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香墓
奢香墓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奢香墓位于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大方县,奢香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奢香墓,在大方县城北0.5公里处云龙山下乌龙坡头的洗马塘畔。

明洪武二十九年(公元1936年),奢香病逝,年仅35岁。明王朝遗使到水西奢香故里,参加祭奠葬礼,加溢奢香为“大明顺德夫人”,并赐以朝衣锦帛。墓葬按正三品的规矩结合彝俗的墓建风格营造。

奢香翘楚水西,奄奄声华夏,彪炳千秋,是我国历史上为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巾帼英雄。奢香逝世600年来,其墓葬是几经沧桑陵谷改,一抔黄士嗟犹大;行人人凭吊荒烟笼,欲识原告文扫苍苔。清康煕三年(公元1664年)。平西王吴三桂率兵“剿水西”时,毁于兵燹。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奢香后裔安淦辛以奢香代夫袭职,开通九驿,“勋垂竹帛,在国为功臣;守励冰霜,于家为节妇”为由,禀文大定府请予修葺“顺德夫人祠墓”。当时大定府即予立案,批文曰:“顺德夫人以笃忠贞,志坚金石;名垂竹帛,望重华夷。路通九驿,凿山著磐石之功;坐镇百蛮,赐姓奠苞桑叶之固。实千古伟人,幸一抔沿在,宜加奖藉,以励精诚。”后由大定知府王绪昆、黔西知州吴嵩梁于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主持将墓修复为围石封土,另立面碑和墓志碑,立“奢香夫人故里”石标于墓侧卧路旁。发国以来,由于未加管理,日久年湮,濒于毁废。1960年,人民政府贯彻发展政策对奢香的历史功绩认真作出评价和肯定,对奢香墓进行了初步维修,并列为贵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到了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国家兴旺、巾帼建功,盛世弘扬。1985年起,中央和省、地县各级政府拨款修葺奢香墓。1988年元月,经国务院批准,奢香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葺后的奢香墓,在规模和结构上恢复了原貌。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墓葬围石封土,高4.5米,直径6米,圆围18.84米;采用须弥座式,分9盘围石安砌,每盘用36块精料白石,为9的4倍;第六圆围是9板9柱高浮雕,柱上是虎头纹构成的图案花纹,板上为9龙9虎变形图;第九圆围为瓦筒,72瓦当虎面浮雕组成。墓前依地形筑砌两道堡坎劳动力石平台,各高1.5米;第一平台长46.8米,中为9米宽的9级踏云梦山,踏垛左右为120X60厘米栏板立柱浮雕各3块,平台左右为36块120X80厘米白石双面虎头纹图案的浮雕栏板,和38根120X30厘米白石虎头圆雕的立柱镶嵌而成;第二平台长23.4米,中仍为9级踏垛,左右各安栏板3块,立柱3根,左右平台仍镶嵌栏板18板块,立柱20根。第一平台中轴线上立墓碑1块,高3.6米,宽1.45米,碑面刻彝、汉文合璧的“明顺德夫人摄贵州宣慰使奢香墓”各14字,背面刻奢香夫人赞》五言诗,共248字。第一平台前,左右为石狮1对,各高2.6米;平台前的神道宽7米,长70米,立有华表1对,全高6.4米,华表下各为120X80厘米的白石浮雕护础立柱栏板16块16柱,华表上为云鹤高浮雕,顶为坐兽。墓地四周为仿古马前汉墙圈围环护,内有水池亭榭,石栏小桥,花树草坪,构成可供游息欣赏的幽雅环境。

奢香墓址,原是彝族先哲建立罗甸王国城堡所在地。据《西南彝志.六祖起源》记载,贵州水西彝族默部始祖德施氏第二十五世孙妥阿哲,于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在楚敖山与诸葛孔明结盟,助孔明南片有功,受册封为罗甸王,令其治理慕胯(今大方)。于是建都在此,营建城堡。国号彝称“慕俄格”,汉称“罗甸”。水西彝族以“龙”、“虎”作为自己的图腾,并视为祖先加以崇拜,自称“诺苏”或“尼署”,意为“龙虎之邦”、“虎族之地”,汉称“卢鹿部族”、“罗甸”亦同为此意。据此可称这里为虎遗憾龙蟠的形胜之地。

奢香陵墓九层台,人龙文虎彝象开。墓葬坐北向南,左面有条“青龙”,乃是“万山环地拱,一岭向天撑”的云龙山登高放眼,层峦叠嶂,云雾缭绕,伟岸如海,会使人顿生胸襟宏阔,意兴高远的情怀;右边有条“活龙”,则是已经通车,川流不息的黔西北第一条高等级公路,由大方县城抵四川的纳溪,直接与长江水运相连的大纳公路。前有浪风台“驰逐于其南”,后有将军山,“坐镇于其北”。在四周山高林秀的风景映衬之中,更显示出奢香墓的建构布局,气势恢宏,肃穆庄重,岿然巨制。环围墓表的板柱、瓦筒、瓦当和护栏、华表等的浮雕、雕刻精细,刀法古朴,造型生动,智利健有力,全是形态各异的生龙活虎之象,鲜明地体现了彝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内涵和艺术风格,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崇龙尚虎的图腾崇拜,是彝族先民的精神文化象征。也是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文化纽带,它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水西连华夏,一脉本相承。奢香墓作为民族团结、彝汉相融的历史见证,弘扬传统,激励后人的煌煌胜迹,不仅是促进民族团结,进啎爱国方义和历史叭物主义教育生动的教科书,而且了是国内外人士到黔西北旅游观光、访古览胜、参观瞻仰的别具一格的人文景观。

上一篇 九洞天
上一篇 百里杜鹃风景区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63024.html
大方县周边景点
百里杜鹃风景区
百里杜鹃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科普教育基地

门票:门票150人民币景点位置:贵州省毕节市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普底乡百里杜鹃风景名胜区,位于大方、黔西两县交界处,距省会贵阳155公里,是迄今为止中国已查明的面积最大的原生杜鹃林,总面积达125.8平方公里,百里杜鹃以此得名。在长约50公里,宽1.2至5.3公里的狭长丘陵上,分布着马樱、鹅黄、百合、青莲、紫玉等4属,23个品种,占世界杜鹃花5个亚属中的4个亚属,最为难得的是“一树不同花”,即一棵树上开出若干不同品种的花朵,最壮观的可达7种之多。导游游玩百里杜鹃在每年春天三四月份,一般需两天时间。看点相传很久以前,大方和黔西一带非常荒凉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
慕俄格古城(毕节大方古彝文化产业园)
慕俄格古城(毕节大方古彝文化产业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毕节大方古彝文化产业园——慕俄格古城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地处大方县城东北郊,总占地4.5平方公里。区域内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奢香墓,及奢香墓保护管理机构奢香博物馆(现属国家三级博物馆);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慕俄格城堡遗址;有30集电视连续剧《奢香夫人》影视拍摄基地古代彝族九重衙院规模和风格恢复重建的“贵州宣慰府”;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庆云楼、斗姥阁古建筑群;有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点猪大坡古驿道,三官桥井、杨家关井、官水井等古井;有千年水塘罗氏塘、洗马塘;及其独具特色的彝族风情街。奢香墓:1961年贵州省文化厅将墓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
九洞天
九洞天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看点景区内红线苗族支系的芦笙舞活动经常开展,若想了解一下当地的风土人情,遇上芦笙舞不可不看。九洞天风景区位于距大方县城54公里的猫场镇五丫村,景区内的河谷两岸自然植被非常丰富,有着众多野生群猴。坐船而下,可观赏到千姿百态、气势磅礴的自然景观。下游约2公里处,有九个伏流“洞口”,称“九洞天”,每个“洞口”周围都有奇特的熔岩景观,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伏流洞口风光。餐饮/住宿/购物景区接待能力有限,建议返回毕节市或大方县的招待所、宾馆下榻;景区内除家常菜以外,有黑山羊、狗肉、野兔、黄腊丁、糯米酒、玉米饭等特色餐饮;洞中景区有歌舞厅、茶屋、小吃店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
百里杜鹃米底河景区
百里杜鹃米底河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米底河景区位于戛木管理区凉井村凉井组,主要由米底河瀑布、神泉、听水台、守望树、锦盒崖、望月亭、三层水等景点组成。米底河瀑布米底河瀑布集山、水、瀑布为一体,有“小黄果树瀑布”之美称,流经后坝村、大田村、凉井村,再流经大方县的黄泥乡,最后流入渭河,汇入乌江。河从高山流入深谷,出现几次生命的大跌宕。其中,在60米河段上三叠瀑布一气呵成,总落差达40米,河水与石头共生,忽而泻过石上,忽而钻入山中,形成高石坝、石猪槽、天生桥、花底岩等千姿百态的岩溶奇观。冬天水小时,似未曾出阁的小姑娘,妩媚秀丽,轻轻下泻;到了夏秋,水量大增,那撼天动地的磅礴气势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