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县博物馆
会宁县博物馆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会宁县博物馆位于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会宁县,会宁县博物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会宁县博物馆始成立于1990年10月,为副科级建制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隶属于会宁县文化体育和广播影视局。馆址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军会宁会师旧址东北角,博物馆内设办公室、保卫部、业务部、宣教部、后勤部五个职能部门。现有职工15人,大学本科学历以上6人,其中有中级职称1人,初级职称3人。会宁县博物馆是集收藏、教育、研究为一体的综合性县级博物馆。

会宁县博物馆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为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其中一、二楼为展厅,面积840平方米,三层为文物库房和办公区。现馆藏有陶器、石器、玉器、瓷器、铜器、书画、化石等各类文物10932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2件(套),二级文物73件(套),三级文物678件(套)。在众多的馆藏文物中,以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清代宫廷和地方名人书画最具特色。馆藏早期猛犸象头骨化石,距今约300多万年,是国内第一具完整的猛犸象头骨化石,在世界也很罕见,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特别是为研究猛犸象类群在欧亚大陆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最好的材料。

2007年,被财政部、国家文物局确定为县级博物馆展示提升服务项目实施单位。会宁县博物馆遴选馆藏名家书画佳作91幅,史前精品文物80多件,精心策划了《会宁县博物馆馆藏书画精品展》、《会宁史前文物精品展》两个基本展览和一个临时展览——《猛犸象头骨化石展》。制作有博物馆知识、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知识和馆藏文物简介等为主要内容的图文并茂的流动展板28块。

2008年,会宁县博物馆被国家财政部和国家文物局列为全国第一批免费开放博物馆。免费开放以来,博物馆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利用红军会宁会师旧址4A级旅游景区的有利条件,参观人数持续增长,至2010年参观人数达30万人(次),其中以青少年学生为主,并多次送展板进乡镇、进社区、进学校、进文保单位,进行文保文博知识宣传教育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2011年6月,在省文物局组织的“甘肃省首届陈列展览精品奖”评选活动中荣获“最佳社会效益奖”。12月,会宁县博物馆被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甘肃省第五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3月,会宁县博物馆被中共会宁县委、会宁县人民政府授予2011年度“县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延伸阅读:
·中国国家三级博物馆

上一篇 石祖娘娘庙
上一篇 大沟烈士陵园
本方链接: http://ly.web258.cn/show/i72708.html
会宁县周边景点
会宁红军会宁会师旧址
会宁红军会宁会师旧址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会宁红军会师纪念地位于中国甘肃省中部的会宁县古城,它是历代为兵家必争的重地。会师旧址的主要建筑有:始建于明洪武六年的红军会师楼及古城墙;红军会师联欢会会址--文庙大成殿以及-同志亲笔题名的三军会师纪念塔;-元帅亲笔题名的“会宁红军会师革命文物陈列馆”;红军长征将帅碑林等。1936年10月8日清晨,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于会宁城,标志着万里长征胜利结束,中国革命开始走向胜利。当时,中央领导曾在西津门楼上开过会,故于1958年将西津楼改建为红军“会师楼”。纪念地于1986年建造了高达28.78米,共11层的纪念塔,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