垅圩图山城址
垅圩图山城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垅圩图山城址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垅圩图山城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垅圩图山城址位于巍山县城西北十五公里,在今大仓镇甸中村委会,团山村西面垅圩图山山顶的一块大平地上。遗址后依大黑山,前临阳瓜江,山环水抱,易守难攻,地势险要,站在山顶眺望,整个巍山坝子尽收眼底。遗址面积约五千平方米。据元代至清代的正史和云南的各种地方志记载,细奴逻建立大蒙国后,于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在垅圩图山上筑城以居,该遗址为南诏国第一座都城遗址。

1958年,云南省考古队在垅圩图山城址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瓦砾、石礅、莲花柱础等建筑材料,进一步证实了该遗址是南诏早期都城遗址,这也与历代史料记载相吻合。

1991年和1992年,云南省考古队连续两年在遗址上再次发掘出了一片古建筑遗址内的铺地砖和地基,清理出一块80多平方米的房屋地基。考古队还在房屋遗址旁清理出一块分别由两层阶梯和四层阶梯衔接成的两个台面,上面的铺地砖错落有致十分平整。遗址内共发掘出佛、菩萨、天王力士、罗汉头像等180余件(块)雕像,其中,完整的7件,较完整的佛、菩萨、天王力士头像42件,残断躯体31件。还有与当年山龙山于图山城址出土相似的有字瓦、方砖、莲花型石柱础等建筑材料。该遗址出土的石刻佛像,不仅有单躯、而且有两躯、三躯和多躯造像。有立像和坐像。雕刻手法有浮雕和圆雕,且雕工精细,线条流畅。其造像的艺术特点是:面部圆润丰满,肌肉润腴,肉感强烈。佛头多为螺发,高髻,穿袒肩袈裟。菩萨头戴宝冠,身佩华丽的璎珞,衣褶飘逸,具有明显的唐代雕刻艺术特征。

南诏石刻佛像的出土,是继1958年南诏垅圩图山城址考古发现和1978年大理千寻塔发现大批南诏时期佛教造像后的又一重大发现,对于研究南诏历史及南诏与佛教的关系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实物佐证。正因为其意义重大,这次发现被列为199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06年5月,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山龙)(山于)图山城作为唐代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海门口遗址
上一篇 巍宝山文昌宫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66946.html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周边景点
巍山古城
巍山古城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巍山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蒙化志稿·城池志》载:“(巍山)城方如印,中建文笔楼为印柄。”从文笔楼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延伸出去就是古城的四条主街道。由于种种原因,古城的东、西、南三座古楼已毁,而今只有北门古楼和城中的文笔楼幸存下来。古城池形如棋盘,24条街和18条巷星罗棋布,纵横交错,是典型的明清风格“棋盘式”城池布局。走进古城,映入眼帘的是青瓦白墙、木雕大门、黑底鎏金的招牌、被岁月磨得光亮的石板路。街道上的房子,底层一律是店铺,临街的门面都是木质的,把门板卸下来,整个屋子就向街心敞开着。店

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