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塬
董志塬
董志塬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西峰区,董志塬位于甘肃东部,地处黄土高原中心。原面平坦,原边破碎。因其黄土堆积最厚(200多米),原面最完整,面积最大(910平方公里),加之农耕历史悠久,故此号称"天下黄土第一塬"。

早在20万年前后,董志塬就有人类活动。商周之际,不窑、公刘"教民稼穑",这里成为周王朝和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从此,农业成为董志塬的传统产业,久负盛名,被誉为"陇东粮仓"。现代科学的发展,又从其地下发现了储量四亿吨的大油田——西峰油田和工业价值的大煤田。昔日只以农耕著称的西峰,已成为世人心目中的"风水宝地",迎来了她大开发大发展的黄金时期。

董志塬巨厚的黄土究竟是怎么形成的?科学界历来有"风成"、"水成"等几种说法。我国现代著名地质学家刘东生经六十年大量野外考察与实验分析,提出了有重大突破的"新风成说",得到国际地质学界的广泛认同。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地壳几经变动,大约在一亿九千万年前后,陇东地区还是大湖及其沉积。在距今二百五十万年的新生代第四纪,这里形成盆地(陕甘宁盆地)。此后,青藏高原隆起,阻挡印度洋暖流北上,北方变得干冷,凛烈的西北风将蒙古高原的砂土裹挟南下,漂落于陕甘晋宁,经数十万年的沉积变化,从而形成了今天黄土高原的大概地貌。

黄土,绵软疏松,易于耕种;黄土,性暖保温,易于地气上升。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农业经济虽易破产,但有很强的自给性,只要具备基本的生产条件,农民便就很快地附着在土地上,进行简单的再生产,取得可靠的温饱。正因如此,尽管历史上这里汉羌杂处,战乱频仍,徭役繁复,先民们仍将其农业传统坚持到今天,并形成了坚韧不屈、吃苦耐劳的民风民俗。

董志塬在商周时期被称为"大原"(见于《诗经》),与此同时,多称彭原(因殷商时传说中的神人彭祖。彭祖,姓彭,名钱铿,曾住彭祖城一一今彭原镇彭原村)唐宋明清百姓又俗称为安化原(因当时其所在地庆阳县称安化县),直至清同治时西北回民起义,左宗棠奏请清庭析置董志分县,人们才改安化原为董志塬,呼名至今。

董志塬是大自然的杰作,是先民们代代承继和创造,交给儿孙们的一片沃土。改革开放,撤镇建市,董志塬人迎来了她更辉煌的发展时期。但愿我们保护好建设好她,既无愧于先祖们的遗愿,又不给后辈们留下太多的遗憾。

中国的黄土堆积,被看成是记录地球环境变化的三大"天书"之一,作为大自然最伟大的杰作的董志塬,则更具典型性。它是自然禾口人类进化的证明,是过去与未来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基于以上考虑,如云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一样,我们应向世界遗产委员会及其大会及时申报世界自然遗产,以求董志塬得到全人类的看重和保护。

上一篇 新兴园
上一篇 陇东民俗博物馆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71554.html
西峰区周边景点
庆阳天富亿生态民俗村
庆阳天富亿生态民俗村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庆阳天富亿生态民俗村”是西峰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由休闲农业向旅游产业转变的一个示范项目。该村坚持以工业化的思维谋划农业发展,以农业为基础,农民为主体,农村为单元。把发展现代休闲农业与建设城市绿地相结合、把安置失地农民与为市民提供休闲、观光、旅游相结合,着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庆阳天富亿生态民俗村”位于庆阳市西峰区温泉镇,是由本村联合78户农户注册成立庆阳天富亿农耕文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市区城乡统筹规划、结合自然地形地貌,公司统一建设管理、市场化分区经营、效益按股分红的模式运行,占地面积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
南小河沟水利风景区
南小河沟水利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国家水利风景区

甘肃庆阳南小河沟水利风景区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后官寨乡境内,依托花果山水利枢纽工程而建,属于水土保持型水利风景区,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景区内花果山水库依山傍水,碧波荡漾,空气清新,岸边花红柳绿,远处层峦叠嶂,郁郁葱葱,风景秀丽,是游客垂钓、休闲、娱乐、生态观光的绝佳地点;植物园珍稀植物种类达到40余种,涵盖了黄土高原90%的珍稀植物种类;陇东第一坝,为泾河流域水土保持沟道坝系建设与应用开创了历史先河。除了秀丽的自然景观,景区内既有年至花甲的杨家沟、董庄沟、十八亩台的水文测站,也有新生代的“人工模拟降雨”野外试验区,向世人展现着南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
西峰东湖公园
西峰东湖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东湖公园位于西峰区九龙路北段繁华地段,现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是庆阳市唯一的一处大型综合型游乐场所。占地约127.69亩,内有峰、湖、亭、桥等观赏景点和水、陆、空等游乐设施。目前,东湖公园改扩建项目已完成投资700万元,征地163.51亩,园区总面积达到291.2亩。园内绿树成荫、鲜花烂漫、环境优雅,20亩水面碧波荡漾,游船穿梭其中,曲桥、云桥横贯水上;假山、喷泉、水榭长廊、“流香亭”、“掬月亭”等景点10多处;游乐项目有碰碰车、弹跳床、游泳池、旱冰场、飞机、火车、音乐茶座、游戏厅、戏曲厅、蒙古包等30余项。是广大游客和市民理想的游览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
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
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庆阳农耕民俗文化村,位于西峰区城南9公里的董志镇境内。现为国家AA级景区。原名小崆峒,因山势如凤凰卧巢状,故名凤凰山;又因山上建有无量大殿,是西峰区最大的道教宫观,故又有无量山之称。其山势形若游龙、蜿蜒险峻、钟灵毓秀,山间窑洞错落有致,塬上广阔平坦,梁坡林草茂密,沟底树木葱笼,季相变化明显,景色各不相同,风光引人入胜。山间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杏树、刺槐、小叶杨、旱柳、侧柏、油松等200多种人工栽植和野生植物,有獾、狐、野兔、黄鼬、松鼠、山鸡等多种野生动物。是陇东黄土高原的“天然标本园”和黄土沟壑区少见的风景旅游胜地,至今已有300多年的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