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山古堡(宗山抗英遗址)
宗山古堡(宗山抗英遗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宗山古堡(宗山抗英遗址)位于西藏日喀则市江孜县江孜县,宗山古堡(宗山抗英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江孜宗山抗英遗址位于江孜县宗山广场,包括抗英炮台、抗英勇士跳崖处、江孜宗政府议事厅。另设有抗英遗址展厅(在县历史文化陈列馆内),收藏当年江孜抗英军民使用的藏枪、藏刀、土枪、土炮、弓箭、盾、矛、吾尔多(抛石绳),以及抗英照片、抗英雕塑等。

江孜城原为西藏三大城市之一,它处于亚东、拉萨、日喀则和泽当的中间位置,是亚东口岸至几个城市的交通要道,雅鲁藏布江支流年楚河从东往西于江孜西南折而向北。公元967年,吐蕃赞普后裔班阔赞在江孜宗山建造宫堡式建筑,统治年楚河流域。后宫堡式的建筑又经过扩建,使江孜宗山成为卫藏13大宗之一。清朝时期,嘎厦在江孜仍设宗。江孜宗山至今完整地保留着宗政府、经堂、佛殿、监狱、城垣、碉堡、仓库等,是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宗政府遗迹。

鸦片战争以后,英帝国主义为了其利益,觊觎中国西藏这块神圣领土,企图控制西藏,打开中国的西南大门,将其在印度与中国长江流域的势力范围连成一片。1904年,英军悍然发动了对西藏的第二次武装入侵,从亚东进占帕里,4月渡过年楚河,包围了宗山和城街的藏军。噶厦以十三世0-喇嘛的名义,向英军提出谈判要求。十三世0-派代表于7月1日到江孜与英军会谈,英军提出限藏军在7月5日退出江孜,遭到西藏方面拒绝,英军遂于5日开始发动进攻。宗山三面受敌,藏军和民兵在弹尽粮绝时仍顽强抵抗,无一人被俘或投降,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宁死不屈的伟大精神,用生命谱写了一曲抗英的悲歌。江孜宗山抗英遗址和历史文化陈列馆再现了这段悲壮的历史。

江孜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1961年江孜宗山抗英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国家一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交通

宗山抗英遗址位于江孜县中心,可由日喀则乘长途汽车抵达县城后,步行前往。

地址:日喀则市江孜县白居寺背山顶上

类型:古迹

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

开放时间:

古堡不对外开放,古堡前的广场全天开放。

门票信息:

免费开放。古堡不对外开放,古堡下的广场免费开放。


延伸阅读: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佩枯措
上一篇 帕拉庄园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67684.html
江孜县周边景点
白居寺
白居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居寺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西藏江孜县境内。十五世纪初始建,是藏传佛教的萨迦派、噶当派、格鲁派3大教派共存的一座寺庙。白居寺是汉语名称,藏语简称“班廓德庆”,意为“吉祥-乐寺”,位于江孜县城东北隅,拉萨南约230千米处,距日喀则东约100多千米,海拔3900米。白居寺始建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历时10年竣工。白居寺有两大特色:特色之一是一寺容三派,和平共处,相安无事。特色之二是菩提塔,又名“十万佛塔”,它是白居寺的标志。白居寺就是因为这座佛塔才格外富有魅力。这座佛塔由近百间佛堂依次重叠建起的塔,人称“塔中有塔”。塔内佛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江孜县
帕拉庄园
帕拉庄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帕拉原是不丹一个部落的酋长,因不丹内乱迁到西藏,并取得西藏地方政府官衔。随着帕拉家族权势的增大,帕拉庄园的规模日益扩展。1904年,英侵略军焚毁了原在江孜附近江嘎村的帕拉庄园。抗英战争结束后,帕拉庄园迁到班久伦布村,历经数十年其家族势力不断扩大。帕拉庄园主旺久当过林布寺小-,还俗后主持庄园的日常事务。他整顿庄园经济,扩充庄园规模,加强对农奴的统治,到西藏民主改革前,帕拉拥有小庄园22个,占有土地8600多克(面积丈量单位)、牧场6个、总牲畜14250余头(只),占有朗生(农奴)2440余人。1959年,帕拉旺久参与叛乱并外逃,其庄园理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江孜县
卡若拉冰川
卡若拉冰川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卡若拉冰川背靠西藏四大高峰之一的乃钦康桑峰(7191米)南坡,冰川上部为一坡度较缓的冰帽,为两个呈悬冰川形式的冰舌。东冰舌长3公里,宽750米,冰舌末端高5233米;西冰舌长4.5公里,宽1.5公里,冰舌末端高5145米。整个冰川面积为9.4平方公里。冰川前缘由于基岩山丘起伏,促使冰舌前缘缓慢移动的冰层顶部发生张裂。冰雪沿冰层张裂消融,形成壮丽多姿的冰塔林。在冰塔林上由于雪尘相间显示出各种云卷状的奇异褶曲,犹如能工巧匠精心细雕的花纹图案。在冰舌前缘的基岩冰蚀台地上可见数条长达10余米、宽10-20厘米、深8-10厘米的楔型刮痕平行分布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江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