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甸山遗址
大甸山遗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甸山遗址位于云南省保山市昌宁县昌宁县,大甸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保山市博物馆、保山市文物管理所、昌宁县文物管理所等单位,对位于昌宁县田园镇龙泉村委会漆树坡小组东南侧的大甸山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墓地西北距昌宁县城3公里,海拔1643米,发掘面积2500余平方米,清理各类墓葬198座,出土随葬品268件(套)。

土坑竖穴墓以小型的墓葬为主,分布在大甸山西侧、北侧和东侧,墓坑较浅,出土器物较少,大部分为空墓。土洞墓分布于大甸山南坡,为墓地核心区,墓口较小,墓坑较长,约3至4米,墓底呈斜坡状,靠墓口处偏高,头端在高处,脚端在低处,棺木均已损毁,随葬器物较为丰富,且多为青铜器和琥珀珠,不见陶器,该种形制的墓葬为云南其它地区所罕见。瓮棺墓仅发现1座,位于大甸山东坡,葬具为夹砂灰褐色陶罐,表面饰有绳纹。

出土器物按质地可分为青铜器、石器、陶器、铜铁合制品、铁器、琥珀、海贝、麻织品、竹藤等,以青铜器为大宗。石器有石坠、石锛等,陶器有陶斧和单耳陶杯,铁器有铁矛,铜铁合制器为铜柄铁剑,海贝为贝币,琥珀为琥珀珠饰。青铜器数量较大,按器型可分为镯、钏、钺、镦、刀、人面弯刀、矛、长矛、杖头、扣饰、鼓、箭箙、钟、铃、环、指护、器盖、器座、铜柄铜钺等。器物制作精美,造型别致,比较具有特点的器物有鸡形铜杖头、铜指护、人面弯刀、铜箭箙、铜长矛、铜柄铜钺等。特别是出土标本中的铜柄铜钺(通长128.8厘米)、铜釜、系玲铜腿环、系玲铜臂环、铜指护、铜牛角、铜象牙、藤编护腿、琥珀串珠等为首次发现。

大甸山遗址发现的独特的土洞葬和大量独特青铜器,已构成内涵丰富的考古学文化——大甸山文化;大甸山青铜文化的内涵主要为土著农耕族群文化,同时呈现与氐羌文化的密切交流,是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代表性文化;大甸山文化表明昌宁应为古哀牢国中心;大甸山青铜文化是昌宁具有厚重历史底蕴的重要见证,为我国边疆史、古代史、民族史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建设提供了新的文化资源。

大甸山古墓葬群的发现,为我们掀开了历史遮蔽在“哀牢文化”之上的神秘而严实的“盖头”。2013年12月26日,昌宁县大甸山墓地被市人民政府增补公布为保山市第二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9年,大甸山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沧源佤山
上一篇 鲁道源故居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65114.html
昌宁县周边景点
昌宁鸡飞温泉
昌宁鸡飞温泉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鸡飞温泉旧称“石溜温泉”,距昌宁县城34公里,距《顺宁府志》记载,唐宋时曾有仙人浴于此。这里三山鼎立。两谷相通,奇峰钱叠,怪石峥嵘,如塔、如兽、如笋、如蛙、如钟…姿态各异。整个景点的奇石异峰有十二属相二十四景观。其中著名的公塔母塔最为神秘奇异,公塔由两巨石相叠而成,形象魁伟,如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母塔玲珑俊秀,塔身有泉水凝结的丝网纹络,如少女披法出浴,被称为“天下第一自然偶塔”。温泉之蒸熏,犹如仙境。大小石锅悬于数米高的岩石顶端,锅内水沸如汤,常年不固;仙人洞洞束腰阔,池中如掌宽,一石将池水一分为二,一热泉如沸,一寒泉洌肤,十分奇妙。大

云南省保山市昌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