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黔明寺
贵阳黔明寺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贵阳黔明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南明区,贵阳黔明寺为文化旅游景点

黔明寺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河畔阳明路,是贵阳市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贵州省佛教协会、贵阳市佛教协会均设于寺内。黔明寺建于明朝末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重修,显笃禅师驻锡于此,弘传禅宗。清末战乱,住僧离散,由士绅舒某代管。舒某私将寺宇改名“舒家祠堂”,其两个女儿皈依栖霞寺方丈广妙,居家修行,在祠堂照料香灯。

1932年,广妙在栖霞寺住持届满,舒氏二贞女迎养于家祠。后因增修禅房,从地下掘出清乾隆三十六年重修黔明寺碑记三块,广妙据此诉请地方法院受理舒某私占黔明寺一案,得贵阳名人平刚、向义等支持,舒氏始将寺宇退还,恢复黔明寺名。广妙任住持,多方募化,增建弥陀殿,成为举行佛教仪式的主要殿堂,内供丈六阿弥陀佛像;新建藏经楼,藏有宋版影印《碛砂藏》一部共593册,《频伽藏》一部共414册。弥陀殿后为地藏殿。其他如方丈室、客堂、僧寮均修建齐全。广妙曾开期传戒二次。

1946年广妙圆寂后,续宽继任住持,先后开期传授具足戒、沙弥戒各一次,本市及外县僧尼来此求戒者甚众。每逢佛教重大节日或农历朔望,黔明寺都对信众举行受三皈依仪式,每次数十人或数百人。重大节日如释迦牟尼诞辰及每年三次观音会,参加活动的四众弟子约数千人。

黔明寺历来是贵阳佛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抗日战争时期,高僧太虚法师和禅宗大德虚云路经贵阳,均在寺内讲经说法,听众踊跃。1943年在寺内开办过两期战时僧尼训练班。1944年,佛学月刊《海潮音》由上海迁到黔明寺发行,曾出版两期,后迁回上海。1945年,西藏圣露-在黔明寺传授“密乘教法”,受灌顶的有王希仲、双清、拓鲁生等知名人士。1949年初,贵州佛教分会设于黔明寺,向全市僧尼颁发会员证及徽章;又设黔明佛学院在寺内上课,后因经费拮据停办。

解放后,黔明寺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0”中又遭严重破坏,佛像被毁,经籍被焚,僧众离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宗教政策得到落实。1983年起,省、市人民政府拨款近100万元修复大雄宝殿、大悲阁、藏经楼、客堂、斋堂、僧寮、办公楼、山门等,佛门四众弟子乐捐净资于大雄宝殿内重塑释迦牟尼坐像,高2.3米,旁立阿难、迦叶;后墙左右分塑普贤、文殊坐像,两侧有十八罗汉像,庄严肃穆。殿后大悲阁内,重塑千手观音像,高2.85米,仪态慈祥,善才、龙女侍立两旁。阁侧建有客堂、僧寮、香厨。新建三层藏经楼,飞檐翘角,雄伟壮丽。藏有《中华大藏经》、《敦煌大藏经》各一部,另有《房山石经》、台湾《大正大藏经》及其他佛经约千余册。下层为玉佛殿,供由缅甸请来的玉佛一尊,高约1.5米。为满足佛教徒宗教生活需要,附设法物流通处,寺内厨房供应素菜、茶点,便利游客。寺内常住僧十余人。1992年农历十月十五日(佛吉祥日),举行玉佛开光暨方丈宗满法师升座典礼。

1981年,黔明寺被列为贵阳市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改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同年被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列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对外开放。十余年来,黔明寺接待了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丹麦、加拿大、卢森堡等国外宾和港、澳、台同胞数千人,并曾多次为港、澳、台同胞举行经忏佛事。黔明寺著名方丈有行之、广妙法师。现任方丈宗满法师。1923年生,原籍广东新会人,任市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中国佛教协会理事,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市佛教协会会长。现任监院妙乐法师,1962年生,原籍贵州修文人,任省佛教协会理事,南明区政协委员。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阳明路南明河畔

类型:寺庙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

上一篇 东风湖景区
上一篇 贵阳翠微园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63249.html
南明区周边景点
贵州多彩万象旅游城
贵州多彩万象旅游城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贵州多彩万象旅游城”是由深圳盛鹏达投资集团投资开发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是“十二五”期间贵州安顺旅游产业重点项目,列为省、市100个旅游景区建设项目。项目位于安顺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西航大道,占地面积约4.32平方公里(包括部分山体及废弃水库),总计划投资超佰亿元人民币,是集文化娱乐、旅游小镇、豪华酒店群、高档餐饮、休闲度假、商务于一体的世界级大型综合旅游度假区。项目建成后年接待规模约600万人次,实现年综合营业收入50-60亿元,综合税收5亿元左右,直接就业人数约2万人,预计3至5年建设完成。接待中心旅游城接待中心设计主要以钢结构为主,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
贵阳市森林公园
贵阳市森林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贵阳森林公园原为贵州省林科院实验林场,1960年4月,-总理来黔视察时,以其林木葱郁,树种繁多,景致壮观,提议将林场改建为森林公园,以供游人观览,以丰富人民文化精神生活。由于它林木种类众多,成林时久,面积广袤,泉水潺潺,珍禽出没,蝉鸣鸟语,芳草馨香而被誉为“贵阳八景之一”的美称,并跻冠于全国城市森林公园之首。于一九九九年被列为“中国名园”。森林公园原为贵州省林科院实验林场,1960年4月,-总理来黔视察时,以其林木葱郁,树种繁多,景致壮观,提议将林场改建为森林公园,以供游人观览,以丰富人民文化精神生活。由于它林木种类众多,成林时久,面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
永乐湖水利风景区
永乐湖水利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国家水利风景区

永乐湖位于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羊角村东北隅。贵阳市近郊,是一个多民族聚居乡,其中少数民族约0.32万人,主要是布依族、苗族。永乐乡气候温和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量充沛,有高原性气候特点。永乐湖(石笋沟水库),系一九七九年年底为解决永乐乡中、东部近6000亩农田灌溉而兴建的水利设施。库区地处一缓倾斜小背斜上,由三叠系下统大冶组薄层至中厚层状碳酸盐岩间夹屑碎岩相间互层组成,小断层及节理裂隙发育,偶见溶洞。大坝筑于石笋沟溪流的上游峡谷上,为浆砌石双曲拱坝,坝高42.56m,坝顶高程1216.56m,坝弧长160m,坝顶宽4m,设双向砼制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
甲秀楼
甲秀楼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05月25日,甲秀楼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它名副其实的成为了贵阳的标志。著名古楼阁甲秀楼矗立在贵阳南明河中的万鳌矾石上(这块石头酷似传说中的巨鳌)。甲秀楼始建于明万历26年,也就是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明万历年间(1573—1620)巡抚江东之于此筑堤联结南岸,并建一楼以培风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有浮玉桥衔接两岸。从古到今该楼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修葺。历经四百年的风吹雨打而仍旧矗立不倒,是贵阳历史的见证,是贵阳文化发展史上的标志。甲秀楼在贵阳市城南的南明河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