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寨
底寨
底寨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息烽县,底寨是息烽境内三大坝区之一,位于贵遵高速公路出口,团圆山景区与西望山景区之间,开发面积达4平方公里,坝区有一条宽约30米、长约3公里的底寨河,上游有息烽最大的水库鱼简河水库,生态环境好,水资源丰富,是息烽县“十二五”规划明确的县城组成部分、旅游特色城镇、旅游接待服务中心。

底寨片区具有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1956年在底寨河流域车田河一带发现了两件新石器时代的石斧,因而底寨河流域被考古专家称为车田河文化遗址。唐五代(公元907-960年)时,蔡兴隆率兵入黔征黑羊箐(今贵阳)后-“护国将军”,设衙于底寨,治理一方。公元1292年元世祖置底寨等地蛮夷军民长官司,授土底寨,封蔡兴隆后裔蔡永昌为长官司长官,治所在底寨大寨,这是底寨有建制之始。之后在明清的几百年间,有史记载的底寨磨盘寇氏在道光二年、同治十年、光绪十八年间连续三代三人中进士,两人中举人。清末至民国年间,贵州最大的民族资本家华之鸿从四川贩盐经过底寨田坝时,被这里优美的山水吸引,在底寨置地仕农经商,为他往返四川的盐队提供中转食宿客栈,其家人华四太现葬于柏香山后,其间在底寨田坝新寨建设起行馆置田产并在慈心寺(现今底寨小学)内办起了“慈心小学堂”,将馆所作为每年纳凉消夏的住所,这是底寨休闲避暑的最早的乡间馆所。该馆现被作为县级文物保护,其建筑风格及设计有其历史研究价值。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息烽县长邓匡元在底寨文昌阁内办“息烽县立初级中学”,即今天息烽县城第一中学的前身。在底寨田坝方圆不到2公里的区域,就有回龙寺、万兴寺、慈心寺、水口寺、民安寺五座寺庙遗址遗迹。

相对贵阳、重庆两大都市而言,底寨属于典型的大城市周末主要出行圈,这为开发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与周边城市的交通体系建设完善,未来柏香山的交通可进入性将得以进一步改善,游客前往本地的旅行过程将更顺畅,舒适;同时也将有更多的外地机会客源得以进入柏香山区域。

县城总体规划已将底寨片区纳入县城2010—2020年县城总体规划区域内。2006年由西山乡人民政府出资20万元委托深圳清华苑设计研究院对西山乡柏香山村实施了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2008年贵阳市旅游局出资48万元结合柏香山控制性详细规划委托北京天道蓝图设计院编制了《柏香山乡村旅游区概念性规划》,2009年西山乡人民政府在控制性详细规划及柏香山乡村旅游概念性规划下,出资20多万元对08—13等地块委托深圳清华苑设计研究院进行了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及附属设施设计,目前已实施了该地块的供地,待附属设施设计获批后开始建设。

根据2006年-2020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柏香山近1000余亩基本农田已经调整为建设用地,500余亩已调整为有条件建设区。

上一篇 红岩葡萄沟乡村旅游景区
上一篇 梁举人父子墓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63144.html
息烽县周边景点
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
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息烽集中营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纪念馆成立于1997年,明确为副科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行政上隶属息烽县文化广播电视局。2006年纪念馆提升为正科级单位,行政上属息烽县文体广播电视局,2008年4月20日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后,明确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业单位,行政上属息烽县旅游文体广播电视局。息烽集中营包括设在阳朗坝区的集中营本部和与之相距14公里的玄天洞杨虎城将军囚禁处两个组成部分。

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
息烽集中营旧址
息烽集中营旧址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息烽集中营旧址位于息烽县城南6公里的阳朗坝,地处川黔铁路与贵遵高等级公路之间,紧靠210国道,南距省城贵阳66公里,北距历史名城遵义80公里。因其所在位置有一天然溶洞名叫“猫洞”,故又习惯称为“猫洞集中营”。它包括息烽集中营本部和专门用来关押著名抗日将领杨虎城将军一家的玄天洞两大部分,与张露萍七烈士陵园交相辉映,共同构建了息烽红色旅游网,成为黔北红色旅游线上一颗耀眼明珠,具有特殊的政治、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历史沿革:息烽集中营设立于1938年11月,是-军统在阳朗坝猫洞设立的秘密监狱,至1946年7月迁往重庆,当时-对内称“新监”或“

贵州省贵阳市息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