荥经石佛寺摩崖造像
荥经石佛寺摩崖造像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荥经石佛寺摩崖造像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荥经县,荥经石佛寺摩崖造像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石佛寺摩崖造像坐南向北,面积约120平方米。造像位于寺庙内两座高4.4米、宽10米的天然岩石上,雕刻面积约44平方米。造像共67龛,243尊。雕刻内容为佛家和道家的代表尊神。佛家主要为:佛福、菩萨、菩萨众弟子、比丘、金刚力士。道家主要为:“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其中1号龛为敞口平顶龛,龛刻内容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龛高2.64,宽1.73,深0.8米。该造像始于唐至明清各代均有补凿,主龛凿于唐贞元六十一年(公元795年),为典型的唐代造像,为研究唐代雕刻工艺和技法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历史价值

石佛寺摩崖造像最早刻于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经宋代、明代、清代的增凿,形成现在的规模,并且保存较为完好,佛像及题记文字记录了韦皋抗击吐蕃等重要的历史事情为我们研究荥经“茶马古道”、严道古城历史和西南民族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

石佛寺摩崖造像雕刻于唐、宋、明、清共四个朝代,虽然规模不大但造型精美、雕刻精湛、形象深动、比例适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石佛寺管理用房为迁建清代建筑,主体结构稳定,建筑比例适当,施工技术较为规范,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科学价值

石佛寺摩崖造像主龛雕刻于唐代,后经宋代、明代、清代的増刻,石刻内容丰富,佛像和题记蕴含着荥经地区重要历史和石刻工艺水准,为我们研究“辟支佛”和小乘佛教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是我们研究唐代以后四个朝代石刻工艺的珍贵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石佛寺管理用房原为清代民居建筑,建筑风格朴实,迁建时主体结构未作大的变动,为我们研究荥经清代民间建筑提供了实物例证,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社会价值

石佛寺摩崖造像始凿于唐代,经历了几次增凿,时间跨度达几百年,宛如石刻工艺的博物馆,向人们展示荥经的历史文化和佛教历史,成为构成荥经历史文化古城的基石之一,同时石佛寺也是周边信教群众从事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上一篇 何君尊楗阁刻石
上一篇 茶马古道-清代公兴茶号旧址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61263.html
荥经县周边景点
龙苍沟叠翠溪景区
龙苍沟叠翠溪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龙苍沟在荥经县东南30公里处,总面积7573.8公顷。山势柔和舒缓,连绵起伏的山岭形成圆润舒展的曲线。公园内有人参沟、龙苍沟、马草河水系,形成丰富的清流、跌水、深潭、飞瀑景观,尤以天生桥瀑布最为有名。冬季鸳鸯瀑布银幔玉帘,如童话世界。植被类型多样、垂直带谱完整,植物景观丰富。有常绿阔叶林,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亚高山暗针叶林、人工林、珙桐林、杜鹃林、孤立林和枯木景观。共有木本植物77科216属450种,可利用真菌资源14种,特别是长羊肚菌、四川灵芝、天麻、木耳等有较高食用和药用价值。茂密的森林中有脊椎动物7目18科40余种

四川省雅安市荥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