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县古栈道遗址
凤县古栈道遗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县古栈道遗址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凤县,凤县古栈道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地处秦岭南麓的凤县,被誉为“栈道之乡”。凤州古城雄踞栈道要冲,称“栈道第一城”。史料记载,“栈道有四、凤占其三”。那就是有名的故道、连云道和陈仓道。这三条栈道的东西两侧还有三条较短的回车道、唐仓湖田道和河池关河池郡道。这些栈道连成了古凤县全境的栈道交通网。凤县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诸葛亮运兵出岐伐魏,曹操南下征讨张鲁,安史之乱唐玄宗离京入蜀,陆游据守大散关抗击金兵,乾隆帝派兵捍卫西藏等重大历史事件,都为栈道留下了永久的辉煌。元明清时代,秦蜀栈道又是朝廷安抚西藏,0喇嘛朝觐皇帝的和平祈福之道。

陈仓故道

由宝鸡(古陈仓)为起点,出大散关,越秦岭,沿故道水(今嘉陵江上源),途经黄牛铺、红花铺、凤州至今凤县,折向留坝,到达汉中。关于陈仓故道的名称来源是:在嘉陵江源头原来有两大支流,一条是秦岭南侧故道水,在其附近,古代设有故道县,另外一条顺嘉陵江源头往北,出口直接流向宝鸡,宝鸡古代称为陈仓,因此称之为陈仓故道。公元前206年,汉王刘邦曾由今汉中勉县的关山梁进入北山,经长沟河、高坪、百丈关、茅坝、二沟,过留坝县之正河,经凤县之酒奠沟、双石铺、北上大散关,“东出陈仓”,大败秦将章邯而定三秦,自此,刘邦派韩信“明修栈道,暗出陈仓”的故事,更是陈仓故道成名。

故道全长四百八十里。其中,途经今宝鸡市西南三十里的秦岭“大散关”,则是径通巴蜀、汉中古道上的险关要隘。

陈仓道

陈仓城遗址在今天的宝鸡市代家湾。

读三国,自然离不了对陈仓地名的关注,那是因为《三国演义》在“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回中有连续描写魏蜀双方在陈仓之地的交战出了名的结果。

《三国志·魏志》卷九记载:“(曹)真以(诸葛)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便命郝昭在秦文公当年所建陈仓城的下方又新建了一座防御功能更加完备的陈仓城,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陈仓下城。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十二月,诸葛亮“出散关、围陈仓”,进行了第二次北伐。诸葛亮用云梯、冲车强攻,魏军则用“火箭”烧云梯,甩抛石击打冲车;蜀军用土填塞城堑,魏兵则于城内筑重墙,蜀军欲挖地道突入城中,魏兵又在城内挖壕沟堵截。双方攻守二十余日,蜀军因“粮草不济”,魏又派大将张郃增援,诸葛亮被迫撤军回汉中。魏将王双追击,被诸葛亮设计伏杀。陈仓城因此名垂典籍,譽贯古今。那么,陈仓故城的故址究竟在今何处?

据宝鸡考古队发掘和专家们的研究古陈仓城遗址在今天的宝鸡市代家湾一带,现要扩为宝鸡市中心区。所以更引人注目和关心。

连云栈道

清《汉南续修郡志》(卷二十六)载刘绍周著《褒斜同谷说》云:“从褒凤出者为今之连云栈道,汉王之南郑由之。”据史料记载,连云栈道始修于汉。北魏正始四年(507)至永平二年(509)畅通。

该道南接褒斜栈道,至姜窝子(古名膈鱼潭)。向西北折沿紫柏河而上经八里关(古名小湾栈)、青龙寺(古名黑龙栈),越新开岭(古名登坡栈)、青羊铺(古名青水栈)、画眉关、大滩、安山驿(安山湾)。

由安山驿(今留坝县城)向北,越柴关岭进入凤县境。经松林驿、榆林铺、连云寺、南星、留凤关(废邱关)、三岔铺、心红铺越凤岭至凤州,连接故道。连云栈道连接着数条驿道或间道,在本境内长84公里。

清《褒城县志》载:褒城至留坝间的栈道:宋代栈阁和险板阁合计5100多间,到明代只剩下2275间。其中由万年桥(八个碑)至留凤关共建栈阁1502间。栈阁之所以减少,是因为碥路增多。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普定侯陈桓监督军夫,补修连云栈道。其中补修桥阁2000余间,在境者有新开岭栈阁50间武休关桥阁12间、八里关桥阁23间、青水(青羊铺)栈阁15间、安山驿栈阁85间。明弘治年间(1488~1505),重修鸡头关以北的栈阁,其里程、阁名及间数略有变化。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汉中知府崔应科、同知张光宇、通判赵文兰、推宫李俸奉命又重修连云栈道。清康熙三年(1664),陕西巡抚贾汉复“捐金募工”,整修连云栈道。《留坝厅志》载:“康熙三年,贾大司马自煎茶坪至鸡头关,特开路于诸岭之上,陟降而行,无复昔日之沿山架木,而栈阁遂废。”党崇雅记其主要工程项目为:修险碥凡五千二百丈有奇;石路凡二万三千八十九丈有奇;土路凡一千七百八十一丈有奇;修偏桥一百一十八处,设一百五十七丈;去偏桥而垒石以补之者自江面至岸高三丈许,共长六十五丈二尺;凡十五处,修水渠一百四十五道,砌石三十二处,共一百六十五丈六尺;去挡路山根大石二百八十九处,修筑木栏杆一百二十三处,凡九百三十八丈有奇;合营兵、驿夫、民夫、各匠六万九千八十三工。清代栈道碥路已成为主要筑路形式。明代以前的武休关位于猫儿沟峡谷中。至于武休关碑立于现今武关驿山顶上,仅是清康熙年间改道之后的事。

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又对连云栈道进行整修。清《留坝厅志》载:“葛思泰总制川陕兼都御史,巡视汉南,因念连云栈道险危,首捐全俸,并移会三省抚台,提倡率镇(台)、司、道、府各捐已俸,修成坦途。”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修整连云栈道的费用及随倾随修之法定了下来,并把养路也确定为制。《留坝厅志》载: “鄂弼巡抚陕西,乾隆二十八年(1763)五月疏言‘臣上年奏请兴修凤翔、汉中通川栈道,今查阅营伍, 并顺道详勘,自宝鸡大散关至宁羌州,与川省交界之七盘关止,各工俱届完竣,但将来难免日久损坏。请拨给经费余息银一万两,交南郑十二州县营运生息,责成汉兴道总理,随倾随修,汇奏核销。如应大加修治,确估奏明动工。”’嘉庆十六年(1811)春,陕西巡抚董教增奏修北栈道。

连云栈道直至中华民国24年(1935)前,一直是川陕官道(主要通道)。当时的过往行旅、客商、成群结队的骆驼队、上百的马帮,来来往往,一片热闹景象。中华民国25年(1936)川陕(宝汉)公路通车,替代了连云栈道。连云栈道为历代官驿大道。在境内设有柴关驿、安山驿、武关驿、马道驿、青桥驿。

上一篇 凤翔县博物馆
上一篇 路易·艾黎凤县故居和乔治·何克旧居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69317.html
凤县周边景点
消灾寺
消灾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消灾寺古寺,始建于北魏,兴盛于隋唐,位于陕西省凤县,坐落于嘉陵江北岸的豆积山上,与凤州古城隔江相望,距凤县县城双石铺10公里。嘉陵江、安河、南岐湖三水在此交汇。在豆积山的绝壁之上,既有道教上仙“通玄先生”张果老隐居-的洞穴遗迹,又有唐玄宗避祸安史之乱在此祈福消灾得以灵验的历史典故,更有三秦唯一的孔子文庙与之遥相呼应,在整个景区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同聚一山”的独特人文景观消灾寺,原名萧台寺,位于陕西省凤县,坐落于古凤州豆积山,始建于唐代。豆积山奇石突兀,山势俊俏,东瞧“蛟龙下岩,观旭日东升,举首入水”;西望“猛虎卧地,看夕阳西下,起身归洞

陕西省宝鸡市凤县
通天河森林公园
通天河森林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级森林公园

通天河森林公园隶属于宝鸡市辛家山林业局管理,2002年5月正式挂牌,对外开放营业。公园位于秦岭南麓凤县境内,距宝鸡市95公里,距凤县县城56公里,距宝汉公路36公里。公园面积5235公顷。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最高海拔2738.7米(透马驹),最低海拔1580米(西河庙),森林覆盖率达92%。一月平均气温1.1℃,极端最低气温-16。5℃,七八月平均气温22.7℃,最高气温37.3℃。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生态环境良好,是都市人休闲、度假、避暑、享受自然的好去处。公园境内通天河蜿蜒向西直达秦岭梁顶,有“通往西天”之意,公园由此得名。公

陕西省宝鸡市凤县
凤县凤凰湖景区
凤县凤凰湖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凤凰湖景区位于中国陕西省宝鸡市凤县,景区内森林覆盖率75.8%,空气清新,气候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署,以自然景观资源、人文景观资源为主。凤县大力实施“旅游兴县”战略,倾力打造“水韵江南、七彩凤县”旅游品牌,形成了3600米的亲水景观长廊,100万平方米的星光瀑布,50万平方米的水景视听盛宴,186米高音乐喷泉,万人萨朗盛大舞会,融合成璀璨绚烂、如梦如幻的凤凰湖夜景,是景区的最大特色,在国内享誉盛名。另外,景区开发建成了四大主题公园,有以反映月亮文化为主旋律,反映地域风情为特色的月亮湾生态休闲公园;有以意大利台地式园林风格为主,融入凤

陕西省宝鸡市凤县
灵官峡景区
灵官峡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灵官峡位于凤县县城西南4公里,陕甘交界之处,自古以来为秦陇咽喉之地,316国道、宝成铁路穿峡而过。峡谷东起凤县双石铺镇草店村,西至甘肃省两当县西坡镇,全长4.8公里,在凤县境内长约3公里,是嘉陵江上第一道峡谷。著名作家杜鹏程的一篇《夜走灵官峡》让此地妇孺皆知、名声大噪。灵官峡以峰秀水美、峡天一线,溪清滩碧而著称,同时兼有雄险之长、奇峰异石、清泉涧溪,神奇妙幻。景区内各种植物遮天蔽日,林木花草生长茂盛,奇峰怪石星罗棋布,十分迷人。圆润奇巧的山石千姿百态,有的形如坐佛,有的好似卧虎,有栩栩如生的“狮子峰”,有形象逼真的“鸡上架”。这里春季

陕西省宝鸡市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