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圆通寺
安顺圆通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顺圆通寺位于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西秀区,安顺圆通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圆通寺,坐落于安顺城区西南隅西秀山下,始建于元至正十一年(公元1352年), 是一组气势恢宏的寺庙建筑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顺地处黔中要津,辐辏八方,各种文化在这里交融并存。儒、释、道、回、天主、基督诸教弥漫其间。城围九里三分之内,大小庙宇庵堂林林总总不下数百,实为滇黔都市之冠。

安顺庙宇庵堂虽多,但论及资历、造端及其影响,除文武二庙、城隍庙外,当数圆通寺、崇真寺、东岳庙为最,号称安顺三大寺院。三大寺院中,又以圆通寺为长。

圆通寺为安顺城始建前建筑之一,初建时规模较小,仅一门一院一殿而已,供奉圆通观音大士。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颍川侯傅友德奉旨率30万大军征南,先锋顾成下普定(元普定府,在今羊武乡洗马塘),擒安锁(普定土知府),圆通寺遂毁于兵戎。明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因朱明皇帝当过和尚之故,明朝廷发帑敕刘基(刘伯温)、沐英、康茂才于全国兴建寺庙。明永乐六年(公元1408年),时任五军都督府左军都督、封镇远侯镇守贵州的顾成对圆通寺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重修,奠定了圆通寺占地三十亩、三进两殿一楼、屋宇百间的宏敞规模。

时过60余年,至明天顺初,圆通寺“风雨摧圮,不治非一日矣”。天顺四年(公元1461年)冬,监军领内侍太监、镇守贵州的郑钟,奉上命统兵征讨西堡(今普定县沙家马场),出征之时于圆通寺废墟祝祷,告曰:“此行,用师告捷,凯旋吾当葺之。”既捷班师,郑钟即捐资倡修,普定卫官属“乐为之助”,郑钟又购买数亩庙田供寺僧衣食用度。

重修后的圆通寺造端宏大,殿宇巍峨。山门五间为悬山顶建筑,中门高耸,左右略低,门外额曰:“圆通古寺”,内题曰:“黔境第一山”,传均为四平侯沐英所书,字三尺见方,雄奇浑厚,显颜字风骨。山门内塑四大天王,或擎伞或执蛇或仗剑或弹琵琶分列左右,身高丈五,蓝面金身,峥嵘威严。

进门一院略狭,有宫墙左右直接前殿厢房。院宫墙右有门别通一院,有厅房数间为香客房。前殿亦五间,原为接引殿,供接引佛,后改韦驮殿,铸韦驮铜像一尊,高丈二,造型生动,威武雄奇。又塑诸天菩萨五百罗汉于壁龛,其造型情态各异,非俗手可比。前殿有两厢两庑,各为禅房、香堂,亦宽敞明亮。

前殿后一院甚宽,宫墙沿前殿厢房左右连接大殿两庑。大殿为九楹,为圆通寺原观音殿,亦是该寺主殿。歇山式飞檐屋顶,高大宏阔。左右两庑各五间,高与殿齐。大殿额曰:“大雄宝殿”,为清道光元年(公元1850年)重修时安顺知府常恩手书。殿中塑大佛三尊,中为释迦牟尼佛,左为药师佛,右为阿弥陀佛(接引佛)。每尊佛像高二丈余,皆金身彩塑。其殿后缘高可五丈,阔三丈有奇。边为火焰形状,连贯龙凤万花,诸天罗列,五彩翠然,诚巨观也。佛前侍立之阿难、迦叶0,皆丈六金身。大佛左右两旁须弥座中,塑十八罗汉,彩绘金身,形态生动,惟妙惟肖。殿中塑像造型精巧,线条流动,衣纹飘逸,神采飞扬,为当时西南诸省、府、州、县雕塑彩绘之上品,声名远播沿海及东南亚。一时香火鼎盛,善男信女纷至沓来,誉为西南及东南亚佛教圣地,沐英所题“黔境第一山”诚不虚妄。

大殿左厢悬铜钟一,为明时所制。

大殿后又一院,左右各有厢房、厅房五间,为方丈、住持所居。寺僧为临济正宗,其衣单香灯之供仰给,有寺庙庄田租谷及善男信女之香火。左右厢房、厅房直接后殿,后殿即观音楼,又称“大悲阁”。观音楼为三层歇山式飞檐建筑,与城中诸楼阁攒尖式飞檐大为不同,唯此独一。楼后多古柏,极清幽雅静。“大悲阁”与西秀山之间有一井,名“洗心井”,由此而登西秀山。山北有洞名“黑风洞”,久封闭,传说洞中有乌龙出没,祸及人殃,故建寺以镇之。

圆通寺历经明清两个朝代,多次由僧人戒章、圆经、深恒、悟心等维修或重修。值得提及的有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知府常恩捐银重修大殿,剧石为柱,最长达六丈,又装修佛像,重现昔时风貌;清光绪中郡人熊光诏倡捐重装,一像约费二千金,经年乃成。全部佛像重装历四五年方竣工。

传说最多的是云圆通寺释迦佛额上曾嵌一硕大夜明珠,入夜则光芒四射,整座大雄宝殿明如白昼,历为寺中镇寺之宝。民国中被盗。

历修后的圆通寺“栋梁翠飞,金碧炫耀”(明成化年巡抚贵州右副都御史秦敬《圆通寺汜》)。信善云集,香烟缭绕,盛况空前。游宦过此拜谒,吟诵颇多。

明左参政淳安胡拱辰有《普定圆通禅寺》诗

圆通禅寺景偏幽,

万里洵宜数日留。

云断客径林下路,

月明人倚塔边楼。

一帘花气分长昼,

半榻松阴占早秋。

最是碧潭清澈底,

往来无碍泛虚舟。

又有明巡按御史钱塘沈衡《圆通寺》诗

宝刹宏开第一禅,

佛香僧饭已多年

光腾舍利辉晴日,

翠长旃檀霭瑞烟。

百尺楼中云衲聚,

三界空里慧灯燃。

我来登览挥笔处,

自愧才非贾浪仙

安顺圆通寺几经历史风云,至2006年地面建筑仅存大雄宝殿残部。是年,市人民政府斥资维修重建大殿、观音阁,并划定了保护范围。如今圆通寺已成为安顺佛教活动中心,香客云集,寺前辟为广场公园,为市民休闲娱乐之所。

圆通寺作为安顺城始建前建筑,有着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文物价值,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建筑中独显古迹风韵,别致而隽永。

南街街道:南街办事处,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下辖的一个街道办事处。办公所在地:西秀区中华南路蒋衙街8号。南街办事处位于安顺市西秀城区中心,辖图书、塔东、南华、塔西、塔山五个社区,社区干部25人,设有机关、社区、非公企业党支部13个,共有党员296人。辖区面积约1.9平方公里,辖区总户数6495户,总人口20372人,主要民族成分为汉族、苗族。辖区内有若飞南路、塔山…… 南街街道详细信息++

上一篇 安顺华严洞
上一篇 王若飞故居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62563.html
西秀区周边景点
安顺龙宫风景区
安顺龙宫风景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龙宫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距贵州西线旅游中心城市安顺市27公里,有高等级公路直达景区。龙宫风景区以水溶洞群为主体,更集旱溶洞、瀑布、峡谷、峰丛、绝壁、湖泊、溪河、民族风情、宗教文件于一身,构成一幅怡然自得的人间仙境画图。龙宫总体面积达60平方公里,分为中心、漩塘、油菜湖、仙人箐等四大景区。有着全国最长、最美丽的水溶洞,还有着多类型的喀斯特景观,被游客赞誉为“大自然的大奇迹”。1988年,龙宫以贵州龙宫风景名胜区的名义,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2007年5月8日,安顺市龙宫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旅游景

贵州省安顺西秀区
旧州古镇
旧州古镇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旧州古镇旧州古镇是贵州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原是黄平县城所在地。旧州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发达。据《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汉且半国邑,在今贵州黄平县西之老黄平,系贵州东部最大的湖迹平原之一,农业发展在黔东地区为最早,帮秦汉时已能建成且兰国”。又根据《百越源流史》记载:“黄平旧州属且兰国,而且兰国在春秋暑期已经存在,现广西宁明县花山岩画,绘画了1300多个人,兽器物,男女人像,全为裸体,其中是男人居多。众多且兰国人由贵州黄(原旧州名)一喧南迁至此”。北京大学张传玺教授主编《中国古代史纲》载文:“公元前298年,楚项襄王使庄乔率卒循沅水而上,

贵州省安顺西秀区
安顺兴伟石博园
安顺兴伟石博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具体地址: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迎宾路查看地图开放时间:09:00—18:00贵州兴伟石博园坐落于安顺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近三万多平方米,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观赏石博园之一。这里汇聚了数以万计来自全国各地大小各异、形态各异的观赏石及生物化石珍宝,奇百怪的园林景观石、典雅华贵的黄蜡石、晶莹剔透的青绿孔雀石及贵州红水河石、盘江石、普定马场石、还有来广西的来宾石、安徽的灵璧石、江浙的太湖石、昆山石等精品藏石,深深的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愛石之人前来参观。石博园汇集了各地数以万计的奇石精品、古生物化石和矿物晶体,兴伟石博园广纳了大量根雕、木雕

贵州省安顺西秀区
云峰八寨屯堡
云峰八寨屯堡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云峰八寨景区位于安顺市区以南的十八公里处。由云山屯、本寨、雷屯、小山寨等八个屯堡村寨组成,它是明初征南大军屯驻的核心区。在方圆十一平方公里的青山绿水间,八个村寨分布有序,疏密得当,既可各自为战又能彼此为援,堪称军事防御体系的杰作。每个寨子都建有寨墙、碉楼,石头外墙包裹着江南民居风格的四合院鳞次栉比,巷巷相通、户户相连,既宜人居又利巷战,被学者誉为“冷兵器时代的最后堡垒”。八寨中的云山屯、本寨,较完整地保存了典型的屯堡建筑和民风民俗,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山屯还是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命名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地址:贵州安顺市西秀

贵州省安顺西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