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泉钟氏宗祠
罗泉钟氏宗祠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泉钟氏宗祠位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资中县,罗泉钟氏宗祠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资中县罗泉镇下河村有一座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建造的“钟氏宗祠”。

钟氏宗祠四周环境优美,其建筑形制严格遵循中国传统“枕山、环水、面屏”的选址理念,坐西向东,由门厅、正厅、戏台、左右厢房围合而成四合院布局,占地1543.75平方米,建筑面积870平方米。至今还完整保存有精美的飞檐、脊饰、石刻、木雕等构件,祠堂的风火墙至今清风犹存。

走进这座精美的祠堂,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古韵盎然的山门。山门是牌坊式门罩建筑,4柱3开间,门宽5.7米,高10.2米,上 书-“钟氏宗祠”、下书“俊绣船山”;门枋左边书“宝德”、右边书“锡福”,实为钟氏宗祠最具特色的代表建筑。

进山门为戏台,木结构,歇山式屋顶,抬梁式梁架,通高7米,戏台高0.37米,面阔7.2米,进深4.2米,面朝正厅,翼角轻盈飞扬,斗拱、雀替、斜撑、吊瓜、花窗等建筑构件都布满了人物、龙兽、花饰等雕刻图案,生动鲜活,栩栩如生,处处展示出古人精湛的雕刻技艺。

步入戏台是250平方米的青石院坝。站在院坝四顾,周围是古朴典雅的正厅、厢房、戏台,偌大的庭院烘托出钟氏家族往日的辉煌和家族的兴旺。穿越院坝便是正厅,抬梁式梁架结构,3开间,通高7米,进深6.5米,面阔13.5米,素面台基高0.9米,阶梯式踏道5级。正厅梁上有“荣昌世仲”;“大清光绪贰拾捌年岁在士寅”题记。正厅柱础石刻保存完整,刻有缠枝花卉,中间为连体开放的花朵,争奇斗艳,雕刻精美。左右厢房各7开间,面阔32.2米,厢房脊饰上塑有花卉、动物、人物的浮雕图案。

据《钟氏宗祠回朔碑》记载:“此宗祠以清乾隆九年(1744年)自粤入川始祖昌琼公之基宅为址,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先后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和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两次重修。昌琼公迁蜀八世孙遍布海内,耕读家风,代有名贤,枝繁叶茂,诚华夏之望族是也……”钟氏家族的兴旺和发达由此可见一斑。每年清明时节,为怀念祖先、期望人丁兴旺、长寿安康,分布在外地的族人以及资阳、资中各支系族人,必会不约而同来到这里参加祭祀活动。

为便于族人祭奠,钟氏族人也自行成立了“清明管委会”,对祠堂进行管理和维修。

保护范围:东至大山坡山脚,南、西至下河村公路,北以厢房外墙向北延伸50米。

建设控制地带:以保护范围四至界限为界,向东外延70米,向南外延160米,向西外延45米,向北外延30米。
延伸阅读:
·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赵雄墓
上一篇 寿音阁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9764.html
资中县周边景点
资中宁国寺
资中宁国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资中宁国寺始建于东汉建安5年(公元200年),称为“巴蜀第一禅林”,是木棉袈裟的最后归藏地,历史上新罗国(现韩国)三太子曾在此修行14年。宁国寺集悠久的历史和佛教文化于一体,在川内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力,但在上世纪50年代遭到破坏。为进一步弘扬其悠久的历史和佛教文化,将丰富的历史和佛教文化资源转化为历史和佛教文化资本,更好的向世人展示其恢宏的气势,为资中旅游注入新的活力,资中县于2006年启动宁国寺修复工程,该工程历时三年,耗资近千万元。初建:东汉建安五年始建,初名德纯寺。兴盛:唐代仍名德纯寺,武皇武则天赐名“菩提道场”。唐初禅宗分为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
重龙山风景区
重龙山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资中县重龙山风景区重龙山景区占地86亩,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资中县城东北隅,属于城市规划区内,是国家AA级风景区,一山飞峙,登山一望,江山城景,历历可数。山上树木葱茏,郁郁苍苍,名胜古迹,遍布全山。区内保存有永庆寺、来鹤亭、文命诞敷牌楼、重龙阁、寿音阁等古建筑可供休憩,又有君子泉、北岩摩崖造像和唤鱼池等可供观赏,唐、宋以来,就是著名旅游胜地,具有质朴的自然风貌和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山形蜿蜒起伏,山势虎踞龙盘,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现集园林绿化、景点景观、历史文物、游乐玩耍、休闲健身、旅游观光、考察、度假、餐饮食宿、摄影照相等为一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