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古人类遗址
马鞍山古人类遗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鞍山古人类遗址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桐梓县,马鞍山古人类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马鞍山古人类遗址

马鞍山文化是我国旧石器多元文化的代表,是西南部文化区系的组成部分。马鞍山北洞文化遗址上部层位年代属晚更新世后期,距今约1.5至1.8万年;下部层位则距今2万年以上,与贵州黔西观音洞及邻近四川、云南、湖北房县等地同时代遗址亦有相似标本。1986年首次系统发掘的万余件化石中,找到大熊猫、剑齿象、中国犀、巨貘等华南晚更新世动物群的代表性动物齿化石,出土一件人的下颌骨并附着前臼齿和臼齿;人类用火遗迹有灰坑、灰烬、烧骨等。所获骨器制作除打击技术外,有骨锥、骨铲、骨叉、耳陲、胸陲、还有骨镊和刻纹的骨棒,都是旧石器时代罕见的文化遗物。遗址中存在两个文化类型:出自层位上部的2―6层器物,以小型工具为主,频似四川富林文化,更远可追溯至我国北方的小石器文化传统,它代表一种交流文化。出自层位下部7―8层的文化遗物,与黔西观音洞文化接近,代表一个区域性文化。1990年第二次系统发掘,获2万件碎骨片,400多枚动物齿化石,石制品1300多件。碎骨片的专项研究中分析指出,这些碎骨的产生主要是遗址的占有者——马鞍山人的生活活动:敲骨吸髓和制作骨制品所造成的。文化性质与1986年发掘物相同。马鞍山南洞1990年发掘,出土化石万余件;动物齿化石300多件,经初步整理鉴定为15种属;石制品202件,其中43件已加工成器的工具、磨光石斧2件、它暗示遗址所在区域内在较长时间存在古人类活动;还获人牙化石4枚,分别为40岁左右,25-26岁,2-3岁的晚期智人。文化性质与北洞相同。总之从时间和文化内涵两方面考虑,以及出土文化遗物的丰富,它对研究我国旧石器多元结构和文化圈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发掘物,给我们描绘了马鞍山晚期智人以狩猎为主的生活图景。在马鞍山岩溶山间盆地周围、温暖多雨的气候,山峰坡脚雨水冲刷下堆积肥沃的土壤,洪水期蟠龙洞伏流泄水不及,盆地底部河流两岸沉积了肥沃土壤;在这些肥沃的冲积土和第四纪以来发育堆积的黄壤土上,箐密林深,牧草旺长,鸟语花香,岁月的流逝,自生自灭自长,自我发展、自我适应,自我协调,形成良好的生态和气候环境,松、杉、柏、桃、李、杏、竹、柳、杨……等竞相生长,鲜花野草铺满了马鞍山周围盆地,山谷、山泉涓涓细流,泉水汩汩,湖水碧蓝,成群、喜温食草动物野鹿、水鹿、水牛、犀牛、剑齿象、熊猫、巨貘在牧草丛中自由自在地生活,追逐。一群马鞍山人的男女老幼手持自制的狩猎工具,如弓箭、木棒在围捕食草动物;一群在河边或湖边用鱼叉叉鱼。在马鞍山岩厦东方避风处他们用石制的砍砸器,刮削器、尖刃器剥离兽皮、割肉、然后用木棒或竹子挑着在火坑上烤熟,等待家人日落满载而归,围着火坑,迎着魁岩上升月亮洒下的银光,哼着愉快的小调,尽情欢乐地饮用。虽四周不时传来虎啸、狼嚎、熊啼,由于岩厦在悬岩绝壁下,一面临天门河,便于观察和防御,年老者守夜,其他男女老少皆香甜睡去。白天闲时,他们将兽骨敲骨吸髓后,选用好的骨片加工出骨稚、骨棒、耳坠、胸牌、鸡心式的胸坠来装饰打扮自己,缝制兽皮穿在身上。那些碎骨随意抛在西边斜坡上。马鞍山人后裔在何处,踪迹何处寻,还有许多谜团待人们去寻找、去探索、去寻根究底。

景点交通:该景点位于县城区南部,徒步或乘出租车、三轮车均可。

景点服务:该景点处于待开发阶段,所需服务可在县城提供。

上一篇 “桐梓人”遗址
上一篇 小水月亮河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63813.html
桐梓县周边景点
圆满贯景区
圆满贯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0贯漂流位于遵义桐梓县桐梓河流域,整个漂流河道约3.5公里,清澈的河水装点在秀美的风景中,除了激流勇进的急弯险滩漂流,游泳、泛舟、垂钓、露营、烧烤,都能成为解锁夏天的新姿势。这里河水湍急,惊险刺激,放水开漂时水花四溅,清爽无比。既有急流险滩,又有平湖深潭,0贯可以算是夏天最理想的漂流河段之一。河道时宽时窄,皮筏艇随着水流起伏跌宕,伴随着船上人的尖叫和欢笑,可以传得很远。没去漂流过的人大多会觉得急流的时候好玩,险象环生,其实不是,最刺激的是在平缓水域打水仗。就算和陌生人,也能完全放开,被热闹的气氛带动得欢呼雀跃,把一切烦恼抛之脑后。打赢

贵州省遵义桐梓县
桐梓小西湖
桐梓小西湖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桐梓小西湖是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的幽禁处,曾有“一湖西子水,半壁桂林山”的美誉。该景区位于桐梓县城5公里的城关镇天门乡,另有上天门和天桥溶洞等景观可供游览。当年的桐梓小西湖边,常常留下一位将军孤独垂钓的身影,至今仍令人追思不已。这位伟人,就是与西安事变齐名的张学良将军。下面就看看他与世隔绝生活的地方——桐梓小西湖是怎样的。1938年,国民党兵工署四十一兵工厂迁移到这里,为解决电力,筑堤蓄水,形成水面一百多亩的人工湖。因湖光山色艳丽,仿效杭州西湖设景,湖中安置三个石塔,名“三潭映月”;湖岸广栽杨柳,经常会听到浓荫深处呖呖莺啼,名“柳浪

贵州省遵义桐梓县
九坝镇上天池旅游景区
九坝镇上天池旅游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地址:贵州省桐梓县九坝镇政府上天池,国家AAA级风景区,地属贵州丘陵,位于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九坝镇。处于贵州北部,与重庆綦江区、南川区接壤,毗邻习水、仁怀、红花岗区、绥阳县、正安县等七个区县市。上天池交通便捷,被誉为“渝黔咽喉”,嵩遵高速公路、G210国道、G75国道、S303省道、川黔铁路等贯通桐梓,其中渝黔高铁预计2018年通车,届时从重庆出发40分钟,从贵阳出发只需2小时即到上天池。由重庆南坪内环快速上G75兰海高速,途径綦江,楚米下道,全程驾车2小时半即可到达上天池,交通便利。上天池最高点位于北侧,海拔1396米。最低点位于西

贵州省遵义桐梓县
古夜郎漂流
古夜郎漂流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古夜郎漂流起于金宝山处,止于蒙渡河大峡谷鲁班岩处,全长7公里,水质清澈纯净,滩多浪急,水量适中,是消暑纳凉的绝佳胜地,沿途经过姊妹滩、上龙滩等二十多个险滩和千尺潭、蛇龙潭等十多个深潭。全程漂流用时大概3小时左右。古夜郎漂流属于河流漂流,所以河道比较宽阔,加上河道两边高山耸立,青柏苍翠,让人感觉气势磅礴,大气得很。而且来这里漂流不太受短时天气的影响,开放时间比较稳定。整个漂流过程中可以体验到惊险刺激的险滩漂流,也可以体验到在平静的潭面上轻松荡舟的乐趣。这段漂流,整体感觉比较丰富,“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而且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控制漂流时间

贵州省遵义桐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