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沟河南岸的庆安堤始建于清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后屡毁屡修,现存堤为清光绪二十七(公元1901年)重修,至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建成,共耗银三万六千八百余两;龙沟河北岸的北堤修建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耗资新法币八千余元。庆安堤起于龙沟河河尾喇叭口的喉部,止于龙沟河与龙川江交汇处,沿河岸逐级而筑,长326米,宽7-7.2米,高7至10米;北堤起于石龙村西南角,止于村东南角,长68米,高5米,宽3.5米。堤岸由加工精细的大条石采用“金包银”的方式砌筑,条石衔接处中间凿燕尾槽,用熔化的铁水浇铸,凝固后形成铁锭卯榫,极大的增强了堤岸的整体性和稳固性,以抵御泥石流的巨大冲力。在庆安堤的中上段南侧,建有石阙一座,门镶三碑,记载庆安堤的修建经过。在庆安堤周边,另有碑刻三通,分别为《重修庆安堤第一段工程碑记》、《修建庆安堤下段碑记》、《修筑石龙街龙沟河北岸石堤记》,记载庆安堤在民国时期的维修经过。
庆安堤工程浩大,石堤雄伟壮观,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专门防治泥石流灾害的水利工程之一。庆安堤是人类无节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后的被动产物,生动直观的揭示出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的真理。同期在堤坝南侧修建的黒井文庙见证了庆安堤的历史,检验了庆安堤抵抗自然灾害的有效性,丰富了该文物遗存的内涵。
黑井镇:黑井镇位于楚雄州禄丰县西北92公里的龙川江畔,距昆明200公里,距楚雄75公里,成昆铁路、龙川江纵穿全境。黑井历史悠久,从出土的石、陶、铜器、兽骨等文物考证,早在3200年前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少数民族的祖先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生息劳作。据《黑盐井志》记载:“土人李阿召牧牛山间,一牛倍肥泽,后失牛,因迹之,至井处,牛0地出盐。”为纪念这头黑牛的功绩,遂称此地为“…… 黑井镇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