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家溶洞群
周家溶洞群
周家溶洞群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兴文县,兴文县石海洞乡周家沟,山峦起伏,秀色苍然,就在这崇山峻岭之间,谁也说不清埋藏着到底有多少溶洞。据二十世纪80年代初步勘测,仅景区内就在大大小小的溶洞50多个。它们纵横交错,构成一个庞大的洞穴群体。其中神龙洞、神风洞、神烟洞三洞相连,规模最大,总面积达100多平方米。三洞各具特色,神龙洞瑰丽堂皇,宛如“东海龙宫”;神风洞宏佛深邃,面积有40万平方米,是天泉洞面积的4倍多,洞道长6公里,又称“地下长宫”;神烟洞烟雾弥漫,人称“迷宫仙境”。

如此神奇的地下世界,据地质学家考察,早在距今2亿7千万年到2亿4千万年时,这里原是一片汪洋大海,大约在2亿4千万年到2亿3千万年之间,这里才上升为陆地。在距今约7千万年时,全世界发生了大的造山运动,这里石灰岩地层发生褶皱、断裂,经过含二氧化碳和草酸的雨水和流水长期淋滤,浸蚀及崩塌,形成了今天的面貌。这就是所谓的“石海洞乡之谜”。

1980年,兴文县拉开办旅游业的序幕,三“神洞”随天泉洞的开发问世。引起了国内外旅游者的极大兴趣,并成为保险猎奇者和地学家考察的必选之地。1983年,党中央总书记-视察石海洞乡,赞誉兴文的岩溶风光为“天下奇观”。不少人游观过峨眉之秀、青城之幽、瞿塘之险、剑门之雄;或者欣赏过广西溶洞之美、云南石林之奇、但是当见到兴文石海洞乡乃集秀、幽、险、雄、美、奇之大成,不禁为之震惊,拍案叫“绝”!三“神洞”面积均在10万平方米以上。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仅宏伟壮观,琳琅满目,而且冬暧夏凉。因此,既是赏心悦目,探险猎奇之所,又是名副其实的休闲避署胜地。在神风洞内,距进洞口号3000多米,离地面垂直深度300多米处,一股强劲寒风吹出,风速达1.2米/秒到1.4米/秒,令人毛骨悚然。进洞不远,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根拔地而起,岿然矗立,直抵天棚的“镇海神柱”。从神柱下行,便进入深邃而又美妙的地下世界。洞内光线昏暗,道路坎坷,且洞中有洞、石柱、石笋、石帘、石梯田、石钟乳、石花等比比皆是,千姿万状。其中,参差耸立的怪石,酷似身着武装的“镇洞武士”千雕万镂,顶平如台的一蹲巨石,名“三笛台”。传说从前,有三个僰族牧童,见其精雅别致,放牧时常相约攀上台顶席地而坐,竟赛笛技。洞内的风声和流水声交汇在一起,活像从笛中飞出的抑扬顿挫的美妙旋律。台侧,“玉树琼花”,其上花果累累,大如柚桔,小似樱桃,玲珑剔透。如此精雕刻,即使雕家见了,也不免为之感叹!洞中一走廊,名“水晶宫”,银装素裹,壁间石花纷呈,如珊瑚、翡翠、琥珀,令人目不暇接。更奇特的是,洞中竟有层层叠叠的石“梯田”。田中虽无禾苗、稻谷,但田水澄澈如镜,内陈无数晶莹白里透黄的“洞珍珠”,还有“普贤骑象到峨眉”、“文殊青狮吼连天”、“观音菩萨渡南海”栩栩如生,教人浮想联翻。

神龙洞是三洞中的佼佼者。该洞为两大洞穴连生体,有天然石桥即徐霞客所谈的“石梁”使之相通。桥高30米,呈拱圆型。拾级70余步,便是顶端“龙门”。洞道倾斜曲折,分上下两层。洞口以西为上段,长165米,由两廊接一厅构成:前廓长80米,宽4至5米,高2至4米;后廓长85米,宽、高略似前廓;厅高20米,广2500平方米。洞口以东为下段,长180米,宽12至14米,高3至5米,末端有洞口。

除进洞口外,另有几个洞口和天宫分地面相通。洞道上看的“水晶长廓”,两侧钟郛洁白晶莹,给人光明、清凉、宁静的美感。长廓直达“龙宫大殿”。殿顶钟郛垂悬,宛如宫灯。殿中一石柱名“镇海神塔”,高20多米,径5米,面量灰间殷红,纹理精美,使大殿显得更加恢宏华丽。殿内大大小小的钟乳石,击之为钟、鼓、磬、木鱼声,若同时敲打数石,各种声响齐鸣,如同庆典奏乐。在“龙宫宝座”前的“龙子求婚”一石形若少年,屈膝呈跪拜状,像是龙子向父王倾吐爱慕恋人的心愿,维纱维肖。其左“龙女吹笙”,一石宛若少女,粉项低垂,怀抱玉笙,若有所思。是龙女在抒发闲愁苦绪,还是在讴歌宫廷太平战世,颇费思想。四周的“虾兵蟹将”、“巡海夜叉”肃立,守护着龙宫大殿。殿旁,由石柱、石笋围成的“龙女-”,其顶端钟乳悬挂,如珠帘高卷,室内石花纷呈,婀娜多姿,若龙女妆奁。殿外,无数石花堆砌,状如麦菽、稻谷、瓜果、蔬菜、家禽等,一派丰收景象,帮名“丰收台”。最神奇不过的是“三滴水”洞顶一缕清泉滴在一巨石上,早滴东,午滴中、晚滴西,周而复始,从古至今。考其原因,主要是受洞中气流影响,使滴水有规则地改变方向所致。此外,“雄狮望月”、“仙女下凡”、“玉佛莲台”、“龙宫习瀑”等,无不耐人寻味。游人至此,工作的疲备和旅途劳累,不禁爽然自失

神烟洞最神奇莫测,常年烟雾缭绕。烟雾涌出洞口,或飘浮滚动,如惊涛巨浪;或冉冉升起,形成五彩云霞,气象万千。洞中阴森,寒气逼人,石柱、石笋、石钟乳星罗棋布。洞道迂回曲折,扑朔迷离,宛如“八阵图”,人多望而却步,故非勇者不敢入。

神奇绝妙的地下世界,埋藏达亿年之久,无人问津。昔日徐霞客先后考察过我国各地的101个溶洞,可在他的巨著《徐霞客游记》里,却没有留下石海洞乡的只言片语,不能不说是一种憾事。这大概是历史的、地理的、交通的和物质条件诸因素限制的原因吧。要不是新中国,要不是改革开放,要不是要振兴兴文经济,不知道她在地下还要继续埋藏多久?可如今她终于出露在祖国的大地上。然而,好毕竟是初出深闺的少女,虽然天生丽质,但时移俗易,她不可能没有一点外包装。只有这样,她那天姿国色,才能充分地展现出来,获得更多人的爱慕和拥抱。可以断言,在当今全球方兴的旅游大潮中,随着兴文建设旅游大县开发计划的实施,她有希望一改旧容,成为四川省山河又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成为国内不可替代的岩溶景观胜地。

上一篇 大坝鲵源风光
上一篇 菩萨田石刻造象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60913.html
兴文县周边景点
兴文石海洞乡
兴文石海洞乡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地质公园 科普教育基地

以喀斯特岩溶地貌为主的风景名胜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位于四川兴文县中城镇南30公里处。因奇石林立、洞壑连襟而得名。地域规模总面积126.4平方公里,由天泉洞中心景区、九丝山景区、大坝鲵源景区、周家沟溶洞景区组成。地上、地下均由石灰岩构成,分为石林、石海、溶洞三个部分。石海岩石多呈三角形凸起,石高1米~2米不等。石林怪石嶙峋,有石门、石柱、石笋、石人、石兽。整个景区地表奇峰林立,千姿百态;地下溶洞纵横交错,洞重洞,洞托洞,洞穿洞,大小溶洞相互交错,构成庞大的地下溶洞群。天泉洞景区溶洞和石林结合,14平方公里的石林掩盖着2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
僰王山
僰王山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僰王山(原名博望山),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境内,属山岳型省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60平方公里。2000年2月,僰王山正式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为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005年2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地质公园僰王山园区。僰王山平地凸兀,四壁绝崖凌空,主峰黑帽顶高耸入云,海拔达1180米。山上植被葱翠,竹海茫茫,清幽静雅;山门沟谷溪流、瀑布湖潭、洞穴奇石等自然景观宇熔宙冶,浑然天成。僰人无今,古寨留形,诱人神往。僰王山自古即为名山。昔名石头大寨、轮缚大囤,又名南寿山。自宋代起,这里便是都掌族(即僰族)的生息之地。县志载:北宋政和五年(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
凉水湾景区
凉水湾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凉水湾景区位于兴文县共乐镇毛村,距县城约12公里,宜叙高速久庆出口6公里,是集历史博览、文化体验、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文化精品旅游景区。景区核心区占地面积1平方公里,由家风文化广场、古代家风文苑、近现代家风走廊、当代家风游园、家训文化广场、家德文化广场、家风堂等家风文化精髓景点组成,景区整体呈现为一部立体的家风文化史,是川南最大的家风文化主题旅游景区。家风堂一层内部分为文化讲堂、家风博览、接待室、十大主题餐厅。“想要教子有方,谨记十则古人家风。”根据十则古人家风,打造十大主题餐厅。开展道德论坛话家风、文化讲堂诵家训、精神红包传家宝、饕餮盛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
石菊古地景区
石菊古地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石菊古地景区位于兴文县石海镇,与兴文石海景区毗邻。景区核心面积2平方公里,分为“乡土田园体验区”“乾坤潭休闲区”“石菊花海观赏区”“明代苗族古村落”四大功能区,集“浓厚本土文化、闲适浪漫情调、雅致乡村景观”为一体,将自然山水与乡土文化有机结合,形成了极具个性的乡村旅游景观。集餐饮、休闲、娱乐、体验、养生于一体,由四个组团所构成:乾坤潭休闲组团主要以休闲娱乐为主,乡土田园组团主要以展示传统农耕文化为主,苗族古村落组团主要以餐饮、休闲、住宿为主,石菊花海组团以观光游玩为主。目前,景区内格桑花、睡莲等花卉正在盛开,彩蝶翩翩游戏其间,交错排列

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