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文昌阁
铜仁文昌阁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仁文昌阁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铜仁文昌阁为文化旅游景点

文昌阁位于城西,是一座四方八棱七层,高达12丈的古塔,印江文化的象征。其前身是“澄清楼”,始建于明代嘉靖十年。嘉靖二十九年,改建此楼,更楼为阁,称“梓潼楼”,始供神像于内,香客进香于阁。阁建不久,因故被毁。崇祯二年,由当任印江知县史谏重修之,始名文昌阁。明末,文阁毁于兵燹。清康熙二十年,知县马士芳再修,再修的阁,高七十尺,四层八面。嗣后,时圮时修。时至清代中叶,原阁不复存在,惟有断碑残瓦等零落于草间。道光十六年,陕西人郑士范来宰印邑,应民众之求,重修其阁。

文昌阁的建筑结构,内圈斗木架,外围封砖墙,木架与砖墙紧紧连接,相依为命。木架以柱头为核心,又八根柱子穿连成八角形。上下柱子的接头处,除锯衔口斗紧之外,还加铁咂咂上。一层的八根柱头,凳在八个雕有图案的磉磴上。每隔二层,木架略向内收,使之上小下大,脚重头轻,更加稳固。柱头、地脚枋、挑、穿牌此四者之间,相互穿连上闩,彼此环环扣紧。

阁面的装饰,一层正面,有卷拱石圆门一道,装有木门两扇,向内开,可内闩外锁。圆门之上横架一条石,镌刻“江域砥柱”四个钵子大的字,以作门额。门框两边的白粉门枋-有对联:鸿路高搴从此升云齐拾级,龙门峻极须知平地有层梯。二层的对联:戈踵还宜端寸,举头真欲到三。三层的对联:桂岭秋香探月窟,杏林0近天阶。对联书写者系印江著名书法家魏祖镛。书法挺秀,凤翥銮翔。文昌阁以其独特的建筑艺术和精湛的书法艺术而具观赏价值,又以历经风吹、地震不动而极具研究价值。

上一篇 严氏宗祠
上一篇 九皇洞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64589.html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周边景点
印江团龙旅游景区 团龙民族文化村
印江团龙旅游景区 团龙民族文化村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地址:贵州省印江县境内处梵净山又名九龙山,团龙为首。古谚:“梵净山出奇,九十九道溪,谁人能识破,银子用撮箕”,源自灵山深处的圣水溪流在山间福地绘成一幅巨龙图,“团龙”之名由此而来。团龙汇聚土家民俗风情,土家族世居武陵山区,团龙土家人聚居于这武陵主峰梵净山中,完整保留了土家吊脚楼、风雨桥等土家民居,完整保留了过赶年、傩堂戏、花灯、女儿会、山歌对唱、摆手舞等土家民俗活动,团龙——“天然土家民俗博物馆”。自古名山出好茶,团龙绿茶明清时期即为朝廷指派贡品,生长600年的古茶树依然枝繁叶茂,团龙人喜饮“灌灌茶”。印江为优质茶大县,以团龙为代表的

贵州省铜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