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屈氏庄园
泸县屈氏庄园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泸县屈氏庄园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泸县,泸县屈氏庄园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泸县屈氏庄园,始建于清代嘉庆—道光年间(1809-1845)。民国1912年—1916年扩建碉楼、戏楼、佛堂,庄园基本完善成现在的格局。解放后,庄园作为粮站使用,1972年将庄园的一部分作为阶级教育展馆。1981年,泸县人民政府公布屈氏庄园为泸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屈氏庄园

泸县屈氏庄园占地30亩,现存部分占地12亩。整个建筑气势雄伟,恢弘壮观。屈氏庄园坐西南向东北,后靠五仙山,侧依冱水河,整体布局似一艘大船,后花园花山如船尾,前花园为船头,石牌坊如巨帆,寓意“一帆风顺”。正门前是一座雕有“野鹿含花”(谐音衣禄繁华)的石刻牌坊。大门正中是前清翰林御史、伪总统顾问高蔚然书写的“醒庐”二字;两边是大军阀潭颜楷书写的“入和出明辉光照国、执义秉德安息康居”对联。道光年间修建的中心建筑群采取中轴线对称方式布局,以装修精致的中堂为主,布局左右花厅、寝室、帐房、书房、厢房。中心建筑为悬山穿斗式木结构,飞檐黛瓦、画栋雕梁。戏楼、佛堂为民国初期扩建的中西结合近代建筑,造型严整、雕刻精致、华美动人。庄园外观以第一层高8米的石围墙形成封闭空间;第二层高8米的火砖围墙四角修建高达22米的北极楼、东平楼、南极楼、西平楼四座碉楼。庄园的空间组织建筑造型、建筑装饰都保留了历史的真实性,其中有大小花厅天井48个,房间180间。园内设有戏台、佛堂、金银库、凤凰井、前花园、内花园、后花园、水池、凉亭、钓鱼台、网球场、跑马场、花山族墓等……是我省现存较为典型的高墙碉楼民居,饱含着民族文化蓬勃生命力的鲜活。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因其继大邑刘文彩“收租院”之后成为四川第二个阶级教育展览馆而名扬巴蜀,被誉为“川南民间建筑精粹”。

泸县屈氏庄园是我国民间建筑高墙文化在川南地区的典型代表。是四川省目前保存较为完整的民居建筑群之一,是泸县一带数十座庄园的典型代表。泸县屈氏庄园是川南一处具有中国南北民居风格、同时又兼备中欧风韵的民居群,对研究中国民间建筑、民间艺术、民间民俗、地方历史和当时历史时期的变迁诸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屈氏庄园的雕刻、绘画、装饰、等等,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反映了当时的人文思想和信仰,精美绝伦又囊括中西风格的建筑艺术,使其至今依然焕发着不竭的魅力。屈氏庄园在当时条件下,其设计包括园林建筑、安全防御多方面,南北风格结合、中西相融、浑然一体的布局,以及碉楼高大复杂的地上、地下防御设施,其建造技术非常值得探究。庄园经历的闭关锁国到被迫打开国门,到中华民国再到新中国的成立多个时期,曲折的历程,反映着一个时代的变迁,是历史变化的一座标本。

保护范围:以庄园围墙外缘为基线,东至庄园大门外8米处,北延伸25米至土坡地与水田交界处,西外延150米至坟山西侧边,南外延8米至水田边。

建设控制地带:在保护范围基础上,向东外延100米至喻培生房屋北侧水田边,向北外延150米至屈义帮凤凰山屋基,向西外延50米,向南外延60米至对面王应田屋基处。

Tips:

青龙高速路口至屈氏庄园18公里(321国道2级路,加油站青龙高速路口1个、城北鑫福加油站1个)

路线:青龙高速路口---福集---加明---喻寺---方洞---屈氏庄园

上一篇 道林沟景区
上一篇 泸县龙桥文化生态园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60332.html
泸县周边景点
泸州玉蟾山
泸州玉蟾山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玉蟾山景区位于泸县县城旁,距泸州市区33公里,为国家AAA级旅游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森林公园,海拔548米,森林覆盖面积8000余亩,景区规划面积为49平方公里,年均气温17.8℃。山下有九曲河、濑溪河和马溪河。主要景点有塔林、双蟾对鸣、九龙浴太子图、千手观音、悟道图、十八罗汉飘海图、《流民图》浮雕等。玉蟾山山间怪石嶙峋,皆形似蟾蜍,故有“遍山皆玉,无石不蟾”的美誉,且历来以山幽、石奇、水秀、文物多而闻名川南,被誉为“川南明珠”。玉蟾山以千手观音为核心的摩崖造像群,是历代能工巧匠雕刻的精美佛教摩崖造像,现存四百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