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瞿昙寺位于息烽县西山乡西山村苦草坪组,1984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西山八大庙之一,清顺治十六年(1659)僧瞿昙始建,雍正六年(1728)妙空补修,乾隆十六年(1751)妙空改修,嘉庆九年(1804)年僧道林重修,始成规模较大的建筑群,清光绪年间毁于咸同战火,光绪年间重修,集体时作为粮仓,后在上世纪80年代因年久失修上、中、下殿逐渐垮塌,现仅存下殿厢房的一座木结构建筑。是一座历经风雨的数百年古刹,对研究佛教文化和本地历史有一定的意义。
息烽集中营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100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纪念馆成立于1997年,明确为副科级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行政上隶属息烽县文化广播电视局。2006年纪念馆提升为正科级单位,行政上属息烽县文体广播电视局,2008年4月20日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正式对外免费开放后,明确为财政全额拨款的公益-业单位,行政上属息烽县旅游文体广播电视局。息烽集中营包括设在阳朗坝区的集中营本部和与之相距14公里的玄天洞杨虎城将军囚禁处两个组成部分。
息烽集中营旧址位于息烽县城南6公里的阳朗坝,地处川黔铁路与贵遵高等级公路之间,紧靠210国道,南距省城贵阳66公里,北距历史名城遵义80公里。因其所在位置有一天然溶洞名叫“猫洞”,故又习惯称为“猫洞集中营”。它包括息烽集中营本部和专门用来关押著名抗日将领杨虎城将军一家的玄天洞两大部分,与张露萍七烈士陵园交相辉映,共同构建了息烽红色旅游网,成为黔北红色旅游线上一颗耀眼明珠,具有特殊的政治、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历史沿革:息烽集中营设立于1938年11月,是-军统在阳朗坝猫洞设立的秘密监狱,至1946年7月迁往重庆,当时-对内称“新监”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