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寺塔
三阳寺塔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阳寺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高陵区,三阳寺塔为文化旅游景点

三阳寺塔位于高陵县东南约1.5公里的高陵中学内,始建于唐宣宗大中年间,位于佛寺昭慧院内,故名昭慧院塔。因邻近泾阳、咸阳,地处渭水之阳,所以又称“三阳塔”。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陕西省名胜古迹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高陵塔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六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予以重点保护单位。

三阳寺塔,按塔的造型结构看,塔为八角十三级密檐式砖塔,圆宝瓶式塔顶,亦为砖砌。通高53米,每层东、西、南、北四面有券门,其它四面无门。每层叠涩出檐,用二砖和牙子各二砖交错砌筑至第八砖后作出假飞椽挑檐,即反叠内收,各檐角微上挑,结构精巧而坚固。下面几层塔身几乎没有收分,其上则渐次收减。结构坚固,高耸挺拔,直冲云汉。塔身上每层均开拱门四个,一至七级叠涩出檐,八级起作假飞椽挑檐,檐角微向上翘,塔身上满布小孔,或为通风之用。整体而言,三阳寺塔造型秀丽,尤以檐上所挂108个风铃,清风徐来之际,铃声叮当,甚富诗意。

三阳寺塔是唐朝时期的重要塔之一。较完整地保留了七级方砖塔一座及一部分附属文物,包括古碑四通,以释迦、阿閦、无量寿等三佛为主的汉白玉石佛像二十一尊和石经幢一座。这些现存佛教遗迹,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物价值。碑文用典驯雅工仗,行文繁丽多致,可资提供不少讯息。据〈赵郡王高叡修寺碑〉:又复运蓝田之玉,采荆山之珍,镂弹变化,图穷相好,可知该寺造像无论是选料还是雕镂,都极精工。这从现存遗物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其中,〈赵郡王修寺碑〉碑额上部凿佛龛,内浮雕释迦坐像一尊,碑阴上部佛龛浮雕释迦、多宝佛并坐像。碑首凿佛龛,是唐朝寺庙碑的通例。寺内现存汉白玉造像,共计二十一尊,其中十八尊藏于塔内底层,三尊立于塔外。从造像纪年刻铭看,塔由三尊大型造像为高叡天保七年雕造,塔外大型造像为赵郡王国常侍房绍兴于天保十年雕造。这批造像均为雕刻艺术的传世之作。塔内三尊大像,为三阳寺塔供养的主佛,正中为释迦牟尼佛,右为阿閦佛,左为无量寿佛。三尊造像大小相近,高者一。四五米,低者一.三米,艺术作风统一,均为北齐造像杰作。头雕低平磨光肉髻,面相丰满,双目微启,神态安详。身着偏袒右肩袈裟,双手作说法印或施无畏、与愿印。手腕戴镯,两腿结跏趺坐。这三尊主佛出自皇室高氏之手,弥足珍贵。该寺元代圣旨碑,还称为“三尊佛祁林院”,三尊佛成为寺院的代称,可见其影响之深远。塔内其它小型造像,现均崁于底层三面墙壁上。多为坐佛像,菩萨像仅一尊。高度在二十至四十八厘米之间。其造型多与三尊大佛相近,一尊为善跏趺坐佛,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两侧夹侍二弟子。菩萨作右舒相坐式,坐于细长束腰圆座上,双手作施无畏、与愿印。这些造像,大多雕刻技艺水平很高,造型特点显著,可谓造像中的上乘之作。

上一篇 泾渭湿地自然保护区
上一篇 杨官寨遗址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71377.html
高陵区周边景点
高陵场畔农耕文化生态观光产业园
高陵场畔农耕文化生态观光产业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高陵场畔农耕文化生态观光产业园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通远镇仁村,规划面积240亩,计划投资2000万元,主要用于挖掘、抢救、保护、传承关中地区悠久的农耕民俗文化,着力打造全省有影响的休闲农业园区。全园展示了关中地区传统的农、工、商、牧、副、渔等平民生产生活文化遗产,为大家提供了一个科普休闲的好去处,为子孙后代保留下一份难能可贵的文化遗产,也为高陵区新兴的休闲农业产业增添了色彩。园区规划为六个功能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农耕文化展示区、田园生活休闲区已建成投用,耕织劳作体验区、民俗游戏互动区、慢城慢镇闲步区正在建设中。每个板块通过各具特色的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
西安高陵奇石博物馆
西安高陵奇石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2013年7月,西安“博物馆之都”建设项目之一的高陵奇石博物馆建成。该馆分六个展区,馆藏化石、奇石、矿晶数万方,常年展出千余件。其中展出的从渭河流域张卜河段出土的猛犸象化石是我国迄今为止的地理位置最偏南的一个猛犸象真化石。该馆位于高陵县桑军大道,毗邻汉阳陵博物馆,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分为展览馆、奇石园两大部分。其中展览馆由化石馆、奇石馆、科普馆等三部分组成。馆藏奇石、化石、矿物晶体数万方,常年展出1000余件。是一个集科普教育、艺术欣赏、交流研究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园林式艺术展馆,参观指南地址:高陵县桑军大

陕西省西安市高陵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