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江钟楼
内江钟楼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内江钟楼位于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市中区,内江钟楼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内江钟鼓楼位于城区中心,它的建筑规模极小,但历史内涵极为丰富,被称为内江“袖珍博物馆”,现已申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有史料记载,明洪武初年,在内江县署(现市中区政府)大门前,“筑台卷洞,上构谯楼”(古代城门上用以高望的楼)。天顺六年至万历年的150年间,谯楼先后二毁二修。崇祯年间(公元1634年)续修,“楼下有门为通道,楼上悬钟定昏旦。”故又称钟楼。明甲申(公元1644年)楼毁。清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重建,为邑胜景。清嘉庆十四年(公元1809年),“谯门顷址,室宇卑陋,不足以瞻。”此后兴工重建,规模宏峻。光绪年间,楼毁于火后复修。内江谯楼的命运,正如朝代的交替,在数百年间几起几落。

“简州(阳)一座塔,离天一丈八……内江有座钟鼓楼,半截还在天里头。”这段民谣源起抗日战争胜利后,描述的是川东南地区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高层建筑,它曾在民间广为流传。

1945年抗战胜利后,内江号召民众捐资,并拆谯楼建钟鼓楼庆贺。在一块纪事碑上有如下记载:八年抗战中,内江两次遭日机轰炸,县府亦罹于难。县长黄希濂于繁忙政务之余,亲自担纲图纸设计并督率兴建,历四月时间而成。

建成后的钟鼓楼坐北朝南,尖顶筒瓦、翼角,楼基为正方形,条石筑砌,南北拱券设门,边长5.7米。二楼以上为砖木结构,木质楼面,共7层,每层开方窗,逐层内收,木梯90余级,层均面积16平方米,通高29.7米。塔顶端,有一座直径约4米的机械钟为全城报时辰。这在当年,是城区内最高的建筑。

进入钟鼓楼底层,墙体上镶嵌有14幅石刻,内容是振兴民族、庆祝抗战胜利的“还我河山”、“拯民水火”、“多难兴邦”、“至诚大公”、“凯旋”等题撰,落款是孙中山、于右任、冯玉祥、邓锡侯等。据了解,抗战时期,连通成、渝两地的公路必经内江城区而过,过往者一般会短暂休息或留宿。所以,这些题撰大多为手迹。这些珍贵题刻原安放在大会堂内,后因这幢建筑被拆除而移迁于内。

保护范围:东、西分别至钟楼东、西外延11米,南至钟楼南门外延11米,北至钟楼北门外延1米。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东外延15米至停车场围墙,向南外延52米至市中区政府大门,西至向西外延14米至停车场围墙,北至向北外延27米至政府大院后墙。
延伸阅读:
·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内江十里休闲走廊
上一篇 云霞古刹石牌坊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59789.html
市中区周边景点
黄鹤湖水利风景区
黄鹤湖水利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水利风景区

黄鹤湖水利风景区位于内江市,依托黄河镇水库而建,景区面积12.4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1.89平方公里,属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黄河镇水库始建于1960年,总库容1450万立方米,是一座以农业灌溉为主的中型水库。近年来,景区管理单位充分发挥水利工程与山水景观、美丽乡村相融合的优势,通过水生态修复工程、水利枢纽整治工程等措施,打造集库区、沼泽、湿地、河流等多种类型于一体的湿地生态系统。景区已建成安泰山庄、特色农家乐、花卉苗木观光基地、农业休闲产业园等休闲项目,还设置了游客接待中心、主题酒店、游船码头等旅游服务设施。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
乐贤半岛旅游区
乐贤半岛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古塔凌空,三元胜景无双地;汉安耀彩,十里甜城第一峰。七百公里诗画长卷,两千岁月文史传奇,在沱江之畔,甜城腹地,乐贤半岛以其独特的地域特征,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成为川南地区一张历史、生态、地域、娱乐的名片。景区核心区域2.2平方公里,是集游览观光、文化体验、休闲娱乐、健身养生于一体的生态文化旅游胜地。乐贤半岛旅游区坐落于美丽富饶的沱江之滨,距城区约两公里,西距成都172公里,东距重庆169公里,紧邻高铁三元站,距成都半小时旅游圈,旅游区核心区域2.2平方公里,总体布局为“一心一轴四区”——以游客中心为起点,沿三元山脉展开

四川省内江市市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