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
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位于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高平市,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平市马村镇大周村,位于距离高平西南40里处,南和泽州县大阳镇为邻,是个方圆百里内无一个村·镇·城可比拟的古民居·古庙宇最多的地方,它的建筑按照五行八卦方位排列,五行按照东南西北中五门楼排列,八卦按八门增修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四门,表现了我们的祖先为大周的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宁·和谐费尽了心,大周古庙最多有全神庙村的美称(大小72神庙)。但是,由于地处偏僻,引不起各方的重视,许多古建筑·庙宇被人为破坏或者倒塌,不过剩下的也还不少,只是年久失修,抢救这些文物刻不容缓。

大周村,古称周纂镇,相传是古代选修县城的地址之一,故修有城隍庙,称周纂镇果然是名不虚传,从他的现存遗址来看,正东:有城门楼,正被:有北门,连接一段古城墙,城墙下修有城隍庙。正西:修有七间阁门楼,门上刻有周纂镇三个大字,阁上修有祖师殿,门楼两侧修有古代防城兵躲箭的地方,七间阁外修有气势宏伟的石牌楼,正南:修有南门阁,门中刻有“朝阳”二字,接连着观音楼;东北修有门楼,连着三官庙,一进三院,想从正殿烧香必须登上三十八级台阶,心诚神则灵;西北修有门楼,连着大王庙,一进三院,庙内修有正殿,东西配殿,并且修有戏台;东南上修有门楼,上塑神像,离门楼百米修有高入云霄古塔相应,造型独特。西南修有门楼,门上刻有“澜环”二字。

离西南方大约百米远有朱家寨遗址,并流传一段故事:相传元朝中叶,朱家寨内有个朱元外,广有家产,娶妻胡氏,婚后生有一子,起名“朱贵”,在朱贵年满三岁时,朱元外不幸逝世,胡氏为死去的丈夫超度亡灵,请来和尚·道士·尼姑,设坛念经,其中有一个智明和尚年方二十有余,生的眉清目秀,一表人才,胡氏一眼看中,二人当时在场眉目传情,出丧后,众人相继离去,胡氏独留下智明和尚,朱贵年幼,二人有意,当晚成其好事.谁知胡氏和智明感情深厚,二人如胶似漆,无论天阴下雨总想办法相会。后来朱贵渐渐长大,胡氏离不开智明,但是每次相会必须过河,遇到下雨河涨,便无法相会,胡氏总是心急如焚,朱贵看在眼里,便修了一座桥让母亲风雨无阻,后人称为“孝母桥”。胡氏在五十三岁死后,朱贵便手持利刀将智明和尚杀死,曾言:“修桥者与母行孝,杀和尚与父报仇”。

2013年5月,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周村:大周村简介大周村位于高平市西南,距马村镇区约5公里,南与晋城大阳镇搭界,西邻沁水,交通便利。大周村村域面积2.5平方公里,全村共有 720户,2468口人,耕地面积2289 亩。支村两委干部8名,交叉任职一人,村党总支共有党员 83名,村民代表36名。历史上曾经叫做周纂镇,传说周朝武将杨纂在此镇守因其治理有方而得名。大周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大周村详细信息++

上一篇 坛岭头岱庙
上一篇 大粮山景区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6757.html
高平市周边景点
丹朱岭工业旅游区
丹朱岭工业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丹朱岭工业旅游区为公司对邻近矿区的釜山水库进行改造,新修了“湖弯”、“财弯”、“清弯”等“十八弯”美景;利用废弃的矿井,建成井下游览区和集安全培训、灾难模拟为一体的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基地,以井下采、掘、机、运、通五大系统为内涵,采用声、光、电、雾、轻质材料,模拟出瓦斯0、冒顶、透水等事故发生场景,并引入“让游客一起参加应对灾害事故”的理念和形式,使游客真切体验到矿工的井下生产过程,了解煤矿事故发生的大概原因,充分领略煤矿安全的重要性。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原文化部部长高占祥先生,就曾对景区题赞:“严冬冰寒暖意浓,酷夏庇荫不胜凉”,并称之为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
大粮山景区
大粮山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大粮山景区大粮山景区位于高平市米山镇,北倚七佛山,东接定林寺,南临曲坪线,西望高速路,距市区1公里。长平之战时,这里曾是赵军的指挥中心、了望台、粮仓等所在地。赵将廉颇在此驻扎两年之久,演绎了以沙代粮、蒙骗秦军的历史故事。为了纪念廉颇老将,当地群众于明朝嘉靖年间修建了廉颇庙,后庙宇毁于历代战火。“大粮积雪”为高平八大景之一,闻名遐迩。米山镇:米山镇位于山西省高平市市区东5公里处,总面积69.67平方公里,辖37个行政村,58个自然村,9061户,35019口人,其中农业人口33706口人,非农业人口1476人,镇政府驻米山村。米山镇文化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
长平古战场遗址
长平古战场遗址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平之战遗址位于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长平村,现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起骷髅山、马鞍壑,东到鸿家沟、邢村,宽约10公里;北起丹朱岭,南到米山镇,长约三十公里,东西两山之间,丹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均属于重点保护区。高平春秋时称泫氏,战国时改为长平。这里是中华民族原始文明的发祥地,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中华第一大帝——炎帝就活动在泽潞盆地,逝世后就埋葬在羊头山东南的庄里村,是为炎帝神农氏的先茔。传说:相传长平大战后,赵庄村成为一片废墟。赵括死后,当地老百姓将赵括尸体偷回,葬于村北的二仙岭上,为使子孙后代不忘赵国,遂将此地改名为赵庄。成语“纸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
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
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区(EmperorYanculturalrelicinMt.yangtou)位于晋城市区北35公里的高平市神农镇,华夏始祖一炎帝神农氏活动的遗迹遗址,在全镇境内分布广泛,多达40余处。这里是华夏农业文明的发源地,这里传颂着“精卫填海”的美妙故事,这里有炎帝居住过的羊头山,有举国无双的明代“炎帝陵”石碑。炎帝行宫内的雕花石础和正殿“西游记”木雕图案,为国内现存雕刻之精品。谢淳(?~1129)字景祥,宋浏阳人。以才勇为众所推。南宋建炎三年(1129),潭州(今长沙)兵变,肆行焚掠。帅臣向子湮命通判州事孟彦卿招安。不久,溃

山西省晋城市高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