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南古道
博南古道
博南古道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隆阳区,博南古道

中国境内的三条丝绸之路(西北的路上丝路、南方的海上丝路和西南方的路上丝路)中,以西南方的路上丝路发展得最早,在公元前四世纪时便已开通。这条丝路在汉代时称为“蜀身毒道”,蜀是四川,身毒是印度的古称,既是指从四川出发,经过云南、缅甸直至印度的商路。

尽管古道难行,古代的商旅却在千难万险中打通了这一条民间的贸易商道,利用马匹、骆驼以至人力,运载着丝绸、布匹、瓷器、铁器、漆器、茶叶等到印、缅各地,又携回宝石、珍珠、海贝、琉璃等辗转贩卖。印度佛教境思路沿线传播,掸(缅甸)人的乐队和杂技在东汉时传入洛阳宫廷,也是通过西南丝路上的永昌道与南亚各国进行文化交流的结果。

西南丝路从四川起步,分别走东南面的五赤道和西南面的灵关道,最后汇合于大理,从大理往西,经过漾濞县城,就进入博南山区。博南是公元1世纪开始沿用的县名,治所就在今天的永平县。这条山道是汉武帝于公元前105年前后下令开凿的(当时称为博南山道)。古道向西跨过澜沧江,便进入保山地区。保山是古时的永昌郡、永昌府的治所,也是这一代丝路通过的主要地区,所以“永昌道”便被作为这段古道的名称了。

站在澜沧江边,可见博南山与罗岷山绝壁对峙,旁有兰津古渡,这是走永昌道的必经之路,渡口附近有两座桥墩,建有一座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的铁索桥——霁虹桥。相传那时候每天清早桥亭大门未开时,等候过桥的商旅、人马以排成五、六里长的队伍。今天,驿路上还留有深深德马蹄窝,足以证明那时驿道上马匹来往频繁的程度。

上一篇 兰津霁虹古渡摩崖石刻
上一篇 卧牛胜境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65182.html
隆阳区周边景点
龙王塘
龙王塘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龙王塘又名玉泉,位于保山市北板桥乡郎义村龙溪山麓。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永昌知府严时泰以当地水泉灌溉农田,经长期培修而成为风景名胜区,有秋水洞、龙王庙、公主泉等景以及广阔的水面,总面积0.83平方公里。这里古树森森,青藤飘拂,泉从石隙中涌出,激起轰鸣,百步之外可闻。泉水分三沟,流向郎义附近各村,直达保山坝中,灌溉着万亩良田。相传这一带原是十分干旱贫瘠的地方,善良的龙王三公主嫁到这里,与丈夫辛勤耕作,仍不得温饱。龙母拔簪刺岩,一股清泉随即喷涌而出。因此此泉又叫公主泉。人们为纪念龙母,为她塑像盖庙,这就是立于泉上的神龙祠。泉上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
太保山
太保山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太保山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城西,或称太保山公园。南面有另一景点——易罗池。东方升腾的朝阳下,保山城的主大街保岫路由东向西逐渐升高,钟灵毓秀的太保山之东,保岫路日夜不停地续接着只可感知而不可听视的大山的脉息,大山的脉息是从太保山的层层石阶下喷涌而出的。太保山位于保山城西,海拔2257.3米,与城区的相对高度为580米,明代以前,因山上多松而称为松山,明嘉靖后易名为太保山。明洪武年间,太保山一度被城墙圈到了古城之内,成为了一座城内的山,今天,古代的城墙早已变成了低矮的土垣,但太保山在对古城的守望中依然生机勃勃,已经成为了保山的城市森林公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
云南公路馆
云南公路馆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云南公路馆于2011年6月1日在云南省保山至龙陵高速路潞江坝服务区建成开馆。成为中国第一个以公路为主题的文化馆。云南公路馆依托占地380亩的潞江坝服务区,融亚热带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公路文化和滇西抗战文化为一体,展示云南公路交通的历史与现在、自然与人文、公路与文化。运营以来按照创建国家级旅游景区标准,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质量、丰富景区内涵和提升接待水平,通过云南-的不断努力,成功打造了云南公路馆旅游景区。地址:云南省保山至龙陵高速路潞江坝服务区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
北庙湖
北庙湖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国家水利风景区

北庙湖区最高海拔1912.1米,最低海拔1705米,平均气温15.7℃,年降水量1067.2毫米,坝址以上河源长15公里,控制经流面积11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经流量6800万立米。北庙湖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8平方公里,林面3.2平方公里。北庙湖以灌溉为主,兼防洪、发电、水产养、旅游等综合效益,现灌溉面积14万亩,防洪保护耕地5万亩,排涝2万亩,年发电量约500-700千瓦小时。北庙湖是保山具有吸引力的风景旅游区,登上大坝,可览湖光山色,浩淼波光;回首可一眼看到辽阔的保山坝。湖的四周广植云南松、思茅松、果松,建有茶园、葡萄园、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