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坪遗址
张家坪遗址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家坪遗址位于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和政县,张家坪遗址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

张家坪遗址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达浪乡郑家坪村张家坪社。遗址东邻马家沟,西接郑家坪社,南依张家山,北接沙坡地,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450米,面积约22.5万平方米。遗址断崖上有灰层,散落大量的人骨、陶片等,根据散落的陶片特征判断此遗址属齐家文化。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保存良好,1982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30、唐汪遗址

唐汪遗址位于临夏回族自治州东乡族自治县唐汪镇唐家村以西200米处的山顶上,地势陡峭,为丹霞地貌,遗址顶部为唐家村山神庙旧址。遗址东西宽约40米,南北长约30米,面积约1200平方米。

1956年文化部、中国科学院联合组成黄河水库考察队来调查时,胡浪生产队队长唐占林捐献了19件山神庙旧址植树时挖出的完整彩陶罐,器形为双大耳长颈低腹罐、直口圜底罐,施红陶衣,黑彩,纹饰有云纹、折线纹等。同年,著名考古学家安志敏在其《略论东乡族自治县唐汪川的陶器》一文中将其命名为“唐汪式”陶器。

1989年5月,州文物普查队和省考古研究所在此又进行了调查,在遗址水平台根部暴露有灰土层,厚约1.5米,水平台上散落有很多陶器残片,质地为夹砂粗陶,施红陶衣,黑彩,纹饰有旋纹、平行线纹等。

1958年后未发现过完整的器物。第三次文物普查调查中发现在遗址顶部地坎上暴露有灰层1处,厚度约20厘米-30厘米,长约35厘米;灰坑1处,其中夹杂有红烧土和炭屑。在遗址表面采集有数块陶器残片,施有红色陶衣,饰黑彩,纹饰为涡纹。根据历次调查记录和此次调查结果分析,该遗址属辛店文化的聚落遗址。2007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延伸阅读:
·甘肃省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地巴坪遗址
上一篇 松鸣岩国际滑雪场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72302.html
和政县周边景点
松鸣岩
松鸣岩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国家级森林公园

松鸣岩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和政县城南23公里处的太子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距兰州市110公里,距临夏市45公里康临高速下接临康和二级公路直达景区,交通十分便利。景区顶峰海拔2736米,总面积33平方公里。景区与太子山逶迤相连,小峡河奔腾于峡谷之间,青峰接云,古松参天,四季云雾缭绕,终年流水潺潺;每当山风劲吹,松鸣石壁,似千军万马奔腾于峡谷之中,经久不息,松涛声震荡峡谷,故名“松鸣岩”。景区由西方顶、南无台、鸡冠峰三峰构成,突兀挺拔状似笔架。相传神笔马良每次做完画之后,便把他那支神笔搁置于此,故又称此山为“笔架山”。景区内有多处景

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
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古动物化石博物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是以收藏展示晚新生代古哺乳动物化石为主的专题性博物馆,现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于2003年建成开放,占地面积135亩,建筑面积23085平方米,分为一、二、三号馆三个独立建筑,其中一号馆为临夏地质馆,二号馆为生命进化馆,三号馆为和政化石陈列馆。馆藏各类化石标本3万多件,分三纲8目150个属种,其中一级品43件,二级品176件,三级品804件,分属新生代晚期的4个不同哺乳动物群:距今3000万年的巨犀动物群;距今1300万年前的铲齿象动物群;距今1000万年左右的三趾马动物群;距今200万年前的真

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
三岔沟
三岔沟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和政县三岔沟景区三岔沟村隶属于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罗家集乡、紧挨油榨岩村、木桥村、大春沟村,依山傍水,地处要塞,茂林成荫。在太子山北麓,距县城二十公里的罗家集乡,有一处美丽迷人的风景区--三岔沟。黄罗公路可直接通往景区,交通条件十分便利,近年来这片美丽的风景区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游览观赏,寄情于大自然的诗情画意之中。进入三岔沟,在弯弯曲曲的道路两旁,高峻翠绿的山坡上是一块块农田和村落。几条清澈见底的小溪缓缓流淌在清幽的山谷和碧绿的青草丛中,不时有零散的民居、小桥,镶嵌其中,确有\小桥流水人家\的韵味,令人流连忘返,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的

甘肃省临夏州和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