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街民居
新正街民居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正街民居位于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资中县,新正街民居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资中,历为州、郡、专署所在地,其县城中心偏西的新正街,建于清代光绪年间,现俗称“清代一条街”。全街格调一致,整齐美观,古风浓郁,省内罕见。曾受到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专家考察团的好评。1985年,当时的四川省建委就将其列为了全省重点保护的古街区。2007年,经四川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正街建于清光绪三十一、三十二年(1905-1906年间),此街房屋原系廖姓等三家产业。清末,留学日本的邑人李继尧,受变法维新、实行新政的思潮影响,留学返乡后,便积极劝说富绅廖姓等三家亲戚仿效成都巡警道周孝怀,为推行清廷“新政”,修建劝业场的作法,将全街房屋按统一格局改建成40余家店房,租赁给商家做生意。当时,为有别于正对州衙的正街,故取名新正街,街名也具有推行“新政”变革之意。

全街至今保留着清代街坊格式,清一色重檐三层楼廊坊式建筑。街为南北走向,长112米,宽5.1米,建筑面积3500余平方米。街道两旁的40余家整齐统一的木质穿逗结构店铺,房屋高矮、铺板颜色、门面大小一致。其吊脚楼、小天井、格子窗、临街雕花、吊瓜木柱,以及滴水檐瓦的“新正”、“大吉”字样和各店的浮雕门神像都相同。两旁店铺林立,旅栈、饭馆、茶园、书裱店、裁缝铺、杂货店、当铺一个挨一个。旧时,因这里接近州衙(民国时为专署),一般进州城办事、诉讼或赶考的人都喜欢在这里下榻或歇足,以便打探信息,听候传呼,故来往的人络绎不绝,熙熙攘攘,极为热闹。

新正街南端原有座牌坊,北端原有座戏楼,两端都有栅门定时开启关闭。过去每年底,全街商人都要聚集在戏楼上举行跳坛神大会,观看唱戏,大宴一餐。原街的北端两边木柱上刻着资州学正、著名书法家包汝谐(又名包弼臣,有“字妖”之誉)撰写的对联:“任北步南行皆市廛捷径,极层楼飞宇信州郡大观”,反映了当时此街的繁荣景象。1985年,上海回乡的作家郑拾风给新正街取了个新名—“清代一条街”。2000年前后,旧城改造,两端牌坊、戏楼撤毁。

1989年8月,日本考察团游历此街回国后,发表长篇文章抒发其感慨:“资中县城内有山间的古寺、岩壁上的摩岩造像、文庙、武庙、古老的街道和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漫步于这些具有古代建筑的街头,宛如走进了中国古时的县城一般”。时至今日,新正街整齐的晚清建筑格调和浓郁的古风,展示古城一大风采。依然引人注目,每日游人如织,店铺生意兴隆。

保护范围:东至人大宿舍、五金公司大楼,南至西街边沿,西至政协大楼,北至后西街边沿。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西外延20米,南至西街边沿,北至后西街边沿。

宋国英文/图

上一篇 资中南华宫
上一篇 资中王家祠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9769.html
资中县周边景点
资中宁国寺
资中宁国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资中宁国寺始建于东汉建安5年(公元200年),称为“巴蜀第一禅林”,是木棉袈裟的最后归藏地,历史上新罗国(现韩国)三太子曾在此修行14年。宁国寺集悠久的历史和佛教文化于一体,在川内乃至全国都有较大影响力,但在上世纪50年代遭到破坏。为进一步弘扬其悠久的历史和佛教文化,将丰富的历史和佛教文化资源转化为历史和佛教文化资本,更好的向世人展示其恢宏的气势,为资中旅游注入新的活力,资中县于2006年启动宁国寺修复工程,该工程历时三年,耗资近千万元。初建:东汉建安五年始建,初名德纯寺。兴盛:唐代仍名德纯寺,武皇武则天赐名“菩提道场”。唐初禅宗分为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
重龙山风景区
重龙山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资中县重龙山风景区重龙山景区占地86亩,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资中县城东北隅,属于城市规划区内,是国家AA级风景区,一山飞峙,登山一望,江山城景,历历可数。山上树木葱茏,郁郁苍苍,名胜古迹,遍布全山。区内保存有永庆寺、来鹤亭、文命诞敷牌楼、重龙阁、寿音阁等古建筑可供休憩,又有君子泉、北岩摩崖造像和唤鱼池等可供观赏,唐、宋以来,就是著名旅游胜地,具有质朴的自然风貌和浓郁的传统文化特色。山形蜿蜒起伏,山势虎踞龙盘,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交通便捷。现集园林绿化、景点景观、历史文物、游乐玩耍、休闲健身、旅游观光、考察、度假、餐饮食宿、摄影照相等为一

四川省内江市资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