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会馆旧址
南海会馆旧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海会馆旧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城区,南海会馆旧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目的地介绍
南海会馆旧址位于米市胡同43号。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光绪八年(1882年),康有为来京参加会试至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都曾住在这里。

康有为居住在北跨院的中间院子里。因当年有七棵树,所以又叫七树堂,七树堂西房3间为卧室,北房4间为书房,其中有一间像船形,康称它为“汗漫舫”。其间有一条廊子,长廊壁间嵌着摹刻苏东坡观海棠帖片石。院中北屋样子象条小船,窗上镶着色玻璃,故康称之为“汗漫舫”。康在这里写过许多诗文并与维新派多次策划变法方案。1895年4月,当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时,康连夜起草了-,并发动1200多人联名到督察院投递。即历史上有名的“公车-”。他还在会馆内创办报刊《中外记闻》,成立粤学会、保国会,强烈宣传变法维新。维新变法失败后,康由此出走香港。

如今,康有为故居尚存重要石刻《南海会馆碑记》等,仍吸引游人前去怀古追昔。

北京宣武区

上一篇 绍兴会馆旧址
上一篇 北京湖广会馆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617.html
西城区周边景点
恭王府
恭王府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恭王府简介:恭王府——世界最大的四合院除皇帝和家眷外,任何人是不得住进紫禁城的。因此皇亲国戚们都要建造自己的宅弟,以为家居之所。于是,王府便产生了。今日的北京城里,还有60余座清代王府,其中恭王府是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北京的清代王府都分布在内城区里,这和清代北京城的居住限制密切相关。城墙未拆除以前,北京城的格局是大“口”里面包小“口”,最中心的是故宫,外面的第二层是皇城,为政府衙门,第三层是内城,为清代八旗王公贵族集中居住的地方;最外面的第四层,才是汉人和其他民族的集中居住地。今天在北京内城漫步,还能时时看见深宅大院。位于什刹海北岸的恭

北京市西城区
北京大观园
北京大观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大观园是一座再现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大观园”景观的仿古园林,位于宣武区南菜园(市区西南隅护城河畔)。原址为明清两代皇家菜园,明代曾在此设“嘉疏署”。1984年为拍摄电视剧《红楼梦》,经红学家、古建筑家、园林学家和清史专家共同商讨,按作者在书中的描述,采用中国古典建筑的技法和传统的造园艺术手法建造。园中的园林建筑、山形水系、植物造景、小品点缀等,均力图忠实于原著的时代风尚和细节描写,《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是为贾府大小姐元春而建的省亲别墅,因此园中定期举办“元妃省亲”古装表演。大观园总面积12.5公顷,建筑面积8千多平方米,开辟水

北京市西城区
国家大剧院
国家大剧院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介绍国家大剧院位于北京市心脏地带,西长安街沿线,与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广场相邻,占地面积11.8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1.75万平方米(包括地下车库近4.66万平方米)。国家大剧院中心建筑为独特的壳体造型,高46.68米,地下最深32.50米,周长达600余米。壳体表面由18398块钛金属板和1226多块超白玻璃巧妙拼接,营造出舞台帷幕徐徐拉开的视觉效果。壳体周围是面积达3.55万平方米的人工湖及由大片绿植组成的文化休闲广场,不仅美化了大剧院外部景观,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理念。国家大剧院北入口与地铁天安门西站相连在入口处设有售票

北京市西城区
什刹海
什刹海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什刹海也写作“十刹海”,四周原有十座佛寺,故有此称。元代名海子,为一宽而长的水面,明初缩小,后逐渐形成西海﹑后海﹑前海,三海水道相通。自清代起就成为游乐消夏之所。三海碧波荡漾,岸边垂柳毵毵,远山秀色如黛,风光绮丽,为燕京胜景之一。是京城内老北京风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周围有许多的王府和花园,如保存最好的恭亲王府、醇亲王府等,这一带也是原老北京主要的商业活动区。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也在什刹海旁边,什刹海边的柳荫街曾住过十大元帅中的三位。依托六海水系,湖岸的垂柳、水中的荷花等成为什刹海颇具特色的自然景观。著名的《帝京景物略》中则以“西湖春

北京市西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