唐山、松潘大地震的洗礼,更遭遇过罕见的汶川大地震的摇撼。然而,它纹丝不动,傲然藐视着一次次来自地心深处的摧毁。现今保存完好,在绵延数千米的主体工程中,没有一道裂痕,更没有一处褶皱和破损;即使在酸雨腐蚀严重的今天,那些植根于渡槽上的岩石也未见风化,反而在它坚硬的“躯体”上铺满了青色的苔藓。可见当年的建造者们在石料选择,桥基挖掘,拱礅防推,拱圈复位等工序中是何等精益求精。

胜天渡槽创造性运用了中国古代石拱桥的设计和制造原理,整个工程则是在边施工边设计中完成。该工程开挖土石方14.3万立方米,砌石4万余立方,投劳21万个,耗资250万元。1977年,《中国报导》第五期,曾以重要篇幅刊发了三溪渡槽全景照片和相关报导,省内外数万人前往三溪学习考察。

三溪胜天渡槽是我国六七十年代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一大杰作和典型代表,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更是毛泽东提出的“人定胜天”思想的集中体现。它不仅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巨大的灌溉作用,更代表着特定时期中华民族的精神、信念、意志;见证着那一时期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艺术,为研究特殊时代整个民族的生存状况、精神风貌、思想意识、价值走向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夕阳西下,在落日余辉的映照下,渡槽显得更加雄伟壮丽,一道一道桥拱横跨在广阔的田野上,有时与天空中的彩虹辉映成趣。那巍然屹立的渡槽仿如一座闪烁着民族精神和时代内涵的丰碑,引领着人们永记那个时代,永记那些为修建渡槽而不辞辛劳,不畏艰险,紧密团结,奋力拼搏,虽苦尤乐的人们,永记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的精神之魂。

现在胜天渡槽部分灌溉渠道年久失修,灌溉功能逐年萎缩,不少农村泵站设备陈旧老化,存在水渠淤堵严重、局部干渠垮塌、渗漏等问题。

保护范围:渡槽槽体向两侧外延5米,胜天闸外延3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
延伸阅读:
·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燕子岩摩崖石刻
上一篇 观音寨吴氏家族墓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9001.html
武胜县周边景点
武胜白坪—飞龙旅游区
武胜白坪—飞龙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武胜天禾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位于成渝经济区东北腹心地带,地处县域东北部,广遂高速、省道304线穿境而过,距武胜县城4公里,半小时车程可达广安、南充、遂宁、合川、潼南五个大中城市,一小时可达重庆,两小时可达成都。度假区覆盖白坪乡、飞龙镇、三溪镇3个乡镇连片29个行政村,幅员面积50平方公里,突出传统农耕、民俗文化和田园风光特色,分布花样年华、橙海阳光、丝情画意、四季花海、开心农场、金色大地六大景区,及红岩英雄文化陈列馆、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下坝记忆、甜橙新村、柑桔博览园、竹丝画帘文化村、剪纸艺术文化村、河尔口庄园、航空基地、荷塘月色、李家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
宝箴塞
宝箴塞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安宝箴塞民俗文化村简介宝箴塞位于武胜县宝箴塞镇方家沟村,依山而建,闽南团城建筑风格,有江南民居特色。房屋设计精巧,重叠有序,古色古香,独具特色。占地26000多平方米,8个天井,108道门,塞墙高6.5米,宽0.4至1.5米,长560米。宝箴塞始建于清朝宣统辛亥(1911年)秋至今已有93年历史。前后分二期工程修建,先建正塞,然后建尾塞,历时40多年。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塞内房屋属穿木结构,板壁,椽顶,雕刻、绘画着各种花、鸟、龙、凤、云彩等图案。存8个天井,108道门。正塞和尾塞之间建成有戏楼、戏台,设计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
太极湖水利风景区
太极湖水利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国家水利风景区

武胜太极湖水利风景区位于广安市武胜县,依托东西关水电站工程而建,属于自然河湖型水利风景区。景区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40平方公里。景区资源独特丰富,景区内有嘉陵江武河曲带,河曲曲流颈长38.8公里,河曲振幅带3.0-7.8公里,河曲带波长4.8公里,弯曲系数2.99,其弯曲程度仅次于美国雪兰多河和科特迪瓦白帮大马河,排名世界第三,中国第一,形成了独特的嘉陵江人居空间河曲文化特质。太极湖由东西关水电站拦河筑坝后蓄水成湖,因其嘉陵江盘曲而成阴阳太极图形得名,整个景区面积50平方公里。近年来,武胜县科学编制了景区开发建设规划,加强景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
印山公园
印山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印山公园位于嘉陵江东岸的武胜县沿口镇,占地近400亩。依山面水,因势就形,兴园林,建亭阁,铺长廊,种花草,锁0,留鸟音。原址座落于武胜县中心镇内。该公园于民国15年(1926年)由县知事徐舒倡修,在军政要人和社会贤达士绅积极支持下,仅一年零两个月便告竣工。该公园建成后,在当时的川北地区可谓首屈一指,被誉为川北名园。沿口镇:武胜县辖镇,县府驻地。明万历七年(1579)始建沿口镇,1913年置乡,1953年复置镇,1956年改城关镇,1981年复沿口镇,1987年沿口乡并入,1992年秦山、中滩、旧县3乡并入。位于县境东部。面积75.7平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